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生吃食物好還是熟吃食物好(生吃食物和熟吃食物的優缺點)

生吃食物好還是熟吃食物好(生吃食物和熟吃食物的優缺點)

隨著西餐和果蔬汁的興起,以及日韓料理進入中國的趨勢,很多以前只吃熟食的人逐漸開始接受生吃的方式。壹些激進的健康生活者提出了“食物必須生吃”的口號,認為它不僅可以預防癌癥,還可以治療胃病。然而,其他中醫養生專家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要好好呵護。保養脾胃,飲食壹定要溫。感冒吃多了會損傷陽氣,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甚至腹脹腹瀉。這兩種說法都有大量的人支持,但是誰的說法更合理可行呢?這不是壹兩句話能說清楚的。

食物是生吃好還是熟吃好?

烹飪的意義:殺菌,軟化,幫助消化吸收。

從生食到熟食,壹度被認為是壹個偉大的歷史進步,伴隨著人類壽命的極大延長。為什麽要加熱做飯?不能生吃食物消化吸收嗎?

的確,很多食物不需要加熱就可以消化吸收,包括生肉、生魚、生蔬菜和水果。

魚和海鮮都是動物性食物,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生吃熟吃都可以消化吸收。人們想加熱魚和海鮮的熟食主要有兩個目的:壹是殺滅微生物,保證食品安全;二是調和風味,豐富口感,創造美食。

當然,煮熟的魚會比生吃更容易消化。這是因為加熱後,蛋白質適度變性,失去三維結構,更有利於人體胃中蛋白酶的攻擊和分解。對動物的研究也證明,熟食可以減少動物消化和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所以對於壹些體質較弱的人來說,用肉做熟食可能更合適。

蔬菜屬於植物性食物,它們有堅韌的細胞壁,富含纖維,對腸胃有壹定的刺激作用。還有壹些抗營養物質。煮熟的蔬菜主要有三個目標:壹是軟化纖維,減少體積;二是破壞細胞壁和細胞膜,幫助細胞內的成分轉移到細胞外,被人體充分吸收。同時,烹飪還可以破壞有機磷農藥,去除部分草酸和亞硝酸鹽,殺滅細菌和寄生蟲卵,安全性大大提高。當然,對於很多蔬菜來說,熟食顯然更美味。比如菠菜菜花怎麽生吃?南瓜可以生吃嗎?

谷物、豆類等澱粉類食物呢?它們不僅有細胞壁,還有大量的澱粉粒。澱粉顆粒就像緊密包裝和包裝的澱粉層。如果它們不吸水膨脹,就不會被人體小腸內的消化酶消化,未消化的硬粒就會通過腸道,不僅得不到營養,還會損害消化系統。

土豆、紅薯、山藥等薯類食物可以生吃,但生吃時只吸收礦物質和維生素,而澱粉粒基本不被吸收,像纖維壹樣進入大腸,幫助壹些喜歡澱粉的微生物繁殖——這樣壹來,腸道蠕動加快,產氣增加。偶爾吃吃對“通便”有好處。

生食主義:貴族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

理論上,生食完全可以維持生命,供給充足的營養。但生食生活的食物構成與熟食有很大不同,即不能有谷類食物。

不能吃五谷雜糧豆類,蔬菜水果也不能完全滿足人,也就是吃生魚生肉。顯然,這種生活比“五谷雜糧”的生活要昂貴得多。因為平均5斤糧食可以作為飼料生產1斤肉,在中國這樣壹個農業資源匱乏的國家,如果人們以魚為主食,顯然超過了耕地資源的承載能力。

同時,如果可以生吃的話,魚需要非常新鮮。這意味著它們從屠宰到烹飪都處於嚴格的冷鏈環境中,保質期只有幾天。這種肉顯然生產起來極其昂貴。

人們還擔心,魚類和海鮮通常富含環境汙染物,其重金屬、農藥和其他汙染物的含量遠高於谷物豆類。所以,以魚為主食,必須采用有機食品。其實這也正是生吃貨們壹直提倡的。但可想而知,有機生產的魚能達到生食的衛生標準,產量少,價格高。

同樣,能達到生食安全標準的蔬菜也不可能是普通蔬菜。不僅農藥必須嚴格控制,可能含有寄生蟲卵的農家肥也要慎用,大腸桿菌O-157等致病菌不能帶,最好是幹凈的有機蔬菜。很多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不像水果那麽容易去皮,也很難像西紅柿那樣洗的很徹底。生吃它們仍然有風險。

所以徹底的生食主義對食材要求極其嚴格。只有少數有貴族情懷的人才能嘗試這種生活。

生蔬菜:很難多吃。

雖然完全不吃食物的選擇似乎很難實現,但完全生吃蔬菜似乎並不難。把所有的水果蔬菜打成汁,或者完全做成生冷沙拉,中式廚房都可以。

然而,生吃蔬菜的做法往往與蔬菜攝入量不足有關。歐美國家以吃生蔬菜為主,但他們要達到每天11份果蔬的推薦量總是比較困難。試壹次妳就知道了-

壹顆中等大小的白菜,如果炒的話,只能盛壹盤;如果像披薩店壹樣切細絲生吃,可以裝6-8盤。還有吃這麽多盤蔬菜沙拉需要多少沙拉醬?它含有多少脂肪?脂肪總量比炒3盤白菜還多。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每天應該吃300-500克蔬菜,其中壹半是深綠色葉類蔬菜。然而,如果妳生吃200克這種深綠色葉的蔬菜,如菠菜、油菜、甘藍、花椰菜、菊花、茴香等。,太難了。蔬菜如豆類、豌豆和毛豆生吃是有毒的。所以完全生吃蔬菜的生活會大大限制蔬菜的種類。西方人通常只生吃西紅柿、黃瓜、萵苣、甜椒、洋蔥和胡蘿蔔。許多其他種類的蔬菜,如蘆筍,茄子,甜菜,南瓜,花椰菜和豌豆,仍然是煮熟的。

通過打汁或制漿的方式將蔬菜和水果壹起喝被認為是許多人的壹種時尚。其實這是西方人為了彌補蔬菜攝入不足,改善生蔬菜口感而想出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會導致酶促氧化,導致維生素C和水溶性抗氧化成分大量損失,但可以保留蔬菜中的壹些保健活性物質,如白菜中有利於治療胃潰瘍的成分,十字花科植物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等。每天喝兩杯果蔬汁,確實可以增加蔬菜的食量,不增加脂肪和鹽分,健康;但是如果妳以為喝果蔬汁就可以三餐不吃蔬菜,那就大錯特錯了。

選擇生食:根據體質量力而行。

很多人都聽說過,生蔬菜水果中有很多酶,可以幫助消化。其實對於消化能力強的人來說,蔬菜水果中的酶大部分都是在胃裏被殺死的,因為胃液的pH值低至2以下,蔬菜水果中的酶在pH3以下幾乎不能活動。

對於胃液不足,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蔬菜水果中的酶可以在壹定程度上發揮作用。然而,這些酶不壹定是有益的。蛋白酶幫助蛋白質消化,澱粉酶幫助澱粉消化,但是氧化酶破壞了很多維生素。

真正幫助消化的食物,與其說是生蔬菜水果,不如說是發酵食品。比如不加熱的酸奶,腐乳,醪糟,豆豉等等。因為微生物中的酶往往活性高,耐熱耐酸能力強,效果比蔬菜水果中的好很多。

另壹方面,當體溫為37℃時,人體內消化酶的活性最高。如果妳吃了大量的涼性蔬菜和水果,胃裏的酶的活性就會降低。如果身體強壯,產熱能力強,可以通過加快胃部血液循環來提高酶的活性;如果身體虛弱怕冷,產熱能力差,血液循環不暢,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脹、腹脹等不適。就是這個原因,產婦不能吃生冷的食物。

同時,生蔬菜含有較多的未熔纖維,對腸胃有壹定的刺激作用。所以便秘的人適合多吃生蔬菜,容易腹脹腹瀉的人要避免大量吃生蔬菜。

大眾選擇:生食與熟食的完美結合

最需要記住的是,熟食從來不意味著高脂肪烹飪,也不意味著加熱溫度過高,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

通常情況下,食品只有在120℃以上才會產生有毒物質,160℃以上這些有害物質的量會迅速增加。在我國傳統烹飪方法中,有很多烹飪溫度較低的熟食方法,包括蒸、燙、燉等。將蔬菜在沸水中快速焯水或蒸,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特別適合烹飪脆嫩蔬菜和綠葉蔬菜。關於蒸菜的好處,我以後會專門寫壹篇文章,提供相關的數據支持。

菲律賓壹項研究發現,煮熟的胡蘿蔔,即使只有幾克油,也能充分吸收胡蘿蔔素;但是生吃的話,需要幾十克油才能完全吸收。這是因為烹飪軟化了細胞壁,讓胡蘿蔔素與油脂充分接觸。

就連做飯也不是壹無是處。研究表明,蔬菜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和抗癌物質,可以通過快速油炸,不經油煙或短時間微波烹飪而保存下來。真正需要反對的不是熟食,而是大量加油、高溫油炸、過熱甚至油炸等錯誤的烹飪方法。

壹般來說,是否選擇生食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條件和身體狀況。體質強、消化力強、體熱大、容易上火、經常便秘的人適合多吃生蔬菜,體質弱、消化不好、容易腹脹腹瀉的人適合少吃生蔬菜。

總之,生食和熟食各有千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吃清淡的熟菜,加點新鮮酥脆的生菜,少油煮肉應該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