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走路的速度會影響壽命,尤其是老年人。以0.8m/s的速度行走的人往往比預期壽命更長,以1m/s以上的速度行走的人壽命更長。
20歲出頭的年輕人,身體健康,做到壹天壹萬步並不難。但是對於70歲的人來說,每天走6000步就夠了,不會損傷關節,還能鍛煉身體。
世衛組織認為,散步是最好的鍛煉方式,長期散步有很多好處,尤其是對中老年朋友。
1)強心
身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不僅是皺紋和白發,還有內臟,尤其是心臟。散步可以強健心臟。在行走過程中,心臟不需要高負荷供血,但可以促進全身血液回流,保持心肌供血正常,提高心臟自身的泵血能力。
2)保護關節
大多數中老年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所以不適合劇烈運動,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人,會對關節造成較大的壓力。走路只是壹種溫和的有氧運動,既能消耗脂肪,又能減輕關節壓力。
3)強化大腦
世衛組織研究證實,長期步行鍛煉可以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因為在行走的過程中,大腦的供血比較充足,可以增強大腦的運作,促進腦細胞的修復,提高記憶力和註意力。
4)控制三高
“三高”患者不僅要常年服藥,還要配合合理的運動,幫助穩定血糖和血脂。同時,運動還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穩定血壓。
5)預防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是人到中老年人後最常見的問題。資料調查表明,經常散步鍛煉不僅可以增加骨密度,還可以鍛煉關節和韌帶,延緩骨質疏松的到來。
雖然散步和鍛煉有很多好處,但也有壹些壓力。走得太多會損害妳的健康。走路似乎是每天都要進行的活動,但走路運動追求的不是步數,而是走路時間和運動程度的結合。
如果長期盲目跑步,壹天走上萬步,可以減肥,但容易造成關節損傷,尤其是膝關節的明顯磨損。再加上自身關節的老化,很容易出現關節病變、半月板損傷、滑膜炎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每天能走多少步才不會傷害身體,起到鍛煉的作用呢?根據中老年人不同的身體狀況,對步數沒有硬性要求。通常建議每天走6000步左右,相當於三四公裏的距離。
但是,壹天6000步並不是壹整天的步,而是壹次性勻速行走,大約30到40分鐘。
4.老年人走路要註意什麽?
1)走路不是越快越好
對於老年人來說,走路不需要太追求速度,因為老年人關節不好,只追求步數會給關節帶來更大的壓力,造成膝關節軟骨磨損。
2)走路要註意姿勢。
走路時不要彎腰,脖子和身體保持壹條直線,這樣膝蓋壓力會減輕很多。
3)穿合適的鞋子。
不要穿皮鞋和薄底鞋,因為這類鞋防滑性和彈性差。建議穿合腳的運動鞋,鞋底略厚,防滑,這樣走路會更輕松,保健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