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生於明朝成化六年庚寅年(1470),故名唐寅。作為長子,他也被稱為唐伯虎。據史料記載,他出生在壹個小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因家境貧寒,在姑蘇吳趨坊高橋開了壹家酒店。當時,文徵明的父親林文去酒店喝酒,他是在見到唐寅後才知道的。他決定讓唐寅和拜吳派創始人沈周為師。從此,唐寅的繪畫天賦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後與沈周、文徵明、秋英並稱為明思家,與文徵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傑。他的畫風柔和、委婉、清晰、傳神,尤其擅長山水畫、書法和詩歌。唐寅住在蘇州北面的桃花塢,所以自稱桃花塢主人。他曾寫過《桃花庵歌》,把自己比作采花仙子。從小桀驁不馴,被稱為“江南第壹風流才子”。29歲,鄉試第壹名,人稱唐傑元。他參加考試時,因卷入考場舞弊案而被辭退。對此,唐寅放棄事業,遊歷名山大川,潛心繪畫。鄭德九年(1514),被明朝宗室王寧招至南昌。後來,他發現自己陷入了王寧的政治陰謀,於是裝瘋賣傻,逃了出來,回到了家鄉,直到嘉靖三年(1524)去世,葬在桃花塢的北邊。嘉靖26年遷至王家村橫塘鎮。1955裝修過。動亂期間,墓地被毀壞,後來又被修復。
他的原配妻子因病去世,第二任妻子見唐伯虎當官,無望擡走他。最後壹個紅顏知己是沈九娘,後來九娘給他生了個女兒。
早在明代嘉靖或萬歷年間,項的筆記《芭蕉窗雜記》中就記載了與秋香的故事。後來,周宣勇的《林靜雜記》中關於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更加詳細,基本形成了“三笑”的雛形。明朝末年,馮夢龍以《唐傑元·蕭藝婚》為題,編成廣為流傳的《警世書》。明末出現了孟順卿寫的《花前微笑》、單人壹個月寫的《花船緣》等雜劇,使其以舞臺表演的形式進入千家萬戶。事實上,根據《茶客談》、《耳談》等筆記,明朝歷史上確實有賣身為奴的事,但這是壹個叫陳的書生,壹個好事者把它附在的名字上。據歷史學家考證,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間南京的壹名妓女。她姓林明·努爾,比唐伯虎大十歲。華太師是無錫人,比唐伯虎小27歲。因此,唐伯虎與“三笑”脫離了婚姻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