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

穗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按順序進入盛夏,此時天之陽與地之陰相遇,是生命放縱生長的季節,正如《蘇文·四氣調神》中所說:“夏三月謂香秀,萬物絢爛。”

“芒”這個詞指的是收獲有芒的小麥植株;“種”字指的是播種粟類作物的季節。《二十四節氣》說:“五月節,謂谷中有芒可種。”

芒果籽,又叫“忙籽”,是農民播種、下地最忙的時候。所以有詩說:“麥芒種前後田來,壹秋不及三麥忙。”

節氣

人體反應

新陳代謝旺盛?耗盡的生命力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液易外泄,耗氣傷津液時,宜多吃能消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由於身體機能下降,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硬化。飲食上應以進補為主,輔以清熱解暑、護胃健脾、降壓降脂的食物。

容易疲勞

有壹句諺語說,“當芒被種植在夏季至日,這是必要的領導行走;拉的重要的人在拉,拉的重要的人在推。"

短短的幾句話,反映了夏天人們的通病——懶。主要原因是夏季氣溫升高,空氣中的濕度增加,體內的汗液無法順利擴散,使人產生困意。

節氣

保健要點

隨著濕度的增加,夏天最經典的悶熱感正向我們走來,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養生方法。考慮到夏季高溫多雨潮濕的環境。我們最好能夠在許多方面進行調整,為我們的健康做好基礎工作。

安心,不要不安

芒種正盛的時候,人很容易煩躁。“夏易入心”,夏天是養心的季節。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情,保持舒適、快樂、平和、豁達,避免大悲、大喜、憤怒、抑郁。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理,避免悲傷、身體傷害和精神傷害。只有氣機推進自如,才能防止因情緒波動劇烈而引發冠心病、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疾病。

晚上躺著,早起午睡。

良好的睡眠習慣也是夏季保健的重點。壹不小心就會傷了身體的氣。芒草種要“夜臥早起,百日不厭”,即晚睡早起,接受適當的陽光照射,以符合自然界中陽充足的特點,從而有益於人體氣血的運行。當然,夏天陽光強烈,要避免陽光直射,註意防暑。

夏天白天比較長,睡眠容易被打擾。這個時候適當的午睡對身體大有好處。午睡時間壹般在半小時到1小時。對於無條件午睡的人,中午聽聽音樂或者閉目養神30-50分鐘。

從子午流註的角度來說,中午,也就是早上11到下午1,是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心臟要養,要靜。“汗為心之液”,所以中午運動時最容易感到悲傷。夏天在五行中也對應著心,所以夏天午睡更重要。

運動,潮濕和調情

節氣期間,降雨量增加,氣溫開始緩慢上升,天地之間的濕度更重,人體也是如此。人體內的汗液無法順利擴散出去,濕氣傷害脾胃,所以人容易“懶”,經常感到胸悶、心悸、無精打采、乏力。這個節氣的保健重在祛濕防暑,借助天地之陽,扶陽補中,註意飲食祛濕,發汗,通過適當的運動增強抵抗力。

中國傳統養生觀念認為“冬應藏”、“春應生”、“夏應放”。芒的季節萬物欣欣向榮,人要像盛開的鮮花壹樣充滿生機和活力。通過運動健身釋放自我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如遊泳、登山、慢跑、健美操、拳擊等。還可以增加適當的娛樂活動,比如下棋、唱歌跳舞、手工藝、花藝、書法等,這樣可以調節心情,滋養心靈。

飲食清淡,避免辛辣之熱。

夏季,體溫調節和水鹽代謝發生了顯著變化:壹方面,人體組織內蛋白質分解加快,營養消耗增加;另壹方面,熱天大量出汗導致汗液中很多營養成分流失;再次,夏季消化功能相對減弱。這些都有可能導致身體營養代謝的失衡,從而引發相應的疾病,所以這個時候飲食的調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養生新聞論》主張:“飲食溫而不飽,宜常入。宜煮肉桂湯、豆蔻,肥時應戒之。”夏季,心強,腎水相對較弱。天氣炎熱要保養脾胃,飲食少苦少寒,冷飲少油膩。西瓜、綠豆性味甘、寒,入心胃經。兩者都是盛夏消暑養心除煩排毒養顏的佳品。夏天在五行中屬火,五味苦,苦入心。夏季多吃苦味的東西,如苦瓜、百合、蓮子、苦丁茶等,有解熱、消炎、消食、提神的作用。但需要註意的是,苦太多會損傷肺氣。此外,食用醋、烏梅等酸味食物,可以抑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斂陰止汗。

夏天是陽氣旺盛、蔓延的時候。為了排出體內的熱量,皮膚大多處於開放狀態,熱量很容易流失。冷飲吃多了,身體會比較涼,所以往往是“陽在表,胃寒”的狀態。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生姜味辛,具有散寒解表、和胃止嘔、溫肺止咳等多種功效。在耳栽季節,自制生姜糖漿和鮮藕生姜蜂蜜飲,有助於暖胃養氣,也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目的。

前幾代養生專家都認為夏季和三月的飲食要補。《魯春秋》指出:“無食則濃而厚,無酒則重而味濃。”唐代的孫思邈主張人:“淡甜淡物總宜,大麥曲、粳米更佳”;他還說:“善於養生的人,往往需要少吃肉,多吃米飯。”

飲食要明確,食物不能太鹹,也不能太甜。宜吃能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飲食。由於身體機能下降,熱天消化液分泌減少,心腦血管不同程度硬化,老年人飲食應以進補為主,輔以具有清熱解暑、護胃益脾、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的食物。月經期或產後,即使天氣漸熱,女性也應避免食用寒涼之品,以防其他疾病。?

節氣

涼血祛濕茶飲料

芒種季節藥物保健宜涼血祛濕。適宜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涼血除濕功效的中草藥,如甘草、土茯苓、玉竹、薏苡仁、白茅根、荷葉、竹葉、香菇、燈心草、桑葉、蘆根、魚腥草、菊花、木棉、茵陳、夏枯草、金銀花等。不適合虛寒、上火的人。

山楂甘草茶

取鮮山楂50克,甘草10克,側柏葉15克水煎後服用,每日1劑,可代替茶水隨意飲用。此茶健脾祛濕,涼血解毒,主要用於濕熱型脂溢性皮炎。

綠豆茯苓飲料

綠豆土茯苓飲能祛濕解毒涼血。準備綠豆和土茯苓各50克,紅糖適量。先將綠豆、土茯苓洗凈,放入鍋中,加6碗清水煮至豆子軟爛,加入紅糖,煮壹會兒即可食用。綠豆有解毒清熱的功效,加土茯苓祛濕利濕。如果得了癤子,可以加快恢復速度。

節氣

按摩和滋養心臟

心、胸、神疾病找心經。中醫認為芒籽的季節對應人體手少陰的心經。《黃帝內經》中說,當外邪侵入心經,心經異常時,人的咽喉會發幹,總會感到口渴,想喝水,心會感到疼痛。這就是氣昏於兩臂之間的現象。如果手少陰心經所統轄的心臟發生變化,人體會出現眼睛發黃、肋腫脹痛、上臂和前臂內後緣疼痛或麻木、手掌熱痛等癥狀。

疏忽

午睡可以養手,減少陰氣和心經。11: 00至13: 00,氣血流入心經,心經興旺,氣血充盈。此時宜靜養,不要亂動。妳要休養生息,這樣妳的心才會降下來;另壹方面,容易引起胸悶、心慌、煩躁等心火癥狀。因此,人們可以在中午睡壹會兒,這對滋養心臟大有好處,並能使他們在下午甚至晚上精力充沛。尤其是高血壓老人,午休是最有益的。午休也有助於消化。當然午睡時間不能太長,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需要註意的是,手陰虛的心經養生之道是減輕心臟負擔,避免心臟過度興奮。

雞泉穴

壹個強化心臟的大洞。

雞泉穴位於人體腋下正中,腋下兩根肋骨之間,腋窩動脈搏動的地方。如果壹個人經常抑郁,腋下,也就是極泉穴上會長壹個腫塊,這是心氣郁結的現象。或者壹個人總是被別人的壹個小動作,或者壹個突發事件嚇到,心跳加速,感到胸悶、頭暈、頭痛、出汗、無力,甚至不想吃飯。這是心悸。這說明心臟已經過度疲勞了。這時候只要撥動腋下的極泉穴,就可以化解腫塊,緩解心經郁結的病癥。

按摩極泉穴治療心臟病:按摩時,用壹只手中指的指尖按壓另壹側腋窩的中隱窩,感覺特別酸痛;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按壓另壹側的穴位;先左後右,早晚按1次,每次揉1 ~ 3分鐘。可有效治療各種心臟病,如心肌炎、心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