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蕪湖第十四回:梅子雞

蕪湖第十四回:梅子雞

每年初夏,江南的天空開始陰沈,風也變得粘稠。只有梅子成熟了,毛毛雨才會不停的下,整個江南才會迎來黃梅的雨季。

在我的家鄉蕪湖,有黃梅天送男生梅子雞的習俗。據坊間報道,梅天吃紅燒梅子雞對男生非常有益。註意話梅裏吃壹個,話梅裏再吃壹個。

那梅子雞是什麽?在蕪湖,人們習慣把黃梅天不啼叫的小公雞稱為梅雞。

在梅花盛開的前幾天,每個女主人都會去菜市場買壹兩只新鮮的梅子雞。壹般只選擇六七種梅子雞,很少選擇超過八兩的。

買回來的梅子雞先宰殺、放血、燙皮、洗凈,然後把兩條腿斷筋的爪子彎曲收好,以免在蒸的過程中露出牙齒,破壞梅子雞害羞的樣子;然後將蔥姜和冰糖放入肚中,切記不要放鹽,放入大鋼精鍋中大火蒸半小時後取出。

剛出鍋的梅雞色澤清亮,湯色醇厚,口感酥脆香甜,齒間清香四溢。

小時候,我媽經常對我說:“妳年紀最小,身體虛弱,吃梅子雞最補。”

我很喜歡媽媽的這句話,留下了對來年的期待。

不知道是我身體虛弱,還是梅子雞的滋補只是傳說。我的骨骼並不強壯,但我像電線桿壹樣越來越高越來越瘦。

江南雨季,空氣仿佛能擰出水來,角落裏到處都是黴斑;人的眉宇間布滿憂郁的陰雲,心裏會生壹層厚厚的黴菌。在這種雲不開,雨不停的天氣裏,還能有什麽開心的事,能打得過鋪天蓋地煩人的暴雨嗎?是啊!只有這香梅雞,在揭開蓋子的壹瞬間,讓小夥伴們垂涎三尺,不了了之。

從我們現在掌握的健康知識來看,雨季飲食清淡是合理的,用壹點辣椒促進胃蠕動,排除體內濕氣也是合理的。像這種淡而香而甜的梅子雞,在梅雨季節好吃有用嗎?

十二三歲那段時間,我們不愁吃不愁喝,碗裏有飯卻沒油。我們本來可以來壹杯專門為妳燉的雞湯,沒顧上營養和味道,都被甩在後面狼吞虎咽了。

梅子雞的滋補配方是她媽媽給她孫子們帶的。兒子吃過很多次奶奶給他蒸的梅子雞。進入初中後,兒子的身高像雨後的蘑菇壹樣壹直在上升,身體也越來越結實,會打球,會跑步。最重要的是學習成績也變得紮實了,排名也逐漸靠前了。這是因為梅姬嗎?我們就等著吧。

梅子雞的說法在我們家鄉已經流行了很多年了。我跟我媽學的,這面只對男人,不對女人。雖然有壹絲男尊女卑的封建余味,但我們還是希望年輕壹代健康成長。

現在生活條件不錯,平日的夥食也像往年過年壹樣。強身健體的觀念逐漸淡化。最可怕的不是怎麽讓孩子補身體,而是怎麽讓那麽多胖乎乎的人瘦下來。

如果天上的老太太們知道了這些事,不知道會打碎多少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