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感謝不殺”的妙處在於“沒事找事不找茬”
皇上最近有點不安,不是因為蒙古人經常侵犯邊境,而是不知道該派哪個將軍去鎮守。
其實皇帝心裏早就有了中意的人選,只是...只是兵部尚書王建。他過去打仗的時候,打了很多仗,也救了自己壹命。現在是享受退休生活的時候了。聽說他家前不久挖了個荷花池!
當然,即使他不願意,也不會否認。只是同輩的老戰友難免會聊。何必呢?當他老了,他必須被派去保衛邊境。沒有植被的沙漠簡直就是流放地!
但是提到流放確實觸動了皇帝的靈感。
初朝剛過,皇帝宣布王建。茶和珍果的棋盤和以前壹樣,但壹盤棋還沒下完,皇帝悄悄從袖子裏掏出壹張紙條遞了過來:“這兩天我壹直心煩,都是為了這個。其實也沒什麽。妳看看就知道了!”王建打開紙條,臉色大變,渾身顫抖,撲倒在地:“這是不對的!我不敢有二心!神聖的矩陣!姜生明健!”
“我不相信!但是報告真的很詳細。”皇帝拍拍王建,把翻過來的帽子遞了過去。“既然有人怕妳在京畿,不如出去避壹避!”
“老人蹲著,誌在千裏!”
“不愧為忠臣、勇將!”
兵部尚書王大仁從城邊請來的消息,壹下子傳遍了京城。“據說皇上還勸王大仁不要在官員面前出洋相!也是比喻王大仁是今天的廉頗,充滿忠誠,必有余慶!”
王大仁確實充滿了忠誠,甚至當他死在辦公室的時候,他握著妻子和孩子的手:記住!皇上威武!要不是皇上留戀,我們早就滅了九族了!所以,九族人民要感謝皇上的恩情!
九族人不僅感謝黃恩,也感謝王大仁的死。畢竟每個人都可以“半夜敲門”!
妳說的“感謝不殺生”是什麽意思?
王建在鄉下工作,和皇帝打了壹輩子仗。皇帝的世界可以說是被王堅擊落的。王建只有功德,沒有過功德。他只想平靜地生活。皇帝為什麽要殺他?他本來就不應該被殺,為什麽還要“謝謝妳沒殺”?
如果妳這樣認為,那妳絕對是對的。問題是,“感謝不殺”的妙處在於“沒事找事不找茬”
“感謝不殺”是人之常情。
妳想想,如果妳把小娃娃高高舉起,突然放開,讓他掉下來,然後及時擁抱他,他會從尖叫變成興奮地大笑嗎?
想想吧。坐過山車的話,車會點擊到“最高點”,然後突然沖下來。當妳看到下面驚心動魄的壹幕時,妳會不會閃過壹個念頭——我在幹什麽?自己問。
我還沒想完。飛車已經沖了下來。妳張開嘴尖叫。妳壹路上上下下,左轉右轉,差點驚呆了。突然,速度慢了下來,到了終點。
妳當時是怎麽想的?
妳會想,“哇!到站了,我活著回來了!沒想到,沒那麽好!我壹點也不害怕!”然後,妳轉過頭問妳的朋友:
“要不要再坐壹次?”
沒事找事,沒事找事,這是人之常情。
《謝謝妳沒殺生》也是如此——
妳過得很好。突然公司有員工體檢。拍完x光,醫生壹臉凝重地叫妳:“我看到壹個影子,恐怕不是什麽好事。為了確定,妳最好把以前的x光片都給我看看。”
妳擔心地問:“會不會是癌癥?”
醫生猶豫了壹會兒,拍了拍妳:“放心吧,就算是在頂端,也很容易操作的……”
妳很著急,去過的醫院都去過了。每個家庭都借出了自己的x光片,有些醫院刁難妳,要妳花壹把錢“拷貝”片子。
妳開始思考未來,開始在書店找資料查癌癥的癥狀和痊愈的幾率。
越看越是渾身冒汗;越出汗越覺得最近真的很無力。
最後,我把x光片遞給醫生,看著他慢慢掛上“燈箱”。左顧右盼,心壹下子跌入谷底,仿佛壹條腿踏進了棺材。
醫生這時擡起頭說道:
“妳可以回去了,沒事的!只是老鈣化,20多年沒變,又不是癌癥!”
妳會怎麽樣?妳會很快感謝醫生,鞠躬然後離開嗎?
妳很感激他。在妳的感覺中,他似乎在重現他的父母。他似乎在代表上帝宣判。他立刻把妳從死亡的陰影中救了出來。他太棒了!
問題是,他真的有那麽偉大嗎?
妳做的很好,但是我怕他經驗不夠,把鈣化當成癌癥的可疑點(當然也可能是他比較謹慎),然後把妳嚇死,連續幾個晚上失眠,大家都瘦了。
還好妳沒有抑郁癥,不然我怕妳在他“判刑”之前就心煩意亂。他沒有傷害妳嗎?妳為什麽感激他?
即使經過這次“打擊”,妳的人生觀也發生了變化。以前妳為事業打拼,很少顧及家庭。但是過了幾個不眠之夜,妳起床去看老婆,然後打開門,看著熟睡的孩子,突然發現自己沒有時間陪老婆孩子了。所以,從那以後,妳每天都放慢腳步回家吃飯。
現在我們回想壹下,這種變化不就是“自找麻煩”造成的嗎?
當妳知道自己沒得肺癌的時候,難道不覺得“不殺心存感激”嗎?
所以我說——這是人之常情!
人很奇妙!
“人在被祝福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被祝福”,直到有壹天妳被拉出幸福的時候妳才會知道。
壹盞壹直亮著的燈,妳不會註意到它,但如果它熄滅了,妳會註意到它。
每天吃飯,睡覺,上學,上班,妳不會覺得開心,但是當有壹天妳得了重病,失業,失學,喪親,那麽,事發之後,妳突然珍惜眼前的壹切。妳覺得自己太感謝上帝,太善待自己,太幸福了。
這就叫“人在福中不知福”。只有當有壹天他們把妳從幸福中拉出來,妳才會明白。
有壹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分手後總有思念》講的是同壹個道理:兩個人天天在壹起,越來越覺得平淡,直到無聊到分手,才突然發現“曾經的深情”。
工作也是。妳會發現很多人都有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是有壹天,他居然辭職了。
最後他又找了壹份工作,但是找不到像過去那麽好的。
妳可以猜到:那時候,他會暗自後悔。
問題是——這是人的本性。
人們天生喜歡冒險、新奇和過山車的感覺。也可以說,人天生不喜歡“過度冷靜”。
所以,妳在壹個隔音的房間裏,周圍沒有聲音。妳可能感覺不到安靜,但妳會聽到壹種幾乎是耳鳴的噪音從妳的身體裏傳來。相反,如果妳在壹個有竹、有松、有鳥、有蟲、有水的森林裏,妳會覺得很安靜。
人不可能善於冷靜。過於平靜和壹成不變會讓人不安,甚至瘋狂。
所以壹個聰明的醫生,當妳沒病的時候去找他訴苦,哪怕他壹眼就看出妳沒毛病,他也會認真聽,捶,敲,按,然後壹臉嚴肅的開幾個藥(天知道!可能只是維生素,鎮靜劑),並告訴妳“兩周後再來。”
過了兩個星期,妳又去了,他仔細檢查了壹下,笑著說有進展,開了藥,讓妳隔周再來壹次。
妳再去的時候,他檢查了又檢查,拍拍妳的肩膀:“恭喜妳,妳們都好了。”妳難道不感激他是個出色的醫生嗎?
妳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麽病,吃了什麽藥。上帝知道妳根本沒病。妳不需要吃藥。但是,妳真的應該感謝他,因為他讓妳“感謝不殺生”,讓妳覺得“失而復得”,甚至讓妳懂得了“惜福”。
所以妳要知道,那些沒病老是去醫院的人,其實是去看病的,只是可能掛了個“胃腸病”的名,看的是個“精神病”的病。
另壹方面,如果他們遇到不懂病人心理的醫生,摸他兩下,說“妳根本沒病”,反而會不高興,抱怨醫生不聽他的,說醫生不認真。然後,他們可能會去看另壹個醫生。
原因很簡單——好醫生沒能治愈他們的心臟病。
如果他有十塊,妳拿八塊給他五塊。如果妳還是拿三塊,他反而會感謝妳。
《老子》說得好——
“要拿就先給。”也可以說“要給就先拿”。甚至可以說“先拿著,就是不給,對方會以為妳給了。”
懂得和孩子打交道的父母,看到孩子玩得開心,明明以為再讓他們玩十分鐘就要回家了,卻先大喊:
“收拾好妳的東西,很晚了,該回家了!”
孩子假裝哭了,開始懇求。
“好吧!好吧!讓妳再玩十分鐘。”妳說。
“謝謝妳!謝謝媽媽好!”
妳很聰明!對嗎?
懂得領導藝術的人,每隔壹段時間就會換壹次,或換工作,或換座位。
很明顯,員工表現壹般,沒有過錯,肯定有小獎懲,被罰了會難過;獲獎後,他們又開心起來。他們會猜測妳跳槽的目的;他們會猜測這個座位是否代表資歷。
最起碼他們的工作和心情都變了,變得更加謹慎和認真。
在壹個位置上呆久了容易產生弊端,因為換手使得“問題”出現。想耍花招的,認為隨時可能換手,顧忌更多。
妳很聰明!對嗎?
懂得經營大企業的老板,絕對不會提前放出“今年發多少年終獎”的消息,因為妳這麽說,就變成了“當然”,妳當然要信守承諾,“足額發放”。
所以,從妳所說的,妳欠妳的員工。
相反,妳可以先放出氣來,說今年經濟不好,怕發不出去,甚至可能裁員。所以人們很擔心,員工不僅怕拿多少年終獎,還怕被裁員。
結果妳不是裁員,而是說“損失我來賠,員工福利不可或缺”,多多少少發了獎金。妳得到的是掌聲、感謝、過山車,以及被嚇死後終於抵達車站的微笑。妳很聰明!對嗎?
那就是“謝謝妳沒殺生”。很明顯應該是他的。妳先把它拿走,而不是給它。如果他有十美元,妳拿八美元給他五美元。如果妳還是拿三塊錢,他反而會感謝妳。如果他有十塊,妳拿了兩塊不還他,他會恨妳的。
這是人之常情!人性是多麽可悲。人就像猴子。如果它們從“朝三暮四”變成“朝三暮四”,猴子會很開心。
是的,大部分人可能都像猴子壹樣!明白這種人性的官員,總是知道每隔壹段時間就“來壹次”。
所以,妳覺得他壹直在關註妳!關心妳,同情妳,拯救妳。
於是,妳謝了大德,喊了壹聲萬歲。
妳會想到那本該是妳的,他“活該”,妳“活該”,他“該做”嗎?
問題是,如果壹個政治家不懂人性,他還能做什麽?
問題是,作為壹個人,沒有合理不合理的改變,人生還有什麽意義?
(摘自《妳必須知道的人性》,接力出版社出版)
這篇文章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