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拔罐的好處:
1,解壓的作用
在機體自我調節中,具有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並對其起到良性的刺激作用,促使其恢復正常功能。
2.溫暖的行動
拔火罐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特別是拔火罐、水罐、藥罐。
3.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
由於拔罐後的自溶血現象,立即產生壹種組胺樣物質,隨體液流遍全身,刺激各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二、拔火罐的弊端
1,拔罐後洗澡容易感冒。
洗澡的順序要註意。洗澡後可以拔罐,但絕對不能拔罐後馬上洗澡。拔罐後皮膚處於受損狀態,非常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損傷和發炎。而如果洗冷水澡,由於皮膚處於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著涼。所以拔罐後壹定不能馬上洗澡。
2.拔罐的時間和強度
拔火罐有它的缺點。不要以為拔火罐時間長,力度大就能好。這種觀點其實很不科學。拔罐再強,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生病時拔罐似乎是包治百病,很多人認為拔罐時間越長越好。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拔罐最多持續10分鐘,拔罐也有很多註意事項和禁忌。
三、拔罐時間和間隔:
因為每個人的表皮結構和厚度不同,對負壓的耐受力也不同,拔罐壹般要控制在5~10分鐘,最多10分鐘就夠了。為了便於觀察皮膚變化,最好用玻璃罐,橡膠罐、竹罐都不合適。
拔罐間隔時間沒有明確規定。但壹般分為兩種,壹種是為了長期養生或治療慢性病,壹兩周壹次;另壹種是短期內擺脫風濕病,這樣壹旦病好了就好了。
第四,拔火罐的印記說明身體有問題。
1.壇子封口較緊,顏色較暗,壹般說明身體上有瘀血,如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等,患部受寒也會出現這種印記。如果印痕幾天不回,通常說明病程已久,需要很長時間的休養。比如搬罐時出現大面積黑紫色印痕,提示受寒面積大,要根據癥狀優先驅寒。
2.如果壇子上印著帶斑塊的紫色,壹般說明有局部寒凝血瘀。
3.壺痕為深淺不壹的散在紫色斑點,壹般提示為氣滯血瘀。
4、薰衣草有斑塊,壹般提示虛為主因,有瘀血。如果穴位處斑點明顯,說明相關臟腑虛弱,如腎俞穴處,說明腎虛。
5.壇子印章鮮紅鮮艷,壹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
6.罐封鮮紅,散在點狀,壹般在大面積拔罐後出現,不高於皮膚。如果集中在某個穴位及其附近,說明與此穴位相關的臟腑異常或有疾病。我在臨床上經常通過拔罐來尋找這種紅點,用針灸來治療和調節內臟功能。
7.拔罐或拔罐後沒有封罐(或不明顯),或拔罐後立即消失,說明身體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輕。
8.拔罐或坐罐時容易起泡,提示濕氣重。如果患處有很多小水泡,說明是水濕引起的,會有理想的療效,需要連續多次拔罐。
9.如果走罐時有風團(如急性麻疹),提示是風椰或過敏體質所致。
10,隨著病情的好轉,罐封也會減少,不易顯現罐封,可預示病情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