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能長壽嗎?
“忙了大半輩子,退休後應該好好休息壹下。”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想法。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的壹項研究發現,“忙比閑好”,中度忙碌的人比普通人長壽29%。根據發表在《美國職業健康心理學雜誌》上的壹篇論文,退休後仍在工作的人比完全停止工作的人身心狀態更好。前者重疾概率低17%,心理健康測試得分高31%。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程書軍曾在接受《生命時報》采訪時指出,退休後如果壹直呆在家裏,無所事事,生活會停滯不前,身心功能會下降。為了健康長壽,老年人應該學會“不停地退休”,給自己找點事做。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我們大致分為七種類型,請專家給出合理安排退休生活的建議。熱愛工作。醫生、教師、研究人員、作家等職業“越老越吃香”。有很多從這些行業退休的人,熱愛自己的工作,想發揮余熱。與年輕人相比,他們經驗豐富,技術紮實,心態成熟,對自己熱愛的事業充滿了執著。如果完全脫離工作,不僅自己壹時難以適應,對社會也是壹種損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李娟研究員指出,人們對工作投入越多,就越難接受退休生活。特別是以上行業的員工,退休後更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產生心理落差。這是因為男性的生活更側重於事業,在工作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突然離開工作了半輩子的崗位,很容易失去人生目標和成就感,產生失落感。這類人退休後可以通過兼職、再就業、咨詢等方式重返工作崗位,繼續在這個行業大放異彩。比如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80歲了還活躍在科研壹線;前面提到的程書軍院士,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壹教授,南方醫院著名傳染病專家羅康賢教授等醫學專家也堅持在臨床和科研戰線。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生活得到了豐富,這些老人精力充沛,身體健康。專家提醒,復工老人應堅持“綠葉襯紅花”的原則,多支持年輕人,多給予建議和幫助,盡量少做決定,少幹預具體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