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灸
春分時節,木旺土衰,宜疏肝降火,滋養脾胃。在春分前後實施“太陽灸”助陽散寒,可以健脾暖胃、柔肝舒筋。
艾灸時要註意不能輕易補益生發,艾灸時間要適當縮短,仍以肝經、脾經、胃經穴位為主治療。
春分(公歷3月20~21)要防老病;草藥發芽,百病發作,春分防止疾病復發。春季眼病高發,滋補肝腎是關鍵。艾灸肝俞、腎俞、三陰交、足三裏,可以補肝之精。
艾灸治療春分癥狀
1,容易早上五點拉肚子
第壹,春分本來應該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的身體無法與陰平衡,所以陽虛的本質更容易顯露出來,所以常被稱為五變泄瀉,其特點是泄瀉,即不食而瀉。嶽家康灸推薦穴位:中脘、神闕、舒天。
第二,舌苔白,脈沈弱,腰以下冷的人,必須溫中扶陽。悅家康灸推薦穴位:命門、腎俞;中脘、足三裏等。
2、容易感冒,流鼻涕
春分的時候,風大,多風,容易感冒流鼻涕。可以艾灸體柱、肺脂、風門、曲池等穴位進行養生。做菜用幹姜,可以暖胃。也可以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