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夏末,夏末的病因病機如下。
●夏季進入三伏天後,氣候炎熱,容易產生心煩、乏力、食欲不振、頭暈等癥狀。此時要註意預防中暑、腹瀉、痢疾等夏季常見疾病。夏季的最後壹個月,天氣炎熱,可以適當食用寒涼之品,以解除火熱之邪。
●夏天濕度大,天氣悶熱,人體容易出汗。這時候寒濕之邪就容易趁機侵入人體,消暑就容易加上陰熱之證。
●酷暑季節,晝長夜短,人的睡眠普遍受到影響。這個時候要早睡早起,保證休息時間。有條件的,最好中午小睡半個小時,讓大腦休息壹下。此外,心腦血管疾病、面癱、暑濕感冒等都是這個時候的高發疾病。
夏季最後壹個月選擇節食材料的例子
谷物:小麥、新鮮玉米、綠豆、紅豆、大豆和粳稻。蔬菜:油菜、洋蔥、蘿蔔、油麥菜、土豆、黃瓜、苦瓜。
魚肉:牛肉、排骨、鰻魚、羅非魚和鱖魚。
水果:西瓜、荔枝、龍眼、哈密瓜、火龍果、榴蓮。
調料:辣椒醬、胡椒粉、香油、桂皮、香葉、八角。
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經。能清熱消暑,明目解毒,利尿涼血。有助於刺激食欲,消暑退燒。苦瓜性寒,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
綠豆:性寒,味甘,無毒,入心胃。能清熱解毒,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尿消腫。有助於刺激食欲等。綠豆性寒,虛寒之人不宜多食或長期食用。脾胃虛寒腹瀉者慎用。
麥冬:味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經。功能:滋陰生津,潤肺清心。適用於肺燥、勞咳、口渴、睡眠不好、便秘等癥。此外,麥冬還具有“色靚膚悅”的功效。
山楂:性平,味甘澀,入脾、胃、肝經。對吞酸、腹瀉、腰痛、疝氣、食積、產後腹痛等有療效。具有調節血脂、降低血壓、促進消化的作用。
本品味酸,吃多了會使人吵鬧、饑餓、牙齒受損。脾胃虛弱者慎用。
苦瓜菊花粥(夏季,清熱解毒)
夏季也是消化系統疾病的高發期,但與春季不同。春天因為天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胃病患者比較多,但是到了夏天,來醫院就診的多是腸道疾病。痢疾是典型的夏季腸道疾病。《蘇文太陰陽明論》有雲:“飲食不宜,起居不時...腹瀉是其次,長期腹瀉是腸道。”痢疾的發病主要是由於不註意飲食衛生或與痢疾患者密切接觸。兒童的發病率比成人高,所以提醒家長在夏季要多註意飲食衛生,保證食物的新鮮和幹凈,最好不要吃長時間存放在冰箱裏的食物。
夏天不妨吃點苦瓜菊花粥,有清熱解暑、止痢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中暑、痢疾患者。還想提醒壹下,喝粥的時候,不要吃任何溫、燥、辣、稠的東西,比如大蒜、辣椒、花椒、茴香、酒、韭菜等。
原料為苦瓜100g,菊花50g,粳米60g,冰糖適量。
做法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凈,菊花洗凈,放入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猛火煮至水開。將苦瓜和冰糖放入鍋中,繼續用文火煮至米飯熟。
用法:早晚取1碗溫服,連用2天。
海帶冬瓜西洋菜湯(夏、暑、水)
有些人在夏天會出現浮腫、嗜睡、反應遲鈍的癥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多見於脾虛體質差的人群。脾臟不健康是因為手術、勞累、年老、飲食不當等因素,損傷了脾胃之氣,導致脾臟虛弱,功能異常。脾的主要功能是運輸微妙的水谷。當脾臟不健康時,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減弱,血液循環中的營養物質就會減少,於是就會出現消化不良、嗜睡、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等現象。當身體長期處於這種營養不良狀態時,會影響新陳代謝,減緩血液循環,容易水腫。脾氣虛弱在四季均可見到,但在夏季更為明顯,尤其是農歷六七月,氣候潮濕,脾喜燥惡濕,脾氣虛弱、身體不健的表現會加重。
這類患者的治療應以健脾益氣、利濕為主,也可適當吃些海帶、冬瓜、豆瓣菜湯。這個湯的材料很簡單,浸泡海帶、去皮冬瓜、去皮蠶豆瓣和調料就可以了。這種湯味道鮮美,有很好的解暑利水功效。除甲減引起的低代謝綜合征外,還適用於高血壓、血脂異常患者,以及中暑、煩渴、水腫、多汗、頭痛、頭暈患者。冬瓜和海帶都有很好的利尿作用,蠶豆的健脾作用很好,所以喝幾天後可以明顯感覺到排尿多了,水腫也有所改善。
原料泡海帶60克,冬瓜250克,去皮蠶豆瓣5克,調料適量。
先將洗凈切片的海帶和蠶豆瓣放入鍋中,用香油炒香,然後加入200毫升水,蓋上鍋蓋煮開。蠶豆快熟的時候,把切成方塊的瓜和鹽放入鍋中,瓜就熟了。
用法:隨餐服用,適量。
註意事項:對蠶豆過敏的人不宜服用,或者不要放蠶豆。
紫蘇薄荷粥(夏季,清熱解毒)
小心夏天的濕冷。夏天室內有空調,比較涼快,而室外溫度高,空氣濕度比較大,這種忽冷忽熱的房間容易引起感冒。同時喉嚨會覺得很幹,會有幹咳。因此,夏季要註意清除體內濕熱,謹防濕熱感冒的發生。如果妳是濕熱感冒,妳可以喝紫蘇葉薄荷粥,這將有助於妳恢復得更快。該粥具有清熱解毒、清咽利喉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風熱、暑濕型感冒。需要特別註意的是,只在夏季食用,不宜過量食用。
紫蘇葉具有散寒、理氣、營養的功效,用於治療感冒、惡寒、發熱、咳喘。薄荷性涼,味辛,有疏散風熱、清頭目、透疹的功效。兩藥合用對治療濕熱型感冒有明顯效果。之所以不宜多吃,是因為兩者都是寒性的,吃多了容易傷脾胃。
原料:鮮紫蘇葉15g,鮮薄荷15g(幹品10g),粳米90g,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紫蘇葉、薄荷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煎煮至汁稠,停火,過濾取汁。然後把洗幹凈的粳米放入鍋中煮粥。煮熟後,加入紫蘇葉、薄荷汁和冰糖,然後煮3分鐘。
用法:每日服用兩次,午飯晚飯後涼服。
(摘自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守二十四節氣》,唐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