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夏季健康8大食譜,輕松培養健康體魄。

?夏季健康8大食譜,輕松培養健康體魄。

導讀:炎炎夏日,艷陽高照,如果不做好保養,身體裏會有很多東西。那又怎樣?夏天?下面我推薦8個夏季養生法,都很有效!

夏季健康8大食譜,輕松養身體。

炎炎夏日是陽氣最高的季節,因為炎熱而生機勃勃。此時是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陽氣向外,包括陰氣在內,血液循環也相應旺盛,活躍在體表。所以,養生保健成了夏季的重要環節。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節,保持愉快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火上澆油。那麽,夏天吃什麽食物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呢?下面這八種簡單易行,保健食品應該是首選。

1,暑五豆湯

材料:紅小豆30g,綠豆30g,炒扁豆30g,黑豆30g,甘草6g。

做法:將豆子、甘草洗凈,浸泡幾個小時,放入陶罐中,加水2000毫升(約8碗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2小時,可輕煮,也可加糖。

提醒:適用於痰濕、濕熱人群。陽虛氣虛的人可以去掉綠豆。

2.蓮子百合燉冰糖

材料:蓮子L5g,鮮百合30g,冰糖適量。

做法:將蓮子去心,與百合、冰糖壹起放入燉鍋中,加水燉2小時後食用。

提醒:特別適合陰虛氣虛的人。

3.魚番茄湯

材料:鱅魚肉、3個西紅柿、3小塊蒜、3片姜、少許鹽和香油。

做法:將鱅魚肉蒸熟,去魚刺,做成魚泥;西紅柿洗凈,切片;熱鍋放少許油,將西紅柿煸炒取汁,加水和姜,燒開,放入魚糜、蒜片和適量鹽、香油至熟。益胃生津,健脾益氣。

4.花生百合豆沙

材料:紅豆100g,幹百合1把,花生1把,蜂蜜1勺。

做法:將紅豆、百合洗凈,提前浸泡2 ~ 3小時,然後與花生壹起倒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壹個半小時,自然涼透,打開鍋蓋,放入小碗中,加入蜂蜜即可食用。可以增加B族維生素和鉀的供給,同時補充植物蛋白。

5、糯米山藥湯

原料:山藥、薏苡仁100克、枸杞20克、燕麥40克、黃冰糖適量。

做法:薏苡仁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時;枸杞洗凈;山藥去皮,洗凈,切成菱形塊;將薏苡仁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燒開,放入山藥中煮壹小時;加入黃冰糖和枸杞,最後加入燕麥片關火。,降血脂。

6、苦瓜炒雞蛋

材料:兩個小苦瓜,如果是大的,四個雞蛋和半個洋蔥。

做法:1。將苦瓜對半切開,去籽,然後縱向切成細條。最後將細條切成小塊,洋蔥切成末;2.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然後將準備好的苦瓜丁和蔥花放入碗中攪拌均勻;3、熱鍋,加入適量的油。將雞蛋和苦瓜倒入鍋中,攪拌均勻,加鹽調味。

7.生菜沙拉

材料:新鮮生菜350克,洋蔥,香油,味精,鹽,糖。

做法:生菜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放入盤中,加入精鹽攪拌,腌制1小時,撈出瀝幹水分,加入味精和白糖拌勻。

功效:益五臟,疏通經絡。

8、拌茄子

材料:嫩茄子500g,香菜15g,蒜,米醋,糖,香油,醬油,味精,精鹽,胡椒粉。

做法:將茄子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入碗中,撒上少許鹽,然後丟入冷水中,將茄子泡成褐色,取出放入蒸籠蒸熟,取出晾涼;蒜泥;大火燒熱炒鍋,放入香油,將辣椒炒香,將油倒入小碗中,加入醬油、糖、米醋、精鹽、味精、蒜末,打成汁,澆在茄子片上;香菜洗凈,切段,撒在茄子片上。上菜。

功效:清熱通竅,消腫利尿,健脾和胃。

夏季養生防“兩害壹寒”

夏天,天氣時而炎熱幹燥,時而沈悶潮濕,讓人感覺很不舒服。炎熱的天氣使人大量出汗,口幹舌燥,所以夏天人們特別喜歡吃冷食和吹空調扇。我想提醒大家,夏季健康要特別註意防暑、防潮、防寒。

壹個防暑邪:“暑”是夏天的主氣,由火熱轉化而來,只發生在夏天。此時,暑熱之邪可消散陽氣和津液,導致多汗,津液減少,口幹唇燥,小便黃而心煩,等等。此時需要及時治療,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範措施:保護心靈,有兩個方面:壹是有事可做,讓精神不空虛;第二,妳要有良好的精神修養,可以避免外界不良情緒的幹擾。只要做好這兩點,自然精神飽滿。這是夏季精神休養的基本規律。

二要防濕:“濕”也是長夏的主氣,尤其是南方,多雨。因為濕重濁重,夏天特別容易傷脾胃功能,導致消化不良;濕氣也特別容易侵入皮膚的骨骼和肌肉。這樣,夏天經常會出現皮膚退化和關節炎。在三伏天,由於高溫、低壓、高濕的作用,人體出汗後汗液不易排出和蒸發,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欲不振,易患胃病和痢疾。長夏的濕邪最容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功能低下。

預防措施:中醫認為,長夏時節的飲食原則應該是清淡,少油膩,以溫性食物為主。在我國南方,很多人都有吃辣椒的習慣,也就是說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欲。健康人士認為,早、晚餐喝粥不僅能解渴、消暑,還能滋補身體。

第三,壹定要防貪涼:防暑防潮是每個人在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夏天乘涼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得舒適生活的途徑之壹。但就像如果太貪涼,很容易生病。輕者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胃病,重者會患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老人和兒童發病更明顯。

預防措施:應註意幾個方面:室內外溫差不能太大,最好不超過5℃,室內溫度不能低於25℃;空調房不宜長時間封閉,要經常通風;入睡後,最好關掉空調;在室內感到寒冷時,站起來活動活動四肢和身體,加快血液循環;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患者,尤其是關節疼痛的老年患者,不宜長時間待在冷空氣中。

在防暑書裏調節心情

炎熱的夏天給忙碌的現代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還有情緒上的苦惱。據專家介紹,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夏季情感障礙”的困擾,16%的正常人會因為高溫而發脾氣。

專家認為,人的情緒與氣候密切相關,特別是當氣溫超過35度、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氣候條件對人體下丘腦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明顯增強。精神科醫生的研究還發現,當暖流入侵時,精神病人起床遊蕩、無法入睡的情況明顯增多,情緒變化、坐立不安、大喊咒罵、摔東西、自虐的幾率比平時高很多。當環境溫度在30度以下,日照時間在12小時以下時,情感障礙的發病率會明顯降低。

根據計算,大約有16%的正常人會在夏天莫名其妙地發現異常的情緒和行為。有專家解釋說,夏季這種情緒障礙的發生不僅與氣溫的變化有關,還與人出汗多少、睡眠時間、飲食缺乏有關。由於此時人容易出汗,再加上睡眠和食欲不佳,體內電解質代謝受阻,進而影響大腦神經活動,引起情緒和行為異常。因此,在炎熱的夏季,調整自己的情緒是做好夏季養生的重要壹環。

夏天強身健體驅寒很重要。

夏天不知不覺就到了,天氣壹天比壹天熱,尤其是三伏天,熱到可以煎荷包蛋。很多人喜歡用冰鎮西瓜和冰鎮啤酒降溫。眾所周知,夏天最重要的是驅寒。

認為夏季節氣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科學飲食可以養生益壽,減少疾病,安全度過夏天。比如夏天吃粥,在中國有很長的歷史,這是很科學的。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提倡藥粥養生。“每天吃壹大碗粥,空腹是空的,可以用五谷氣做。補的不細,極其軟膩。也是最好的飲食。”

藥膳粥適合老人、小孩和脾胃功能較弱的人食用。夏天人們往往貪圖涼快,住空調房,吃生冷食物,不利於養生保健。因為壹會兒渴望涼爽的時候毛孔會收縮,汗水不能及時排出,積在體內更容易得寒癥和胃脘痛。尤其是進入三伏天後,臺風多,雨水多,導致溫差大,人們普遍感覺潮濕悶熱。但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傾向向下,濁重黏稠,易阻氣機,損傷陽氣。所以清熱解暑溫陽為宜,飲食上也要註意。

夏天保持健康驅寒最重要。此外,平時多喝茶也是夏季養生的好方法,金銀花、大麥、菊花、綠茶等都可以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

總結:上面說的夏季保健壹定要實用,這樣妳就可以輕松度過這個夏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