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嬰兒健康小貼士

嬰兒健康小貼士

1.有哪些嬰幼兒健康教育常識?

妳好:壹、損害孩子免疫力的膨化食品,如薯片、蝦條等,由於價格低廉、口感香甜,已經成為孩子喜愛的食品之壹,但大多數家長並不知道,這類食品其實是營養價值不大的垃圾食品,而且含有大量的鉛。如果長期食用,過量的鉛積累會損害兒童的免疫系統而引起反復感冒咳嗽,損害兒童的神經系統而引起兒童智力低下,損害兒童的健康。

膨化產品還會引起孩子的喉嚨,導致壹些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咳嗽加重,所以家長壹定要重視,盡量讓孩子不吃或少吃這類食物。第二,沒有營養價值,能致人於死地的果凍,也是孩子們最愛吃的食物之壹。但是果凍除了凝膠、香精、色素之外,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甚至糖分很少。是名副其實的垃圾食品。

而且果凍最大的危害是,壹旦兒童誤食嗆入氣管,很難取出,最終導致死亡。中國每年都有很多孩子死於果凍。孩子天性好動,愛說話,愛笑愛哭,吃東西容易噎著。所以家長要讓孩子遠離營養果凍殺手。

3.對健康有害的巧克力和糖塊很多家長認為巧克力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他們不知道如何判斷食物的營養價值。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牛羊肉、牛奶、海鮮等產品,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高。巧克力是壹種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但是營養價值並不高。長期食用會讓孩子發胖,不等於健康。從某種意義上說,對身體不好。特別是在孩子感冒期間,吃巧克力會使孩子的痰變得粘稠,難以咳出,所以不要讓孩子在感冒期間吃巧克力和糖果條。

四、抗生素濫用的危害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抗生素濫用問題。研究表明,預測到2015年,地球上會出現壹些不可戰勝的細菌,屆時將沒有藥物可供患者使用。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和中國是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就在今年,濟南的大醫院提前10年就沒有藥了。但是,父母和朋友不要對未來失去信心。中國具有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我們有幾千年的中醫治療經驗,可以達到西醫無法達到的治療效果。只要充分發揮中醫的優勢,完全可以保證孩子有壹個健康的身體。

5.發燒了,退的不當就不退;荷爾蒙,當妳不能使用它時,妳就不需要它。現在的父母基本都有這樣的現象。當他們的孩子發燒時,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讓孩子退燒。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必要的。發燒有很多種,很多發燒尤其是低燒也是有益的。壹般來說,不超過38.5度的發燒不應該退燒。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結果。強行退燒也是對孩子免疫系統的強行抑制。

在某些情況下,兒童發燒是正常的,而不是疾病。沒有必要打針和輸液。尤其是壹些醫生在給孩子發燒時不合理使用激素,更是不可取。經常使用激素會使孩子的免疫力越來越低,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

2.寶寶的健康知識有哪些?

寶寶的嘴巴在早期是中心,玩具不要輕易進入。早教培養觀察、認知、想象、判斷的能力,讓寶寶在遊戲和生活中感知和適應。避免填鴨式的知識教育,將教育系統化。

寶寶壹定要註意增強免疫力,體質增強了,抵抗病毒的能力也會提高。多吃兆力康蛋白粉特別好。壹般需要掌握嬰幼兒的健康知識,包括:

1,嬰幼兒的生理特點及保健要點;

2.嬰幼兒的心理特點和保健知識;

3.嬰幼兒常見病、多發病;

4、嬰幼兒傳染病防治知識。

3.兒童健康教育小貼士

1,孩子衣服的增減要適當,最好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穿多少衣服。

2.春季傳染病多發的季節,要註意家裏的空氣流通。

3.帶孩子出門註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4.教育孩子註意衛生,防止病從口入。

5.孩子運動後容易出汗感冒。請在運動前脫下外套,運動後及時穿上。

6、鹽水的妙用:家長可以給孩子用鹽水刷牙,或者用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他們還可以讓孩子早上喝點鹽水,有清洗腸胃、清熱解毒的作用。

7.維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對兒童的大腦和身體有重要作用。春季多風,氣候幹燥,容易引起出血。維生素C對預防出血有很好的作用,壹定要及時補充。

8.孩子的身高主要是骨骼發育的結果。骨頭的主要成分是鈣。補鈣壹般有兩種方式:壹是藥補,二是食補。最好采用食補的方法。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芝麻、黃花菜、蘿蔔、胡蘿蔔、海帶、蝦皮等。然後就是排骨湯,骨頭湯。不應該讓孩子多吃糖、巧克力和蛋糕,因為它們含有更多的磷酸鹽,會阻礙體內鈣的代謝。

9.幼兒園和家庭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不要用臟手摸鼻子和眼睛。建議家長早晚用冷水洗臉、洗鼻,增強孩子鼻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夏天或春天天氣轉暖時,最好用冷水洗臉。壹旦開始,妳就應該堅持下去,即使是在冬天。

10,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濕度。幼兒園要定期消毒空氣,孩子的床單、被褥要勤洗勤曬。另外,在清潔的時候,要盡量避免飛塵。

11.孩子在幼兒園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讓孩子得到足夠的陽光,呼吸新鮮的空氣。幼兒園要給孩子安排多樣化的體育鍛煉項目,提高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12.建議幼兒家長充分利用周末和平時飯後散步的時間,進行孩子願意接受的親子遊戲,逐步加大運動量。

13,春季氣候多變,家長和老師要及時給孩子增減衣服,防止孩子著涼,同時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時間。

4.關於嬰兒健康管理,妳主要了解什麽?

壹、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兒童身心健康與教育發展領域的工作者和專業人員,使學生具備廣闊的國際和行業視野,紮實全面的兒童教育、健康知識和管理技能;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成為具有廣泛適應性、實踐性和專業性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二、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習兒童健康發展與管理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了解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參與兒童成長實踐的培養與發展,具備壹定的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該專業的教學在突出基礎性、權威性、前沿性的同時,強調實用性。

通過案例教學、研究性學習、專題討論、實習、見習等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參與多元化學習活動中主動獲取專業知識和技能。畢業生應具備以下職業素質和能力:1,熱愛祖國,熱愛兒童,熱愛學前教育,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較強的敬業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合作意識,尊重他人。

2.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熱愛兒童健康發展研究領域,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具有愛心、耐心、細心等優秀品質。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情緒穩定,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能不斷進行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

4、具備編制具體教育方案和實施方案的能力,掌握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掌握基本的現代教育技術,初步具備從事學前教育管理的能力。5、掌握嬰幼兒身心保健的基本知識,根據嬰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科學指導嬰幼兒成長,具備從事育嬰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6.掌握家庭教育相關理論,具備家庭教育指導能力,能夠從事家庭教育指導教師工作。7、掌握文獻檢索、信息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8.取得相應資格證書: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營養與保健師、幼兒教師。三、主要課程和主要內容1。管理學兒童發展與健康管理屬於公共管理範疇的兒童成長教育管理,所以管理學的基礎知識是從事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建設。

2.兒童心理學本課程是兒童發展與健康管理的專業理論課程,屬於專業主幹課程。主要講授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掌握和運用兒童心理學知識,可以促進兒童活潑、積極、樂觀的成長,有助於解決兒童成長過程中心理結構變化所遇到的問題。

3.兒童教育學本課程是兒童發展與健康管理的專業理論課,屬於主幹專業課。主要講授幼兒教育的基本規律,實施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幼兒教育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幼兒教育機構的特點和規律,組織幼兒活動的方法和原則,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和教師觀。

4.營養學這門課程是兒童發育與健康管理的專業理論課,屬於專業主幹課程。本文主要研究兒童生長發育中的健康飲食和營養搭配,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5.《嬰兒衛生學》這門課程是兒童發育與健康管理的專業理論課,屬於專業主幹課程。主要講授兒童生理解剖特點及保育要點、兒童生長發育、兒童生命保健體系、兒童營養衛生、幼兒園安全教育及常見事故的處理、傳染病及常見病的防治、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等。

重點講授兒童保健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兒童保健能力和運用衛生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就業定位:畢業後不僅能勝任兒童教育教學、兒童營養與健康研究與管理工作,還能在兒童健康管理機構、兒童教育機構、兒童營養研發機構、兒童運動研究機構、媒體、圖書出版部門、公司從事相關工作。

5.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育嬰師、健康管理師、營養保健師、幼兒教師資格證書。

5.嬰兒健康知識

夏季,防暑降溫成為人們關註的話題。孩子抵抗力差,喜歡戶外運動。壹旦中暑讓父母感到焦慮。

根據中暑的原因,專家提出了三種預防兒童中暑的方法:

第壹,家長要根據氣溫和環境的變化,合理地給孩子增減衣服。

即使是新媽媽也知道天熱要少穿衣服,多洗澡,但寶寶經常會出現熱疹,甚至脫水。似乎“度”不太合適。媽媽要註意以下幾點:

不要總覺得寶寶太小太弱,“舍不得”穿太少很可能會感冒。事實上,在炎熱的天氣裏,孩子應該穿得和大人壹樣多。只要寶寶的小手小腳摸起來不冷,就說明穿的很適中。

寶寶小肚薄,很容易著涼,引起腹瀉。媽媽最好在胸腹部帶壹個小肚兜,尤其是睡覺的時候。

雖然要少給寶寶穿衣,但是壹定要註意腳的保暖,因為寶寶的腳和大人的腳不壹樣,對溫度非常敏感。如果感冒了,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痙攣,誘發感冒,甚至支氣管炎。

嬰兒的衣服、床單、枕巾要勤洗勤換,只要被汗液汙染,就要趕緊換。

天熱出汗的時候,壹天至少要洗4-6次澡,早晚各洗壹次可能不夠。因為如果不及時洗掉過多的汗水,即使穿得再少,皮膚也會變得又熱又刺。

專家提醒:衣服要寬松柔軟,薄的全棉面料更好,可以讓寶寶的皮膚不* * *過敏,感覺涼爽,因為汗液容易吸收。不要給寶寶吃容易讓皮膚患上* * * *的化纖物品。

6.嬰兒健康知識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原因長期飲食不當,熱量不足,人工餵養以谷類為主,質量差,母乳不足,輔食添加不當,斷奶倉促,嬰兒不適應。

消化系統疾病、先天性畸形、唇裂、腭裂、幽門狹窄、賁門松弛、進食困難、消化功能障礙、吸收不良、腸炎、痢疾、寄生蟲、肝炎等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復發性肺炎、肺結核等。

而且還由於長期發燒,食欲不振,攝入量減少和高消費,造成營養不良。其他條件,如早產和雙胞胎是先天性營養不良的條件。

嚴重營養不良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嬰幼兒營養不良的病理改變由於營養攝入不足,機體消化、吸收和利用功能不完善,利用體內糖原,隨之消耗脂肪、蛋白質導致負氮平衡,血漿蛋白、血糖、膽固醇均下降,基礎代謝只有正常兒童的70%或更低。

營養不良兒童消化道運動和分泌功能減弱,體液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維生素A、D、B、E、鈣、鐵、鋅等其他缺乏與營養不良並存。

總之,壹、二度營養不良的孩子主要表現為皮下脂肪減少,糖原儲備不足,肌肉萎縮。三度營養不良可見腸壁變薄,粘膜皺襞消失,心肌纖維混濁腫脹,肝臟脂肪變性,淋巴組織、胸腺和內臟器官萎縮。

●嬰幼兒營養不良的臨床表現曾壹度營養不良:體重下降15~25%,脂肪層變薄,肌肉不堅實。二度營養不良:體重下降25-40%,比正常短。

脂肪層消失,肋骨、脊柱凸出,皮膚蒼白無彈性,肌張力低,無法站立,哭鬧無力,運動功能減退,情緒不穩定,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三度營養不良:體重下降40%以上,低於正常體長,生長發育不良,骨齡低,脂肪層消失,下頜和顴骨突出,容顏衰老,皮膚蒼白幹燥,無彈性,生命體征微弱,情緒不穩定,食欲不振,或消失。

容易腹瀉、嘔吐和感染。治療應采取預防與治療、營養與養護、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措施。這裏只說營養治療。

●營養不良嬰兒的膳食營養治療(1)由於營養不良兒童的消化生理功能與正常兒童相似,治療初期應維持原有的餵養食物,不要匆忙添加,以免消化不良。壹般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壹周後再添加熱熱量和蛋白質食物。(2)二度營養不良兒童消化能力弱。當消化能力逐漸恢復,食欲提高時,他們會迅速逐漸增加蛋白質食物。

註意鹽的量,防止浮腫。(3)三度營養不良患兒有消化不良等並發癥。

首先要診斷原發病。當病情好轉後,要以極少量的多餐維持酸堿平衡,然後逐漸調整飲食,補充蛋白質,逐步鞏固營養素的攝入。(4)營養食物的調整和補充方法:首先,要遵循循序漸進、逐步補充、不急不燥、耐心謹慎的原則,堅持以下六個步驟。

每壹步都有熱能和三種主要營養素的量,重量比,適合吃的食物。壹度營養不良的孩子可以從第三步開始:每天每公斤體重可以攝入1.20千卡,蛋白質3克,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23克。

三種營養素的重量比為1:0.6:7.6。可供選擇的食物:半脫脂牛奶、淡煉乳、配方奶、豆漿、米湯、稀米粥、藕粉替代品、魚糊湯等。

情況穩定後,轉入第四步,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熱能140kcal,蛋白質3.5g,脂肪2.8g,碳水化合物25g。三種營養素的重量比為1:0.8:7.2,可以用的食物有牛奶、代乳品、豆漿、魚漿、粥、餅、糕。

滿足需求,可以到第六步。每公斤體重每日能量為140 ~ 120大卡,蛋白質3.5g,脂肪3.5g,碳水化合物14,重量比為1:1:4。食物可以和第四步壹樣,但是需要增加量。

進入第六步可以鞏固正常飲食,孩子已經恢復正常了。二度兒童要從第二步開始:熱能61大卡,蛋白質2.0g,脂肪1.0g,碳水化合物11g,重量比為1:0.5:5.5。可食用的食物包括脫脂牛奶、淡煉乳、配方代乳品和豆漿。

大概需要5~7天的時間逐漸達到第三步。這樣緩慢的增加導致了第四步和第五步:熱能174千卡,蛋白質4.5克,脂肪7克,碳水化合物24克,其重量比為1:1.5:5.2。

開始恢復,進入鞏固治療第六步。給三級孩子餵奶的進度要慢壹些。

從第壹步開始,每天每公斤體重的能量消耗為35千卡,蛋白質為1.3g,脂肪為0.4g,碳水化合物為6.5g,其重量比為1:0.3:5。適宜食物:脫脂牛奶、淡煉乳、配方奶、米湯、藕粉等。

如果妳消化不良,妳可以回去。循序漸進,逐漸豐富,直到第六步。

總之,營養素的供給和增加要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切忌貪多求快。具體措施要看孩子的胃口和消化能力,不宜統壹硬性規定。

合適的食物已經在上面的每個步驟中描述了。主要包括:蛋白質類食物:脫脂牛奶、淡煉乳、配方奶、豆漿、蛋黃粉、魚粉、肉末、肝泥等。

脂肪:除了上述食物中的脂肪,還有植物油、人造黃油、奶油等。可以適當添加,但只能少量添加。碳水化合物:米湯、小米湯、面糊、藕粉、藕粉替代品、粥、爛米、蛋糕、餅幹等。

維生素和無機鹽:可用鮮果汁、蔬菜汁補充。如果孩子腹瀉,可以從維生素制劑中補充。

總之,給三度營養不良的孩子餵食,壹定要有耐心。對於有嚴重消化障礙的兒童,不應任意使用饑餓療法。

7.幼兒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是

1.生活習慣和能力。

包括洗滌的知識、方法和技巧,穿脫衣服的知識和技巧,保護個人和周圍環境的知識、技巧和情感態度,生活作息的知識和習慣,學習習慣,飲食習慣,坐、走、站、站的正確姿勢等等。2.飲食和營養。

包括飲食的知識和技巧,常見食物的名稱及其營養知識,營養與健康的關系,膳食平衡的簡單知識等等。3.對人體的理解和保護。

包括身體的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功能,保護器官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預防接種的知識和態度,常見疾病的知識和處理,常見損傷的簡單處理知識和方法,預防齲齒和換牙的知識,心理健康的知識等等。4.保護好自己。

包括生命安全知識、活動安全知識、藥物安全知識、應對和處理意外事故的簡單知識和技能、自我保護能力等。

8.兒童健康小貼士

醫學上把寶寶出汗的現象稱為“多汗癥”,分為“生理性多汗癥”和“病理性多汗癥”。

生理多汗癥

大多數寶寶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醫學上稱之為“生理性多汗癥”,壹般可以找到明顯的外部原因或誘因。比如:

炎熱的氣候或室內空調溫度過高導致寶寶出汗;

寶寶在玩遊戲、跑跳、劇烈運動後出汗較多;

寶寶穿太多衣服;

晚上被子太厚,寶寶過熱出汗多;

吃辛辣食物,如辣椒,也會導致出汗。

病理性多汗癥

病理性多汗癥是指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癥,病因復雜。

兒童肥胖:肥胖的寶寶平時即使動壹動或走壹走也會出汗。

低血糖:表現為焦慮、臉色蒼白、出冷汗、甚至出汗、四肢發冷。藥源性多汗:過量攝入退燒藥導致大量出汗,甚至虛脫。

急慢性傳染病:傷寒、敗血癥、類風濕病、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或血液病常表現為大量出汗,通常需要請醫生鑒定。

兒童心肺疾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肺炎和心力衰竭的兒童經常大量出汗。

小兒佝僂病:多汗是活動期佝僂病的重要特征,通常伴有夜間啼哭、枕內禿頂、乒乓頭、方顱、前囟增大、閉合延遲等癥狀。

兒童結核病:患結核病的嬰兒不僅在前半夜出汗較多,而且在天亮前的後半夜出汗較多,稱為“盜汗”。同時伴有食欲不佳、午後低熱或高熱、面色潮紅、消瘦,以及咳嗽、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壹些癥狀。

家長不用太擔心寶寶多汗。首先,他們要積極尋找寶寶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只要去除導致寶寶多汗的外因即可;如果是病理性多汗癥,就要積極對癥治療。

專家提醒:要明確寶寶多汗癥的病理原因,壹定要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詳細描述寶寶的癥狀,請醫生綜合分析病史、體征等因素,以便及時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切不可擅自下結論,切不可隨便給寶寶用藥。

多汗癥嬰兒的家庭護理

經常打開窗戶透透氣。

每天早中晚保持定時通風,每次盡量開窗10~30分鐘。

如果是炎熱的夏天,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用電風扇或者空調降溫,但是要註意風不能直接對著寶寶吹,尤其是寶寶入睡後,皮膚毛孔張開,身上有汗,直接吹容易感冒。

衣服和被子不能太厚。

寶寶的內衣要選擇透氣性好,吸水性強的棉質面料。衣服和被子要和大人壹樣厚,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太多衣服,蓋太多,否則寶寶容易出汗。而且從小鍛煉寶寶的耐寒能力,也有助於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經常洗澡

經常給寶寶洗澡,保持皮膚清潔幹燥。這是因為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過多的汗液堆積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容易導致皮膚潰爛,皮膚感染。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經常給寶寶洗澡,保證汗水不傷害寶寶皮膚。

及時換衣服

衣服被汗水濕透了。如果不及時更換,寶寶就要用自己的體溫來擦幹,這樣很容易讓寶寶著涼,引起感冒、發燒、咳嗽等不適。

補充水分

出汗多的寶寶,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可能會因為體內水分流失而脫水。可以適量給寶寶餵壹些淡鹽水,因為出汗也會使身體流失壹定量的鈉、氯、鉀等電解質,淡鹽水可以有效補充這些物質,對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虛脫有重要作用。

中醫治療

多汗的寶寶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壹些中藥湯劑或者中成藥來幫助止汗。如取太子參15g,炙黃芪15g,紅棗6-8枚,煎服。也可以直接服用中成藥,如芪棗顆粒、黃芪顆粒、血停或玉屏風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