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漢族的本土宗教。它是壹個非常復雜的文化綜合體,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佛教是外來宗教,在吸收了中華民族文化習俗的基礎上在中國紮下了根,對中國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兩種宗教有兼容的方面,但區別是基本的。基本區別在於:道教主張以生命為真,追求長壽養生,通過身體成仙。道家認為,人的生命是由生命力構成的,身體是精神的居所。要長生不老,就要形神雙修,即“內修”和“外修”。與道家相反,佛教主張“無生”,認為現實是萬物的苦海。人對現實無能為力,只能忍。要忍,就要放棄各種欲望,把希望寄托在來世,追求超越生死輪回的“苦海”,進入涅槃般的木(無苦的極樂世界)。可見,道教主張追求現實生活,而佛教則主張摒棄對現實物質的追求,註重精神修養和對來世的向往。?佛教作為壹種完整的宗教形式傳入中國。道是在中國興起的壹種哲學。道教形成於漢代。
佛陀:慈悲為懷,幫助眾生。道:修身養性。而道家的修身,則是德智並重,養生兼修,祛病延年。特別是道家修身養性有壹套精妙而系統的理論和方法,促進了後世的醫療保健事業。此外,道教的內外煉丹術也為古代科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具體來說,以道修身,以佛正心。
佛教的最高境界是彼岸的極樂世界;道教的最高追求就是此生不死。佛教強調心理,道教強調生理。佛教是救大眾,道教是救自己。
道教對弟子的選擇很嚴格。佛教分為密宗、禪宗、凈土三個層次,而道教有很多門派,但沒有這樣明確的分類。
佛-善,善業,善果,揚善不懲惡。(比如佛教弟子只勸:放下屠刀成佛)
道——以暴制暴,滅暴為德。
道,尊重自然規律;佛,強調因緣;道,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佛,強調修身養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