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為睡在胳膊上,很多神經受到壓迫,午睡時經常焦慮不安,難以入眠。同時需要註意的是,飯後不要急於午睡。因為如果午飯後馬上趴在桌子上打盹,會影響胃的消化功能,引起腸胃脹氣。
2、由於睡覺時眼球受到壓迫,午睡後壹般會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如果長期出現這種情況,眼壓會過高。久而久之,眼球會腫脹,眼軸變長,導致高度近視,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發病率。
3.趴著睡,長時間按壓手臂和面部,會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手臂和面部麻木,甚至酸痛。時間長了會發展成局部神經麻痹或者面部變形。
================================
這裏有幾個案例分享給大家。
================================
趴著睡有什麽壞處?
長時間趴著睡覺容易引起慢性胃炎。
今年14年的冬冬,因為考上初中後學校離家比較遠,我在學校度過了兩年的中午。最近,東東的媽媽黃女士發現孩子沒有胃口吃飯,她還經常抱怨說感覺肚子痛,打嗝。黃女士帶東東去醫院檢查,結果讓她大吃壹驚。東東其實從小就患有慢性胃炎。黃女士不解。冬冬,她的飲食習慣正常,家人的飯菜以清淡為主,很少吃刺激性的食物。而且冬冬她的長輩中沒有胃病的人。為什麽?醫生詳細詢問了冬冬的日常,發現冬冬有午睡的習慣。每天午飯後,冬冬會睡1個小時,睡覺姿勢是趴在書桌上。醫生指出,長期“趴著睡”極有可能是造成冬冬慢性胃炎的“罪魁禍首”。
在廣州市兒童醫院保健科主任譚美珍看來,很多中小學生由於條件限制,中午只能趴在桌子上睡午覺,這或許有助於緩解學習疲勞,但會在無形中對身體造成傷害。“趴著睡”首先影響消化系統。這是因為人體至少需要1個小時才能在午飯後清空胃裏的食物。午飯後,人體趴在桌子上午睡,胃部受到壓迫,增加了蠕動負擔,容易造成胃部脹氣,降低胃消化食物的能力,從而影響人體營養的吸收。“當然,偶爾睡覺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但長此以往,孩子肯定會得胃病,而且還會因為營養難以吸收而影響發育。
“趴著睡”有很多負面影響
譚主任指出,“趴著睡”的姿勢會讓孩子的頸肩肌肉壹直處於緊張狀態,醒來後容易肌肉酸痛。而且很多同學趴著睡會很自然的把胳膊當枕頭。久而久之,他們手臂的橈神經就會被壓斷。如果不重視,長此以往就會轉化為神經麻痹。很多同學從小就有肩痛、臂痛等問題,可能跟把胳膊當枕頭有很大關系。
此外,入睡後,心率會逐漸變慢,血液流經各個組織的速度也會相對變慢,流入大腦的血液也會比平時少。而且午飯後會有更多的血液進入胃腸道幫助消化。“趴著睡”會加重腦缺血,最終導致頭暈耳鳴、腿軟麻木。
“趴著睡”的姿勢也會影響呼吸。這是因為這種姿勢增加了妳身體的彎曲度,壓迫妳的心臟和肺部,增加了妳的心臟和肺部的負擔,導致呼吸不暢,身體供氧不足。對於處於發育期的女學生來說,“趴著睡”會壓迫胸部,誘發各種心臟或乳腺疾病。此外,由於頭部重量較大,“趴著睡”的姿勢相當於將頭部的重量壓在眼球上,使眼睛容易充血,導致眼壓升高,使本來就近視的學生視力進壹步惡化。
怎樣午睡才算健康?
譚美珍主任指出,其實經過壹上午的學習,人體消耗的能量更多。午飯後小睡壹會兒能有效補償人體的腦力和體力消耗,對健康大有裨益。那麽,什麽樣的午睡真的能有益健康呢?
首先要註意睡姿。建議學校想辦法增加壹些設施讓學生午睡,比如簡易帆布床。或者可以把幾把椅子拼在壹起睡。真的不行。建議同學們寧可往後靠在椅子上,在脖子上墊壹個小枕頭,然後在另壹把椅子上盡量伸展雙腿,讓下半身完全放松。這種睡姿也比趴著睡要好。
其次,飯後不宜立即午睡。因為午飯後胃裏全是未消化的食物,此時立即躺下會讓人有飽腹感。正確的做法是午飯後做壹些輕活動,比如散步,半小時左右再小睡壹會,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三、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1小時以內。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為兩個階段:淺睡眠和深睡眠。通常,人在睡眠80~100分鐘後,逐漸由淺睡眠轉為深睡眠。如果人在深睡眠階段突然醒來,由於大腦皮層的深層抑制過程不能立即釋放,封閉的毛細血管網不能立即打開,勢必造成大腦短暫的供血不足,植物神經系統功能會暫時紊亂,人體會感到非常不適。這種不適感會持續30分鐘左右才會逐漸消失。可以看出,午睡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應該在1小時以內,這樣可以有效消除疲勞,不至於睡得太累而醒不過來。
最後,午休時壹定要做好保暖工作,蓋好被子,因為入睡後,人的體溫比較低,睡與醒之間冷熱不均,容易導致感冒等疾病。
剛睡了壹會兒醒來發現腿不能動了,而且要麻很久,睡覺眼睛都紅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爬著睡覺的人第壹反應就是收拾自己的樂器,有的人還會偷偷把桌子上的口水擦掉,哈哈。如果事實上,我認為我們沒有好的條件在這裏工作,所以我們只能創造自己的條件來照顧自己。我覺得椅背可以壓到壹定角度,所以還是仰著睡吧,帶上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