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健康的開始
立秋到了,但不是秋天的氣候到了。氣候季節的劃分應以“氣候平均溫度”為標準,即當地連續五天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是真正的秋季。中國幅員遼闊。雖然各地氣候不同,但此時大部分還沒有進入秋季氣候,三伏天的最後幾天還是在立秋後的第三天。尤其是在我國南方,這個節氣還是酷暑的時候。同時,由於臺風和雨季即將過去,氣溫更加炎熱,中醫將立秋至秋分這段時間稱為“長夏”。
立秋後,氣溫由熱轉冷,人體消耗逐漸減少,食欲開始增加。因此,可以根據秋季的特點,科學地吸收營養,調整飲食,以補充夏季的消耗,為冬季做好準備。秋季氣候幹燥,雖然夜間涼爽,但白天依然很高。所以根據“燥則潤燥”的原則,以滋陰清熱、潤燥止渴、提神安神為主。可以選擇芝麻、蜂蜜、銀耳、乳制品等具有保濕作用的食物。秋天空氣中濕度小,皮膚容易幹燥。因此,整個秋季都要註意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秋季是最適合人體的進補季節,為了減少病毒感染,防止冬天到來時舊病復發。秋季進補要選擇“防燥不膩”的平補。具有此功能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等。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用蓮子、山藥、扁豆等。秋季容易出現口幹、口唇灼熱等“秋燥”。應選擇滋養潤燥、益中益氣的食物。這類食物有銀耳、百合等,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
“秋老虎”如何防暑?
立秋後,晝夜溫差逐漸變大,容易感冒,應註意防止夜間感冒。此外,立秋並不是真正的秋天到來,“秋老虎”可能會虎視眈眈,天氣越來越幹燥炎熱。因此,立秋就應該中暑。
秋應在肺,肺悲(憂),悲易傷肺。肺氣虛會降低身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力,容易導致悲傷和焦慮。因此,在進行自我保健時,壹定不能背離自然規律,遵循古人的大綱,“使心靈平靜,減緩秋天的懲罰,收斂起來,使秋天的空氣平靜;無誌,使肺清,此秋氣應,養收之道也。”
壹、精神調理:做到內心平靜,精神安寧,心境舒暢,避免悲傷,即使遇到傷心的事,也要主動化解,以避開冷空氣,同時要有所收斂,以適應秋天平靜的空氣。
二、日常生活調養:立秋時節正是天高氣爽的時候,要開始“早臥早起,與雞同樂”,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舒展肺氣,防止過度收斂。立秋是初秋的季節,酷暑未盡。雖然有涼風,但天氣多變。即使在同壹地區,也會出現“壹日四季,十裏不同天”的情況。所以不宜穿太多衣服,否則會影響身體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容易感冒。
三、飲食調養:《蘇文臟氣法時間論》說:“肺主秋...肺收斂,吃酸匆匆收之,補酸,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清肺。應該是秋季收獲,盡量少吃蔥、姜等刺激性的產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秋季,肺金在順,肺金太盛則礙肝木,故《金匱要略》有“秋不吃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宜養陰潤肺。《飲食要開始》說:“秋燥,宜食麻以潤燥,不宜飲寒”。甚至還有人主張秋天吃生粥滋陰潤燥。總之,秋季可以適當吃些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制品等軟食,益胃生津。
4.運動與療養:進入秋季是進行各種鍛煉的好機會。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在這裏,我將向您介紹壹種秋季養生運動,即《道士臧周宇經》中的“秋季呼吸健身法”。具體方法是:早上洗完之後,閉著眼睛在室內靜坐,先敲36下牙齒,然後用舌頭在嘴裏攪拌,等液體在嘴裏。吸氣時,用舌頭舔上顎,通過鼻子吸氣,目的是把它送到田單。從嘴裏慢慢呼出氣。當妳呼氣時,妳應該無聲地說出這個詞,但不要發出任何聲音。重復30次。秋季堅持此功,有護肺強身的功效。
立秋保健食譜
生粥:
【配方】生地25g,大米75g,糖少許。
【做法】地黃(鮮)洗凈切細,用適量清水煎煮30分鐘左右,然後將煎液潷出,再次煎煮,合並兩次煎液,濃縮至100 ml,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米粥,趁熱加入生地黃的汁液,攪拌均勻,加些糖調味。
【功效】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我們還可以為肺結核和糖尿病患者做飯。
黃精煨肘子:
【配方】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姜15克,蔥適量。
【做法】黃精切片,黨參切短段,用紗布袋裝好,紮好;大棗洗凈備用。將豬肘刮幹凈,放入開水鍋中焯壹下,撈出備用。姜、蔥洗凈拍勻備用。
將上述食物放入砂鍋中,註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撇去所有浮沫,繼續用文火煨至汁液粘稠,取出藥袋,將肘子、湯和大棗同時放入碗中。
【功效】健脾潤肺。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不節、肺虛咳嗽、病後虛弱者。
五彩蜂蜜珠:
【食材】蘋果1,梨1,菠蘿半個,楊梅10,荸薺10,檸檬1,糖適量。
【做法】蘋果、梨、菠蘿洗凈去皮,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菱角洗凈去皮,楊梅洗凈備用。將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放入鍋中加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吃的時候把糖汁澆在水果上。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胡椒魚:
【配料】1黃魚、香菜、蔥、姜、花椒、黃酒、香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
【做法】黃花魚洗凈,切成花刀圖案備用。蔥、姜洗凈切絲。燒熱油鍋,將鍋兩邊的魚煎至見黃色,撈出瀝幹油;鍋裏放少許油,燒熱,鍋裏放入花椒、姜絲煸炒,再放入鮮湯、酒、鹽、魚,煮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中,撒上蔥絲、香菜絲;將鍋裏的湯燒開,加入白醋、味精和香油,攪拌均勻,倒入魚盤中。
【功效】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相關資料和圖片均來自互聯網:通過百度搜索。
相關參考資料來源如下:
/HC/y/2013-08-07/070897404 . shtml/sale/content/2012-05/17/content _ 4201261 _ 7 .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