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白論養生。

白論養生。

我有壹個習慣。每當遇到那些特別勵誌的演講,我都會收集起來,貼上標簽。

然後每隔壹段時間,當妳覺得迷茫的時候,停下來,找到對應的演講,聽聽之前聽過的。

事實證明,每次我得到的東西都不壹樣。

昨晚,我重溫了白之前在廈大的演講。說實話,每次聽他演講,總覺得完全不壹樣。

這次聽了他的演講,我明白了人生壹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停下來和自己說說話。

曾幾何時,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我們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負荷。妳有多久沒自言自語了?

我們追求快樂和自我實現是必然的,但同時我們的內心也需要解脫和釋放,所以靜下心來和自己說說話吧!

我有壹個朋友,六年沒工作了。

不是因為她有生理缺陷或者心理健康問題,而是因為她是家庭主婦。

我相信大多數女人都不想過這種生活,也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想。但她真的在過這種生活。

近年來,她變得既不活躍也不愛交際。她除了照顧孩子,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待在家裏,感覺自己像壹個失去了活力的人。

我以為她陷入了婚姻的“陷阱”,對生活失去了期待,不進則退,害怕自己最終被這個社會遺忘。

但她曾經對我說:“等孩子進了幼兒園,她就要回到工作崗位,因為她不想天天待在家裏,面對柴米油鹽。”

但多年後,她仍然呆在家裏。上半年看到她求職,然後在朋友圈發帖說沒有適合她的工作。

她還提到錯過了心儀公司的面試,要等半年。

現實生活中,像她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我管她叫“借口女”。

我跟妳說這些不是說她不好,而是以她為鏡,展示我們是如何欺騙自己,阻礙自己進步的。

德克薩斯人有壹句諺語,“每個人都想去天堂,但沒有人想死。”其中的哲理與眾所周知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非常相似。

這也讓我想起了壹個故事。

曾經有壹個人,經常在人前說自己想學遊泳,但是有人問他為什麽不去遊泳池,他說那裏人太多了,壹個人穿泳衣會很尷尬。

對他來說,面對利益和夢想,“不做”比讓自己難受更舒服。

顯然,我的朋友和這個想學遊泳的人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自欺欺人。

當他們想做壹件事的時候,所有的借口都是欺騙自己的理由。

所以我現在每做壹件事,都會和自己對話,結果發現那些借口往往都是自己欺騙自己的謊言。

這不是我的問題。我沒有信心。感覺自己能力不夠。所以,問題是別人的問題?

這種與自己的對話不僅幫助我拒絕找借口,也讓我清楚自己需要做什麽。因為在對話的過程中,我是在給自己提建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我身上。

比如我總覺得自己是個拖延癥患者,然後在做事情的時候,我會自言自語,整理造成我拖延癥的原因,想辦法提高效率。

當然,我所做的壹切都是對自己負責。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也是人,甚至人類也有懶惰、嫉妒、恐懼的天性。

面對這些,和自己對話是壹種很好的方式,就像白在演講中說的,“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漸漸變成了壹種享受。”

自言自語可以幫助妳找到內心的答案,而不是遇到問題就只是給自己找借口。

事實是,妳要麽有借口,要麽有結果。妳不能兩者兼得。所以下壹次妳找借口的時候,對自己說。

妳很快就會發現,妳的借口其實是妳自己制造的壹個障礙,壹個阻礙妳前進的障礙。

正如世界上偉大的演說家馬拉博·利所說:

有時候,當我們追求快樂和自我實現時,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誇大了它們,而忽視了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

所以,我們需要停下來,給自己壹些獨處和沈思的時間,和自己的內心對話,讓那些外在的東西慢慢沈澱。

正如IsWarren在他的《征服心靈》壹書中所說:“在深度冥想中,我們的心靈是靜止的、寧靜的、安詳的。這是我們童年的幼稚狀態,讓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人生的目的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