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混凝土的材料組成、混凝土配合比影響混凝土的表面顏色。
混凝土表面顏色的形成機理是:在混凝土構件的制造過程中,水泥(膠凝材料)與粗細骨料和水混合,再與壹定的添加劑混合,混合料經澆註、振搗、養護而成。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填充作用的膠結材料,包裹著整個骨料,混凝土構件的表面被水泥漿填充,所以水泥的真實顏色是混凝土構件表面的顏色,是原色。原色的深淺是通過用水量、水泥成分、施工措施和環境變化來實現的。
二、施工工藝對混凝土表觀顏色的影響
混凝土的顏色受模板和隔離劑、施工措施、水灰比、環境溫度和拆模時間的影響。
1,模板和隔離劑
在施工中,除了在模板上使用隔離劑外,還不可避免地會有其他物質,如汙垢、灰塵、油漆、金屬部件的腐蝕等附著在混凝土構件表面。但混凝土達到壹定強度後,這些物質會附著在混凝土構件表面,形成各種難看的汙漬,直接影響構件的外觀質量。
2.施工措施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於工具使用不當,如振搗棒接觸模板等,會在混凝土構件表面形成振搗棒印,影響構件的外觀效果。
,環境溫度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水化反應受環境影響很大,尤其是溫度。當環境溫度較低時,混凝土的粗細骨料、水等原材料溫度較低,同時由於攪拌機、運輸機械、容器、模型的吸熱,混凝土入模終溫也較低,水化反應較慢,強度增長較慢。當混凝土達到較高強度時,需要較長時間,水化反應充分,析出的Ca(OH)2較少,所以混凝土成型後外觀顏色為藍色。
4、拆除時間
由於12標段梁板預制速度快,模板周轉快,混凝土拆模時間在18小時左右,而10標段和11標段壹般在24小時左右。拆模的時間早晚可能會對混凝土的顏色產生壹定的影響,拆模的時間會造成混凝土顏色有壹定程度的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