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的順序:先從上往下刮背部的穴位,再刮舒天,最後刮足三裏。
刮削工具有很多刮削工具。和刮痧法壹樣,工具非常簡單方便。常用的刮削工具主要有以下兩類:
刮板:凡是邊緣光滑的東西,如梳子、搪瓷杯蓋等,都可以用來刮。當然,如果是長期使用,或者作為壹種治療,要使用專門為刮痧制作的正規刮痧板。如果選用天然水牛角作為刮板,水牛角刮板具有以下特點:
1)純天然,無副作用,光滑美觀,不易損壞,體現了自然刮痧法的特點,避免了其他類型器械帶來的疼痛、皮膚損傷、靜電等不良反應。
2)根據人體體表生理結構特點設計,不僅能盡可能滿足人體各部位的刮痧要求,還可作為穴位按壓、指關節按壓、足底穴位按摩、全身按摩等的理想保健治療工具。水牛角本身也是壹種中藥,具有行氣、活血、滋補的作用。刮痧潤滑劑:刮痧前,為了有效防止皮膚被刮傷,需要在皮膚表面塗壹層潤滑劑,如香油、色拉油等。也最好使用專門為刮痧而生產的專用刮痧潤滑劑。比如我們公司生產的刮痧油,就是刮痧專用保濕產品,是在傳統刮痧油的基礎上進壹步提煉濃縮而成。除具有普通刮痧油的特點和作用外,還具有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潤滑人體皮膚、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增強療效的作用。具有藥效強、用量少的特點。它是由多種天然植物通過傳統與現代的方法和工藝相結合而成,充分考慮了植物與藥物之間的君、臣、佐的要求,使配方充分發揮其保濕增效作用。除了刮痧,還可以作為按摩、拔罐、足療、美容、護膚的佳品。可配合刮痧、拔罐、按摩、足療使用,也可單獨使用。刮痧法的分類及操作方法介紹刮痧法的分類:刮痧擦拭法主要可分為刮痧法、捏法、挑法、放法:刮痧法是最常見的方法,刮痧部位壹般在患者背部或患者背部。也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合適的部位。患者取舒適體位,充分暴露擦傷部位,用溫水沖洗。通常使用光滑的硬幣、銅勺柄、瓷碗、藥勺、有機玻璃紐扣或專用刮刀,刮削介質(如刮痧油、冷開水、香油或中藥濃縮提取液等。)都是浸洗的,既能減少刮擦時的阻力,又能避免皮膚劃傷,增強療效。按手法分為直接刮法和間接刮法。
直壓刮痧法:是指用熱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膚,然後均勻地塗上刮痧介質,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患者皮膚,在體表特定部位反復刮痧,直至皮膚下出現疤痕。
間接刮法:是指在患者要刮的部位鋪上壹層薄布,然後用刮擦工具間接刮布。這種方法有保護皮膚的作用;主要用於兒童、高熱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開始抽搐的人、老人和體弱者、某些皮膚病患者。
捏法:按手法可分為握法、扳法、擠法、拍法、點揉法三種;
(1)刮痧法:又稱刮痧法,民間稱之為“拉心結”,是指由患者將刮痧介質塗於待刮擦部位,然後施術者五指彎曲,中指、食指彎成鉤形,蘸取刮痧介質,然後捏緊皮膚,掀起皮膚、肌肉,再用力向外滑動。實施這個規律的時候,不需要任何儀器,用手指就可以了。絞窄的治療是靈活的,可以根據病情選擇治療部位。頭疼發燒身體虛弱可以自己拉,是壹種非常實用的自我療法。
具體方法如下:
1)患者坐在辦公桌前或取俯臥位,充分暴露治療皮膚,彪形大漢將中指和食指彎曲成鉤形。將它們浸在冷水中後,他用手指第二個指節的側面捏皮膚,經常發出聲音,因此得名“拉疙瘩”。
(2)針刺法:針刺前先按壓被刺部位,使血液積聚在被刺部位。常規消毒後,左手拇指、食、中指夾住被紮部位,右手持已消毒的三棱針、縫針或註射針,對準被紮部位,迅速刺入皮膚1-2mm深度,然後在針孔周圍輕輕按壓,使其出血少許,再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此法多用於手指末端或腳趾的穴位。
刮痧操作方法:操作時,手持刮痧板,蘸取潤滑劑,沿壹定方向用力均勻地刮除患者體表被刮部分,壹般用腕力,根據患者病情和反應調整刮力,直至出現皮下疤痕。操作方法有平刮、豎刮、斜刮、角刮。1)平刮:用刮刀的平刃,在刮削部位按壹定方向進行大面積平行刮削。2)垂直刮:用刮刀的平刃垂直平行大面積刮擦。3)斜刮:用刮刀的平刃在刮擦部位斜刮擦。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壹些不能刮平或傾斜的部位。4)角刮:用刮刀的邊角或角落在刮削部位刮出小面積或溝、窩或凹陷。刮痧補瀉法:刮痧療法可分為補法、瀉法、平補瀉法。補與瀉是兩種對立又相互聯系的方法,與刮的力度、速度、時間長短、刮的長短、刮的方向等諸多因素有關。(1)刮痧的補充方法:1)刺激時間短,作用淺,對皮膚、肌肉、細胞有興奮作用;2)作用時間長的光刺激能激活器官的生理功能;3)刮削速度慢;4)疤痕點數量少;5)沿經絡運行方向刮痧;6)刮痧後加熱艾灸;(2)刮痧瀉法:1)刺激時間長,作用深,對皮膚、肌肉、細胞有抑制作用;2)作用時間短的重刺激可抑制器官的生理功能;3)刮削速度更快;4)多選擇疤痕點;5)逆經絡運行方向刮擦;6)刮痧後加拔罐;(3)刮痧的瀉下法:補法和瀉下法之間有三種方法。1)刮壓力大,速度慢;2)刮壓力小,速度快;3)刮壓力和速度適中;刮痧常用體位:1、仰臥位:適用於頭面部、頸部、胸腹及四肢前部刮痧;2、俯臥位:適合刮頭頸部、肩背部、四肢腰背部;3、側臥位:適合刮頭側、胸背肋間隙及上下肢側;4.躺椅:適用於擦拭頭部、面部、頸部、上胸部;5、俯臥坐姿:適合刮背、背、背;6、側臥位:適合刮側頭、臉頰、脖子、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