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韓保健
適當的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壹動,少得病。”小寒節氣是人們加強鍛煉,提高體質的好時機。但運動也要適度,循序漸進,不要練到出汗;服裝以保暖為主,重量輕,柔軟合身;最好等到太陽出來後再運動。每周可以參加兩到三次健身,比如遊泳、打網球、保齡球等。,而且妳經常散步、慢跑、做運動。
保持愉快和樂觀。
在心理保健方面,要盡量樂觀,不為瑣事煩惱,不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腦,有意識地開發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時刻保持快樂,擁有平和的心態,振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樂趣。避免過度勞累,積勞成疾。
多吃溫熱的食物。
“三九補壹冬,來年不痛”,所以宜保養腸胃,少吃寒涼辛辣,多吃五谷雜糧。在小寒季節,天氣寒冷時,多吃些防寒食物,如海帶、紫菜、菠菜、大白菜、胡蘿蔔、紅薯等。,可以提高身體的抗寒能力。特別是小寒,是吃麻辣火鍋和紅燜羊肉的好時機。
進補不要盲目。
雖然小寒是進補的好時機,但是光吃大量的補品是不夠的,壹定要有針對性。根據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運動後出汗、精神疲勞等。,宜用紅參、紅棗、白術、北芪、胡愛山、五味子;補血主要針對血虛,如頭暈、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口唇蒼白等。、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和何首烏。滋陰適用於陰虛體質,如盜汗、午後低燒、兩頰潮紅、手腳發熱等。應選用冬蟲夏草、人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黑木耳。滋補楊燦可選自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天等。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腳冰涼、怕冷、腰酸背痛等體征。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更適合陰虛陽亢的體質,輔以肉禽鍋燉。
當心呼吸道疾病
小寒前後之所以冷,是因為強冷空氣和寒潮冷鋒活動頻繁,容易引起氣壓、溫度、濕度等氣象因素的劇烈變化,人們往往難以適應,感染各種疾病,如呼吸道疾病。此外,精神要樂觀平和,外出要註意室內通風保暖,預防呼吸道疾病。
註意防寒保暖
輕度感冒和節氣、關節痛、頸椎病甚至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生,而且中風次數越來越多。保暖是第壹位的,尤其是肩、頸、腳等容易著涼的部位。老年人在保暖的同時要註意通風,謹防心腦血管疾病。民間有句話叫“冬天戴棉帽就像穿棉襖”,頭部特別容易受寒,時間久了容易生病,要註意頭部保暖。
輕微感冒保健註意事項
說起進補,自古就有“三九補壹冬,來年無病”的說法。春夏秋三季食用後,臟腑的陰陽氣血都會有壹定程度的下降。合理進補,既能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禦寒氣侵襲,又能使年輕人日後少患疾病,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冬季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心安的基礎,必須以食為天...那些不知道如何正確飲食的人不足以生存...所以食物可以祛邪,安定臟腑。”由此可見飲食對人體的作用。雖然小雪節氣已經冷了好幾天了,人們補壹補也無可厚非,但補壹補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該本著“因人而異”的原則去理解飲食禁忌的含義。元朝的飲食說明強調:“飲食是為了養生,卻不知道物理性質是否適合對方。即使混在壹起,也會導致內部不和,釀成大禍。”所以,年輕人在補品的時候,不要被“五味”所傷,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補品。
壹般來說,年輕人新陳代謝旺盛,比老年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和熱量,而熱量主要來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谷物,所以年輕人要保證足夠的飯量,註意粗糧細糧的比例,攝入適量的脂肪,這些都是選擇藥膳進補時要考慮的。但是,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特點。經常會有壹些人因為吃了油膩辛辣的產品而招來不速之客——“痘痘”,給年輕人帶來無盡的煩惱。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健康的角度來說,我們在日常飲食中要特別註意多吃壹些溫熱的食物,以補充身體健康,防止寒冷氣候對身體的侵襲。常用的滋補品有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何首烏、枸杞、當歸等。膳食補充應根據食物性質選擇羊肉、狗肉、豬肉、雞肉、鴨肉、鰻魚、甲魚、鮁魚、海蝦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棗、桂圓、芝麻、山藥、蓮子、百合、板栗等。以上食物均有補脾胃、溫腎壯陽、健脾化痰、止咳補肺的功效。當然,太熱、太固、容易上火的人要註意慢補,少吃。
小寒節氣在“三九”寒冷天氣,是壹年中最冷的時候。這是人們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好時機。但是,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壹定不能盲目。即使是身體強壯的人,也要註意鍛煉的方式和方法。每周可以參加2 ~ 3次健身運動,比如遊泳、打網球、打保齡球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經常散步、慢跑和鍛煉。此外,還要註意室內通風,外出時註意保暖,預防呼吸道疾病。總之,小寒養生要因人而異,人要吃食物來補。
有益於小寒和節氣健康的養生湯
1,杜仲板栗豬腎湯
杜仲20克。、栗子300克、豬腰2條、瘦豬肉160克、陳皮10克、精鹽少許。
做法:選擇兩塊新鮮的豬腰肉,對半切成兩塊,去掉白筋,用清水浸泡1小時左右,不斷換水,去除豬腰肉的腥味,備用。栗子去殼,脫衣服,取肉備用。將杜仲洗凈。、陳皮和瘦豬肉分別用清水洗凈備用。在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至水沸騰,再加入上述所有原料,待水再次沸騰後,繼續用中火煮沸3小時左右,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此湯具有滋補肝腎、強筋骨、強腰足的作用。
2、竹筍雞湯
材料:竹蓀竹蓀6個,雞肉半只,蔥4段,老姜4片,小菜6個,胡蘿蔔半根,鹽10g。
做法:柴雞洗凈切塊。竹蓀用冷水浸泡10分鐘。將雞塊放入沸水中焯壹下。將雞塊放入砂鍋中,倒入清水,放入大蔥和姜片,待湯汁沸騰後,轉小火1小時。竹蓀竹蓀切去頭尾的網,放入溫水中焯水20秒。取出後用冷水洗凈,放入鍋中30分鐘。加入小菜和胡蘿蔔片,煮2分鐘,然後關火,加鹽調味。
功效:竹蓀竹蓀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益氣健腦、寧心強身的功效;竹蓀還可以保護肝臟,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也就是俗稱的“刮油”。雞湯有預防感冒的作用,多喝可以提高免疫力。
3.栗子烏雞湯
材料:烏雞1只,板栗155克,蓮子50克,枸杞25克,大棗80克,生姜25克。
做法:栗子去殼後,燒開壹鍋開水,將栗子放入鍋中煮30秒左右,然後立即取出。被沸水燙過的栗子皮可以很容易地用溫和的褪色法褪掉。蓮子、枸杞、紅棗洗凈備用。生姜洗凈去皮,拍平備用。將烏雞剁碎,洗凈,用開水焯壹下去血水,然後取出。將雞肉放入電砂鍋中,加入蓮子、枸杞、栗子(不要先放紅棗),倒入純凈水(以淹沒雞肉為準)。插上電源,開大火煮1.5小時。1.5小時後加入紅棗,繼續煮30分鐘。
功效:中醫認為栗子能補脾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烏雞煮湯對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眼睛幹澀,營養不良,食欲不振,皮膚粗糙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4.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山藥50克、蔥30克、15克姜、6克胡椒粉、20克黃酒、3克精鹽、適量味精。
做法:將羊肉去筋膜,洗凈,切幾下,然後用開水焯壹下,去血;蔥、姜洗凈,蔥切段,姜打;將山藥洗凈,將羊肉和山藥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蔥、姜、花椒、黃酒,再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取出羊肉放涼。將羊肉切片,放入碗中,再將原湯中的蔥姜去掉,加入精鹽和味精,攪拌均勻,與山藥壹起放入羊肉碗中。
功效:山藥有補益五臟的功效,羊肉本身有很好的溫補功效,還能祛寒,所以是虛寒癥的進補方劑。
小寒節氣的保健及註意事項2021相關文章:
★ 2021小寒節氣小貼士
★小寒節氣2022的含義及註意事項
★ 2021小寒節氣健康知識及註意事項
★ 2021冬季至日養生的方式和原則
★ 2021小雪節氣健身小貼士
★ 2021大雪節氣健康保障攻略及註意事項
★2021年芒果節氣養生註意事項
★ 2021寒露的含義與健康禁忌
★ 2021千年節氣健康註意事項收集
★ 2021冬季至日節氣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