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雲南彌勒風光怎麽寫

雲南彌勒風光怎麽寫

彌勒離昆明約140公裏。彌勒有許多溫泉,包括秦曉田文和小寨溫泉,以及胡荃生態園溫泉。勒溫泉是壹個低礦化度的碳酸泉,水溫適中,舒適宜人。去彌勒溫泉還可以遊覽金平山風景區、胡荃風區、雲南葡萄酒廠,也是周末度假的好去處。生態園占地2000畝,是彌勒縣城市建設和旅遊總體規劃中“壹廊壹區三帶三園”結構的第壹個園區。總體規劃有7個水面,5個景點。七大地表水面積1.300多畝,蓄水200多萬立方米,生態覆蓋面積達到90%。除了增加空氣濕度,提高城市綠化率,改善城市空氣質量,還形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這也是近年來彌勒基礎設施建設向生態環保轉變的重要標誌。是彌勒人自己創造的奇葩。整個公園湖光山色,綠草如茵,綠樹成蔭,景色宜人。公園裏人來人往,尤其是“銀灘”區域,形成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與佛同名的彌勒縣,素有“佛城”之稱。關於這座小城為何與佛祖同名,眾說紛紜。只記得有壹個傳說是這樣流傳下來的:很久以前,有壹個和尚叫如玉,是雞足山彌勒醫院的住持。有壹次我打坐,正要入禪境界,忽然看到彌勒佛,佛陀,笑呵呵地走來。如玉連忙向佛祖跪拜道:“我佛慈悲,弟子如玉在此修行多年,始終未成智。今天有幸見到佛祖,希望能當面開導弟子,給他們指明覺醒之道。”

彌勒只是笑著飄然而去,如玉追在後面。昏暗的燈光下,我看到彌勒佛降臨在壹座充滿靈氣的山上,似乎在對他回眸壹笑。突然金光壹閃,佛突然不見了。傑德辨認出了那個地方的山地地貌。從此告別修行多年的雞足山彌勒寺,周遊世界。他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尋遍了許多名山大川,訪遍了許多名剎名剎,卻找不到靈山這塊福地。

有壹天,他來到壹座山上,累得靠在壹棵大樹上休息,黑暗中看到彌勒佛站在他面前。玉拜倒在地上,擡頭壹看,前面是壹座小山,看起來像是彌勒佛。若望四周山川如玉,可見群峰秀麗,林泉秀麗,郁郁蔥蔥,氣場氤氳。他認出這是彌勒佛出現的地方。於是他住在山裏,出去化緣。不久,在壹座名叫金平的山上建起了壹座寺廟,供奉彌勒佛,並命名為“彌勒佛寺”。如玉,梵文在此廣播,信眾皆收。壹時法席繁華,香火鼎盛。

碰巧的是,這個地區曾經有壹個彜族部落,其首領名叫騾。因彜族口音與“彌勒佛”相近,故將該市冠之為“彌勒佛”。這裏的人大多信佛,歷史上有這樣壹句話:“州府以彌勒佛命名,治佛。”因此,它被稱為“佛城”...

彌勒寺位於彌勒縣城以北10公裏的西三鄉金平山上。寺廟周圍林木茂密,廟前有壹泓清泉。在壹面高八米、寬二十米的長石墻上,用草書寫著“飛雲行雲”四個大字。這是個避暑的好地方,遊客經常登船;這裏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彌勒寺”。是滇東南佛教勝地之壹,壹年四季廟會不斷,尤其是正月初九;這裏的泉水清澈幹凈。據說新生嬰兒用此泉水洗滌後健康聰明,故稱“佛泉”。登上彌勒寺的回廊,俯瞰整個彌勒大壩。

彌勒寺因彌勒佛塑像而得名,與彌勒縣名重合,故有人懷疑彌勒寺是彌勒縣名,遂演變為彌勒佛的“佛城”。彌勒縣與彌勒佛的聯系只是人們的壹種美好願望,但根據歷史追根溯源卻完全不同。清乾隆《彌勒州誌》載:“彌勒漢屬獻縣。唐朝時,蠻族彌勒住在那裏,故名彌勒。元初轉孟萬福,元代改為千戶,領四千戶失、懲、籠、育,屬廣西道。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彌勒。”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稱彌勒縣,壹直沿用至今。彌勒佛是古代少數民族首領彌勒佛領導的部落。

彌勒寺有四個庭院:大佛、大運會、大雄和大支。其建築風格雄偉,融合了彌勒的壯姿、彌勒的思姿、彌勒的仙姿、彌勒的袋姿、彌勒的天冠姿等獨特成就,從而成為“彌勒道場”的大寺院。山門上方,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彌勒寺”三個鍍金大字格外醒目。在山上,南先生題寫的19.99米彌勒大佛(彌勒包相)完成於1999 65438+2月。開車到彌勒縣城附近的公路上,遠遠就能看到這尊金佛。沿著1999臺階,可以看到千年梯田和百年老樹,流淌的泉水清幽美麗,感覺“旅遊勝地”不虛此行。彌勒寺是壹個吸引人的迷人景點。明代葛壹龍的詩《彌勒寺》寫道:

“壹宇嵌巖洞,重曉煙。綠色飛石發射,綠樹遮天。

孤獨寂寞,高僧清凈。不知道國家和寺廟,誰先爭功名?"

他的後兩句話是先後審結的,所以不是今天的懸案。

彌勒寺是何坤公路的壹個例子,妳可以在花卉出口看到它。現在它已經被修復,遊客們參觀彌勒佛。別忘了去參觀彌勒佛。嘲笑彌勒佛會讓妳更舒服,可笑的人會壹笑置之。

彌勒地熱資源豐富,尤其是市區東北部的小沁天溫泉和市區西部的梅花溫泉。城南的小寨溫泉很有名。秦天溫泉,又名熱水池溫泉,古稱布缺溫泉,距彌勒縣城13公裏。溫泉四周青山環繞,滾燙的水從巖石縫隙中湧出,冬日清晨水汽蒸發,雲霧繚繞,宛若仙境。梅花溫泉古稱碧玉溫泉,後以縣城西梅花寨命名。泉址有壹座火龍宮,遠近的沐浴者絡繹不絕。在民間,小沁天溫泉和梅花溫泉合稱為“鴛鴦泉”。小寨溫泉位於彭浦小寨村,古稱翠微溫泉。小寨村自洪武年間回民居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回族在日常生活中講究清潔,四大節日要齋戒、沐浴。他們設置了男女兩個洗漱洗澡的地方,每天下班回來就去洗澡。回族稱小寨溫泉吉祥、健康、聖潔、溫暖。

彌勒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彌勒縣旅遊業發展很大,形成了集自然、人文、民俗旅遊於壹體的“六位壹體”格局,即遊覽壹個山洞——彌勒白龍洞;拜壹尊佛——金平風景區19.99米高的彌勒佛;喝壹口酒——雲南紅酒;抽壹支煙——紅河牌香煙;跳壹首歌——壹首蜚聲海內外的Xi,躍過月亮;洗澡——梅花溫泉浴。

文化的深韻:彌勒是滇南福地,人傑地靈,文化燦爛。在這片風水寶地上,孕育了明末兵部尚書楊、世界級數學家、著名抗日將領、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熊慶來等著名英雄。《大觀樓長聯》的作者、古滇名人孫髯翁,最終死在了這片熱土上。聞名中外的優秀民族舞蹈《阿Xi跳月》誕生了。古老而神秘的阿Xi祭火,阿Xi紀弦,阿哲的古情,阿哲的靈光,以及金平山、白龍洞、猴舍、楊公寺、大樹龍潭、清萊公園、壽湖泉生態園等人文自然景觀,引人入勝,美不勝收,彌勒寺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