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鎮豐富的海水和淡水自然條件適合水產的生長。也是養殖牡蠣的理想基地。2007年,胡大牡蠣養殖基地被省質監局批準為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目前,胡大鎮牡蠣養殖面積已達6000多畝,參與養殖的養殖戶達260多人。
據了解,牡蠣的養殖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水泥條養殖、拋石養殖、筏式養殖、延繩養殖、棚架養殖等。根據五大湖的自然環境,這裏牡蠣養殖的主要方法有水泥條養殖法和筏式養殖法,這兩種方法都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廣泛的牡蠣養殖方法。壹位正在掛牡蠣的村民高興地告訴記者,4個月後,肥美鮮嫩的牡蠣將在這裏上市。
由於該鎮養殖的牡蠣肉質豐滿,晶瑩剔透,成為當地的特色產品,深受人們的青睞。現以“中國高羅明牡蠣”品牌享譽海內外,暢銷香港、澳門及東南亞等地區和國家。牡蠣養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開發價值,是胡大鎮的壹大經濟支柱。
牡蠣,俗稱牡蠣,又名牡蠣黃、牡蠣籽。牡蠣是壹種貝類,全世界有100多種,我國沿海地區約有20種。目前人工養殖的主要品種有近江牡蠣、長牡蠣、褶牡蠣和太平洋牡蠣。
每年冬春是牡蠣收獲的季節。在中國,有壹句俗語叫“從冬季的至日到清明,牡蠣肉豐滿晶瑩”,意思是說,從冬季的至日到次年的清明,牡蠣肉是最豐滿美味的時候。目前沿海很多地區都采用了立體養殖的方式,牡蠣肉基本上壹年四季都有供應,頗受人們的歡迎。
牡蠣肉肥滑可口,營養豐富,被譽為“海底牛奶”。據分析,牡蠣肉幹含蛋白質45% ~ 57%,脂肪7% ~ 11%,肝糖19% ~ 38%。此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牛磺酸以及鈣、磷、鐵、鋅等營養成分。鈣含量接近牛奶的1倍,鐵含量是牛奶的21倍。是護膚防病的珍貴食品。
《本草綱目》記載,牡蠣肉“能潔膚、補腎壯陽,能治虛損、解丹毒。”現代醫學也認為,牡蠣肉還有降血壓、滋陰養血的作用。
牡蠣肉味道鮮美,營養全面,具有“美膚、養顏”、降血壓、滋陰養血、強身健體等多種功效,被視為美味的海鮮和健美食品。在眾多海洋珍品中,很多人只愛牡蠣。在西方被稱為“神賜的神奇食物”,在日本則被視為“根源之源”,有“天地牡蠣獨壹”的贊美詩。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和牡蠣結下了不解之緣。
據記載,意大利維多利亞女王吃東西不能沒有牡蠣。拿破侖壹世喜歡在戰鬥中吃牡蠣,以保持強大的戰鬥力;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威爾病後每天吃壹盤牡蠣,以加速康復。中國的名人宋美齡也經常吃牡蠣來保持容顏。
牡蠣有很多種吃法。新鮮的牡蠣肉有很多種,有蒸的、炸的、生的、炒雞蛋的、炸牡蠣餅的、串起來的新鮮牡蠣肉的、煮湯的。用適當的調料蒸可以保持原味;如果吃的是軟炸的鮮牡蠣,可以用少許黃酒腌制,然後蘸上面糊,放油鍋裏炸至金黃色,蘸上醬油和醋食用。吃火鍋的時候,可以用竹簽把牡蠣肉串起來,放入滾燙的湯中,壹分鐘左右取出。如果用肉末和姜絲煮湯,煮出來的湯像牛奶壹樣白,很好吃。牡蠣肉還可以加工成幹品,商品叫蠔油。如果把新鮮的牡蠣肉和汁液壹起煮熟、曬幹或曬幹,就會變成熟蠔油。如果妳想保持完整的味道,妳就不應該煮它。如果直接把蠔油曬幹,就成了有名的生蠔油,蠔油的吃法多種多樣。
牡蠣的優良品種中,僅廣東就有著名的饒平“靖州牡蠣”、海豐“高螺牡蠣”、珠海“銀坑牡蠣”,其中首選深圳沙井牡蠣,體大肚薄,被譽為“玻璃肚沙井牡蠣”。其肉質鮮美,酥脆爽滑,讓人百吃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