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舊家具不怕開裂損壞。
紅木木材多產於熱帶地區,材質含水量高。另外,做成舊家具後,材質堅硬致密,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消除板材的內力。所以在氣候幹燥的情況下,家具經常會出現幹裂的現象,這是正常現象,不必大驚小怪,要逐漸適應和接受。
家具開裂只要不影響美觀,壹般不需要維修。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木頭自然會發生變化,這些裂紋也會逐漸消失。就算真的要修,大部分商家都會提供免費保修,更何況家具是因為做的時候沒有完全幹透而開裂的。壹般來說,信譽好的商家都會認真做好木材的烘幹工作。相反,如果家具的材質過於幹燥,冬天不會縮水,但是到了潮濕的夏天,就會嚴重變形甚至斷裂。舊家具不僅幹燥時會開裂,換季時也會嘎吱作響,這很正常。
舊家具只要不被惡意破壞,幾百年都不會腐爛,尤其是它的榫卯結構很難完全坍塌。就算是壞了,壹旦修好,還是壹如既往的好。而家具的表面面板,如桌面、椅子等,壹般都比較脆弱,容易碰傷、開裂,會影響美觀。所以整體移動時,要註意在地面上把它們擡高,防止被拖拽和碰撞。
2、沒必要刻意去打理有雕花的舊家具。
雕花老家具的觀賞價值因為雕花工藝的精湛而大大提高,但很多消費者害怕日常清洗的困難,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清潔表面時,只需用長刷刷壹下即可。如果縫隙裏有灰塵,擦不幹凈也沒關系。灰塵在時間作用下形成的包漿,是很多收藏家追求的高境界。舊家具隨著使用壹定會越來越潮濕。這種生活氣息帶來的人文氣息也大大增加了老家具的魅力。
3.有打蠟工藝的舊家具不需要經常打蠟。
眾所周知,舊家具表面經過打蠟工藝處理後,家具不僅體現出木材本身的精美花紋,還呈現出光澤和光亮感。當家具磨損甚至刮花時,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用蠟修復。蔣化橋說,雖然蜜蠟綠色環保,但是在舊家具的日常保養中,並不需要太多頻繁的打蠟保養。這是因為壹件舊家具出廠時,已經經過無數熟練工人反復打磨打蠟。如果在日常保養中打蠟太頻繁,會破壞木材,觸感太油,會失去正常狀態下的溫暖感。
舊家具的保養方法和技巧;
1,幹濕度
舊家具應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暴曬,這樣容易使木材內部的水分失去平衡,產生裂縫。舊家具不要放在太潮濕的地方,會讓家具長蟲子,加速腐蝕速度。在潮濕的季節,要註意隱蔽和通風;讓舊家具保持良好的濕度,防止結構發生變化,也就是家具的翹曲。如果長時間使用空調的冷氣,可以在旁邊放壹盆水。
2.溫度
不要把熱的東西直接放在舊家具表面,會破壞表面的保護漆和蠟。舊家具不宜離火太近,使舊家具內外幹濕不壹,影響家具外觀和結構,還有防火。不要把舊家具直接放在空調下面,避免空調忽開忽關,造成溫度劇烈變化,從而使家具因受熱不均勻而翹曲。
3、整體
舊家具要防蛀蟲,蛀蟲會蛀蝕木材,縮短家具的使用壽命。平時要定期防蟲,放壹些樟腦丸等蟲蛀物品。防護措施做得不好,蟲子就會滋生,壹旦發現,壹定要及時用藥物消滅。舊家具表面沾有油汙時,用淡肥皂水清洗幹凈,並打蠟。
平時清潔舊家具時,用柔軟的棉布或軟刷擦拭,避免使用堅硬的材料,劃傷舊家具表面。每隔幾次打蠟,但不要打蠟太密。打蠟太多會堵塞木頭的毛孔。忌舊家具,還要註意硬物與它碰撞或刮擦,會使舊家具表面凹凸不平。
4、符合木材
人的養生講究順應人性,家具保養也要順應木性,即家具的“脾氣”;
北方冬天家家戶戶都有暖氣,人靠近暖氣很舒服,但家具要遠離暖氣,以免溫度過高導致木材過度收縮開裂。
夏天來了,經常下雨,家具要避免放在窗邊,以免在雨天淋濕,損壞表面和榫眼。
很多家具也怕風,尤其是有表面的家具,如桌、箱、櫃等,由於“幹縮濕脹”的影響,長時間在風口吹風後容易開裂翹曲。
家具不比行軍床好,可以使勁折騰。所以家具不能劇烈移動,壹定要輕拿輕放,不能太頻繁,否則很容易散架。
家具不能壹直放在壹個地方,俗話說“流水不腐,家徒四壁不腐。”隨著季節的變化,家具的擺放位置也要適當調整。如果妳壹直把它放在壹個地方,它很容易腐爛。我經常看到這樣的古代家具:正面和側面都很精致,靠墻的那壹面很可怕,就像壹個絕色美女被燒傷了半張臉,讓人感到無限遺憾。
簡而言之,對人來說,家具的脾氣是“勤而易散,久靜而易腐”;對於天氣,家具的脾氣是“只有漸變,沒有突變”。收藏者壹定要適合自己的興趣,符合木材的本性,精致的古家具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