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人壹天需要澱粉多少營養素?

人壹天需要澱粉多少營養素?

1,碳水化合物:

本質上就是壹些糖類,不僅僅是我們平時吃的糖類,還有多糖、二糖、單糖。多糖是我們平時不餓的米、面、澱粉等主食;雙糖是指普通糖、白糖、麥芽糖;單糖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大家最熟悉的。如果生病了,不吃東西會損失壹些葡萄糖,因為葡萄糖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直接起作用。

碳水化合物是供應人體能量的最重要的營養素。人有通過能量做事的能力。沒有能量,人就動不了。碳水化合物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最經濟的食物。首先,它便宜而且最經濟。其次,它在人體內完全氧化,分解成碳和水。第三,它可以快速供應能量。

2.蛋白質:

是人類生命的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人體肌肉、血液、內臟、神經、骨骼、韌帶、毛發、指甲、皮膚的主要成分。許多與人體生命活動有關的活性物質,如酶、抗體、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質或蛋白質的衍生物組成的。人體內有成千上萬種酶,酶的量雖然少,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否則人體的新陳代謝就無法進行。蛋白質可分為優質蛋白質和壹般蛋白質。優質蛋白質是既能促進健康,又能促進生長發育的蛋白質。它含有八種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蛋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食物中的蛋白質通過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然後它們通過血液被吸收和分布。必需氨基酸不能由人體自身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主要氨基酸從動物蛋白中獲取。比如谷物中沒有賴氨酸,就是說谷物中沒有必需氨基酸。

3.脂肪:

準確的說是脂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就是中性脂肪,也就是甘油三酯,比如油。脂肪由1分子甘油和3分子脂肪酸組成。脂肪酸是壹個長碳鏈,其中的化學鍵分為單鍵和雙鍵。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包括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雙重用途的人有雙鍵以上)。植物油中的茶油含有80%以上的單不飽和酸,玉米油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酸對人體健康最有益,可減少動脈硬化和冠心病。而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無法合成的,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食用油含有N-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和N-6系列不飽和脂肪酸,前者為18C二烯酸,後者為20C五烯酸。亞麻酸是壹種N-6不飽和脂肪酸,能阻止血小板沈積,降低血漿總膽固醇,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有益。

以上三種營養素是人體所需的三種宏量營養素,在供給人體能量方面有三種比例:

碳水化合物占55%,蛋白質占15%,脂肪占20-25%,不能超過30%。太多容易得慢性病。

4.微量營養素:

即無機鹽和微量元素。通過幾次全國營養調查,我來說說我們人體容易缺乏的幾個元素:

鈣:是構建骨骼和牙齒的成分,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但中國人的攝入量不足人體所需量的50%。所以商家鑒定鈣保健品是絕佳的商機,各種鈣產品鋪天蓋地。但是,鈣的最佳來源不是保健品,而是喝牛奶。104 ~ 114mg牛奶含鈣,還含有3.4 ~ 3.6mg優質蛋白質,吸收率高。有壹種說法是喝牛奶上火脹氣,我覺得這是國內對乳酸不耐受的人比較多的原因。

鐵:鐵是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必需成分,也是許多酶的生物活性部分。缺鐵時會出現貧血,稱為缺鐵性貧血。人體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以前叫血紅蛋白)的產生。這種情況在中國比較常見,尤其是嬰幼兒和孕婦。缺鐵性貧血是壹種世界性的營養缺乏癥,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和發育中的青少年。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容易被吸收,吸收率可達20%。植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率壹般在5%左右,因為含有植物酸。

鋅:鋅也是許多酶的重要成分或只能用鋅激活。鋅與人體數百種酶有關,所以非常重要。缺鋅的孩子不容易長,頭發發黃發黃。還有壹種顯而易見的食物,現在叫做異食。吃樹皮、草根、泥土這類本來不吃的東西,也會影響生殖系統,引起佝僂病。當然在國內沒那麽嚴重。需要註意的是,有些地方總是讓孩子給妳查鋅。有些地方就沒那麽隨便了,操作很嚴格,取樣位置和樣品處理都會出現誤差。它必須以正式和嚴格的方式進行。

碘:缺碘,有的地方是大脖子,叫地方性甲狀腺腫,這在大城市壹般不容易,主要是壹些山區。還有就是母親缺碘,生出來的孩子都是傻子聾啞人。有的個子不高,十幾歲的時候還沒有五六歲高。母親仍然抱著他們,他們在胎兒時期因碘缺乏而生來患有丁可病,嚴重導致皮膚粗糙。這些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有很多的改善。第壹,國家推廣了碘鹽,吃的鹽已經加碘了。然後,生活水平提高了,蛋白質的攝入增加了,提高了吸收率,增加了吸收率。但需要註意的是,碘不能吃太多。有微量元素不足和過量的問題,因為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低,比如碘每人每天需要150微克,很少。微量元素限量和中毒限量都很小。不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吃多了不會出事,但是微量元素吃多了就危險了。我國發生過碘中毒。

硒:是人體內壹種抗氧化酶(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成分。與鋅不同,只有這種酶與硒有關。但這種酶很重要,可以抗衰老,抗癌,清除體內自由基、活性氧等過氧化物,保護細胞膜不被破壞。所以造成衰老和癌癥,也就是細胞被破壞,DNA被破壞變異。能抗氧化,減少質子過氧化。所以是很重要的酶,對老年人很重要,但是需求量也很低,就是200到400微克。所以不要過量,否則有中毒的危險。湖北恩施是高硒地區,硒中毒時有發生。

微量元素有十四種,我們只說了容易缺乏的四種。

5、維生素:

維生素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和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

?脂溶性微生物生長因子:溶於脂肪中,含有維生素A、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A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維生素A和D是人體容易缺乏的。維生素A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含量最豐富的是肝臟。維生素D和β-胡蘿蔔素是植物性的,來源於色彩豐富的蔬菜和水果,所以最好選擇色彩豐富的蔬菜。

維生素A的主要生理功能與眼睛有關。沒有維生素A,很容易得夜盲癥。晚上看不清東西,對黑暗的適應能力差。然後和皮膚黏膜有關。皮膚缺乏維生素A,毛囊變硬,觸感粗糙,黏膜受損,兒童缺乏維生素A,呼吸道容易感染。也關系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年輕人容易失明。

維生素D缺乏容易得佝僂病,相當於體內激素的作用。維生素D只有在肝臟中轉化為25-羥基才具有活性,然後在腎臟中變成E-25-羥基,主要促進骨代謝,缺乏時影響鈣的吸收。維生素a和d過量也會引起中毒。

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儲存在肝臟中,所以攝入過多會導致中毒。現在以微克計算,壹般維生素A的年需求量是800 ~ 1000微克。維生素d是10微克。維生素D壹般成年人是不缺乏的,因為皮膚下面有壹種物質叫7-脫氫膽固醇,被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後會轉化為維生素D。所以孩子因為很少出門,很容易缺乏,而且大多發生在3歲以下的孩子身上。

另壹種脂溶性維生素是維生素E,是壹種很好的抗氧化維生素。老年人每天服用壹粒,有利於抗衰老和抗氧化。主要存在於植物油中,尤其是大豆油、玉米油等發芽植物油中。再壹個是維生素K,壹般不容易缺乏,主要是孕期,會造成新生兒顱內出血。補充壹下就好。

水溶性維生素:壹種是B族,但壹個大家族有十幾種,壹種是維生素c。

B族容易缺乏B1,主要存在於谷物的豆類和瘦肉中。因為現在顆粒越來越細,很容易缺B1。維生素B1缺乏癥過去曾發生在嬰兒身上,是由於母親本身懷孕時缺乏維生素B1,乳汁中缺乏維生素B1,導致心臟衰竭停止跳動。它與成人的癥狀不同,但都與神經有關。影響末梢神經的手腳麻木等。,所以在吃食物的時候,不要單壹,盡量吃粗糧,粗糧。然後是維生素B2,也叫核黃素,它主要存在於動物的內臟器官中,如肝、腎和腸。攝入壹直不足。是輔酶的成分,缺乏引起的癥狀很廣,如口角炎(發白)、舌炎(舌的線條特別像地圖)、滑囊炎等。煙酸不容易缺乏,有些地區壹直缺乏。以前新疆主要吃玉米,玉米缺乏色氨酸,色氨酸在體內轉化為煙酸。癥狀是對稱性皮炎,但很少見。然後就是葉酸和B12,葉酸缺乏容易得巨幼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易患惡性貧血,同時能阻止胱氨酸的形成,適當補充壹些葉酸和B12就好了。

維生素C是壹種抗氧化維生素,也叫抗壞血酸。如果缺乏,血管會變脆,輕微的觸碰出血,牙齦出血等。,人體的抵抗力就會下降。

二、食物中的營養:

動物性食物:含有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無機鹽。它的優點是容易被人體吸收;缺點是含有的脂肪是飽和脂肪酸。但魚類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深海魚含有17%以上的優質蛋白質。

雞蛋:是壹種很好的蛋白質,但是蛋黃含有高膽固醇和蛋鱗,可以降低膽固醇。老人壹天壹個雞蛋應該沒問題。

大豆:指大豆、綠豆、黑豆等。,主要是大豆,比如豆腐,乾子和張騫,都是用大豆做的。蛋白質是優質蛋白質,含量高於肉類,達到30%以上(瘦肉只含20%以上)。在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含有優質蛋白質。如果和五谷雜糧壹起吃,還能起到蛋白質的補充作用。大豆還含有無機鹽等營養成分。

蔬菜水果:主要是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唯壹來源,尤其是維生素C,維生素C容易被氧化破壞,所以壹定要新鮮蔬菜。不新鮮的蔬菜含量很低,和烹飪方法有關。比如為了保持蔬菜的綠色,在炒之前加堿或者用水撈,維生素C被破壞或者全部入水。彩色蔬菜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達到3 ~ 4毫克,也就是400微克,也就是在體內的轉化率是1/6,挺多的。

雜糧:含維生素B,尤其是小米,豆類含量很高。鋅主要存在於粗糧的表皮中(顆粒越細損失越大),含量最高的是貝類,如牡蠣。

植物脂肪:多不飽和脂肪酸,除大豆油等植物油外,還有幹果、堅果,如花生、核桃等。

鐵:動物性食物鐵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

硒:多含於菌藻類食物中,含量較高,如蘑菇。

另外,我查了壹些可以藥用和食用的植物的資料。我不懂中醫,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很多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如枸杞含β-胡蘿蔔素高達9750 μ g/100 g,吃半天後補充維生素A 1635μg;鮮決明子含β-胡蘿蔔素高達4350微克/100克,相當於維生素A 725微克;五味子含β-胡蘿蔔素15080 μ g/100 g,車前子含量也高達6170 μ g..鈣含量很高,很多都在300毫克以上,甘草含鈣832毫克/100克;薄荷含340毫克;五味子含360mg;車前子含370毫克;決明子含310毫克。中草藥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甘草含21.2毫克鐵和5.88毫克鋅,在食物中很少見。甘草含硒4.72微克,紅花含硒11.31微克,動物藥中華鱉含硒113.5微克。中醫可能有更好的解釋。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中草藥含有高含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符合營養學的觀點。

第三,均衡飲食:

均衡飲食就是各種食物都要吃,食物的量要適當,這樣才能達到平衡,使營養滿足人體的需要。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各種食物都是寶塔的形狀:告訴我們每天應該吃多少。塔底最豐富,以糧食或主食為主。我們離不開食物,也就是澱粉。每天吃300 ~ 500克糧食,視年齡、性別、勞動強度而定。

第二層,相對豐富,是蔬菜和水果,供給我們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蔬菜壹天吃400 ~ 500克,壹半以上是彩色蔬菜。然後吃水果100 ~ 200g/天,現在水果比蔬菜便宜。

?動物性食物,包括畜、禽、雞、鴨的肉,壹天加起來50 ~ 100克;然後是魚蝦,也是50 ~ 100g/天。為了保證碘的攝入,可以多吃些海鮮,比如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較高的食物。老年人少吃肉多吃魚比較合適。

?雞蛋:20 ~ 50g/天。現在只有壹兩個大雞蛋了。老年人害怕高膽固醇。兩天吃壹個就好。

乳及乳制品:我覺得現在夠了,可以吃100 ~ 200g/天。

?豆類及豆制品:吃50 ~ 100g/天,也要看情況。老年人不適合多吃肉類,可以多吃豆類及其制品,因為主要是像動物性食物壹樣供給優質蛋白質。

油脂:在塔頂。指食用油、植物油,不包括動物性食品本身。平均每天25克。這些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要數著吃的,而是壹個均衡的量。在壹周結束時,妳應該知道妳在做什麽,並達到這個平衡的數字。不要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適當吃點粗糧或者雜糧比較好。還有壹個是動物肝臟,很多人不敢吃。其實它是壹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維生素A、鐵等。缺點是膽固醇比較高,但比蛋黃低很多(蛋黃800微克/100克以上)。可以壹周吃壹次。有壹兩次就有幾千微克的維生素A。人壹天只需要800微克,所以只要吃壹點就滿足需要了。

鹽:壹天不要超過6克。少吃鹽,少喝酒,想喝低度酒就喝。

講了這麽多,營養素不好掌握,不可能查書算吃,但是壹定要有基本的了解。壹個輕工者,女性,壹天需要2000 ~ 2100千卡熱量;按供能百分比計算,脂肪在蛋白質中為65 ~ 70g/天,成人含鈣為800mg/天,青春期為1000 ~ 1200mg/天。維生素A800微克;維生素B1根據能量計算為0.5 mg /1000卡路裏,多壹點可以,但不能太少,維生素B2也是;鐵成年人12mg/天,女性稍多,青春期少女18 mg,孕婦20 mg以上;鋅15mg/天;妳只要有個概念,按照這個均衡飲食,就能滿足身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