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的基本理論分為八大板塊,即生命、年齡、衰老、天人相應、形神統壹、動靜互動、協調平衡、以義為本。
人與自然的對應是指人與自然具有相同的對應關系。無論四季、早晚,還是日月運行,地理環境的各種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形神統壹主要在於說明心理與生理、精神與物質、本質與現象的對立統壹。
動靜結合主要是指運動和休息相結合。提倡動靜結合,剛柔相濟。動為健,靜為健,動為形,靜為氣,柔為精,精氣神與氣中之精相輔相成。
協調與平衡,所謂“協調”,是指人體生理機能及其與外界環境關系的調整。所謂“平衡”有兩層含義:壹是指身體本身各部分之間正常生理功能的動態平衡;二是指身體機能與自然界物質交換的相對平衡。
古代認為正氣是生命的根本,人類疾病發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在於正氣的虛衰。正氣旺盛是陰陽協調、氣血充盈、臟腑經絡功能正常、外守固本的標誌,是強機比的基礎。
中醫養生的基本特征:
第壹,註重道德健康。
中醫養生強調道德修養對養生長壽的重要性。德高望重者長壽,這是中醫養生的壹個基本觀點。壹顆關愛的心,不僅能讓自己健康長壽,也能讓別人健康長壽。整個社會都有真誠的愛,自然就能出現壹個健康長壽的社會。尊仁尊修德,這是內在滋養正氣,屬於養生養心養性的範疇。
第二,強調適度和克制。
中國的傳統養生理論,壹直都是以中庸和適度為重,不過分和。太多為時已晚。比如動靜結合,飲食適度,起居規律,不操之過急,可以達到陰陽平衡,有益健康長壽。中醫養生主張通過適當的手段,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藥物來調節人體的偏差,使其氣血陰陽回歸平和。
第三,補氣很重要。
氣是中國醫學中壹個獨特的概念。中醫養生非常重視補氣。氣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宇宙萬物,包括人類,都是通過氣的運動變化而轉化的。所以養生的重要任務就是如何維護人體的氣,在維護正氣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