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節氣習俗活動
大春
《燕京年譜》中記載:“春季為立春,多在正月。立春的第壹天,順天府的官員們在東直門外的壹片春田裏迎接春天。在春日開始時,儀式被獻給春山的寶座,順天府被獻給壹幅春天的牛的畫。禮畢,回署,引春牛打之,謂之春。那壹天,有錢人多吃春餅,女人多買蘿蔔吃,叫咬春。據說春天可以困。”
向上帝獻祭
據《禮記·月令》記載,周朝時,立春皇帝率三官九臣王公大夫到東郊迎春,祭祀太昊、莽神,祈求農業豐收。那時,句芒的神是春天的神。句芒,也被稱為莽神,是主管農業的神。在古代,日本最早的立春祭拜者除了禮儀官都是農民。
鞭打春牛
李周嶽翎的《掘牛送寒氣》可能是最早的記述。這壹習俗在以農耕為主的地區廣泛流傳,唐宋時期成為壹種定式,在《東京夢中華錄》中有詳細記載。因為鞭笞春牛有祭祀的意義,所以在山東等地,曾有打破本地牛,人爭本地牛的習俗,稱為搶春。
吃“春菜”
立春的風味食品也體現了春天的含義,包括春餅、春卷和春盤。人們把蘿蔔和芹菜放在盤子裏互相贈送,還把蔬菜做成的春餅放在鍋裏互相回贈,這叫送春盤。蘇東坡的詩《黃花蒿,黃韭菜試春菜》說明,這種風俗在北宋時期依然存在。“春盤”,又稱“五香盤”,是古人在立春之日,向親朋好友贈送蔬菜、水果、餅餌的習俗。晉代《風土誌》說:“五香料菜作於元”,“五香料使五臟生氣,即蒜、蒜、韭菜、油菜、香菜也”。
《伊春》郵報
有些人在立春的那天,用紅紙在門楣上寫下“宜春”二字,稱為宜春帖。魏的詩雲:“寶字貼宜春”。也可以寫幾句吉祥話。比如今年開春,我用紅紙寫了壹本書:《午後的宜春,春光明媚,長壽》。
立春養生之道
1,早起早睡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陳之生,天下生,萬物榮,夜臥早起,大步朝庭,被延,以使生,生而不殺,施而不取,賞而不罰,此為春之應,養生之道。與之相反,則傷肝……”。這意味著立春過後,大自然充滿了生機,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早上去散步,放松身體,在不違背春天的情況下,讓自己的情緒與春天壹起成長。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如果違反了這個方法,肝臟就會受損,這是因為春季分娩的基礎。所以春天,養生的方法就是放松身體,調節心情。
2、防止舊病復發
古語有雲:“百草發芽,舊疾發芽。”可見,立春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季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腦膜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所以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死患者要特別註意調養預防。
3.不要太早剪衣服。
“春天不穿衣服,秋天不戴帽子”。初春的氣溫還沒有回暖,所以不要過早地丟掉冬裝。冬天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和輻射的調節與冬天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從冬天到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很大。如果過早脫去冬裝,壹旦氣溫下降,就很難適應,會降低身體的抵抗力。細菌乘虛而入,攻擊身體,冬春季節容易引起各種呼吸道疾病和傳染病。
4.壹天梳壹百次頭發
養生理論說:“春三月,每天早晨梳頭壹兩百次。”春天每天梳頭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因為春季是自然陽氣發源上升的季節,此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具有向上向外上升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擴張,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所以春季梳頭正好符合這個春季養生的要求,有著行氣解郁、疏通氣血、達陽的重要作用。
5.少吃補品和鹽。
很多人主張冬季進補,但立春後期進補要適度。壹年四季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特點。生於自然,就要順應自然規律。冬季根據個人體質,符合冬儲養生原則。但在立春後的壹段時間裏,無論是食補還是藥補,進補的量都要逐漸減少,以逐漸適應即將到來的春天舒適、上升、到達的季節特點。同時,減少鹽的攝入也很關鍵,因為鹹味入腎,鹽吃多了容易傷腎氣,不利於維護楊琪。
6.多吃韭菜和香菜
春天,陽出生了。飲食除了要註意養陽,還要給臟腑。應該適當吃壹些甜味發散的產品,不要吃酸味的。因為酸味入肝,有澀味,不利於陽氣的生長和肝氣的釋放。食物可選擇辛辣的洋蔥、香菜、花生、韭菜、蝦等。,少吃辣的東西。
立春吃什麽食物?
小紅蘿蔔
在許多地區,立春也被稱為“刺骨的春天”。北方立春的代表食品是蘿蔔,吃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嚼的,有切片的,有切絲的,有塞餡的。開春吃蘿蔔可以緩解春困,增強女性生育能力,所以開春蘿蔔又被稱為“子孫蘿蔔”。
春卷
春卷在某些地區也叫春餅、春盤、煎餅。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食品。它在全中國都很流行,尤其是在長江以南。在中國南方,我們在春節期間不吃餃子,而是吃春卷和芝麻餃子。除了在家吃飯,人們還經常用來招待客人。
春盤
春盤又稱“五香盤”,由五種麻辣生菜盤組成。古書中記載“在初春的元旦,用蔥、蒜、韭菜、茼蒿、芥菜等五種辣菜拌在壹起,迎接新年。”這種習俗壹直流傳到唐、宋、金、元。有的朝代用蓮藕、豌豆、洋蔥、藜蒿、韭菜、粉條做春菜。
春餅
吃春餅是中國民間立春的飲食習俗之壹。在壹些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東北和北京的春餅很好吃。相傳春餅是潮州傳統小吃,由潮州古代民間小吃演變而來,有待考證。春餅是用面粉烤的薄餅,壹般和卷好的菜壹起吃。
春餅和蔬菜放在壹個盤子裏,就成了“春盤”。宋朝的《歲時紀年》引用唐朝的《四季寶鏡》說:“立春會有蘿蔔、春餅、萵苣和壹道春菜的日食。”從宋代到明清時期,吃春餅變得越來越流行,並且有記錄說皇帝在開春時給官員送春餅。明代《燕都遊》載:“初春,(皇帝)在午門賜關白春餅。”到了清代,春餅吃的菜餡更豐富了。現在,人們準備配菜或各種炒菜,吃春餅時隨意放入餅中。立春吃春餅迎接春天,祈求豐收。
春蕾
春天吃春蕾,春天吃時令食品。春天,所有植物都生出鮮艷的綠色嫩芽,可食用的春芽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芽、生菜等。春天很多水果蔬菜大量上市,養生人士可以多吃時令水果蔬菜來調理身體,讓身體更健康。
菠菜
菠菜是壹種壹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的蔬菜,但春天是最好的。“春菠蘿”的根紅綠相間,鮮嫩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相當有利於排毒,防止春燥。因為菠菜含有較多的草酸,阻礙了鈣和鐵的吸收,所以要用開水焯壹下再炒。
韭菜
立春保健吃韭菜壯陽效果更好。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所以保養陽氣很有必要。韭菜適合人體陽氣,被譽為天然的“偉哥”。韭菜含有精油、蛋白質、脂肪和維生素,有健胃、提神、強腎的作用。
紅棗
立春應該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醫認為,春季是肝氣旺盛的時候,多吃酸味食物會導致肝氣過盛,損傷脾胃,所以立春要強身健體,少吃酸味食物。所以立春要保持健康,少吃酸的食物。而春天人的戶外活動比冬天多,體能消耗更大,所需熱量增加。但此時脾胃虛弱,胃腸道消化能力差,不適合吃油膩的肉類。所以熱量可以適當由甜食來供給。紅棗就是這樣壹種春季補脾的好方法。
春竹筍
被譽為“第壹素食”的春筍,自古以來就作為美味佳肴受到人們的喜愛。學者和美食家對此驚嘆不已,有“嘗鮮如雨後春筍”之說。
櫻桃
被譽為“春果第壹枝”,在中國各地均有栽培。櫻桃果實肥厚,鮮美多汁,色澤鮮艷,營養豐富,鐵含量尤為突出,是柑橘、梨、蘋果的20多倍,居水果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