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匆匆忙忙,我們已經到了中年。張愛玲說:“壹個中年人常常感到孤獨,因為他壹睜開眼睛,周圍都是依靠他的人,卻沒有壹個可以依靠的人。”人到中年,我們要面對很多壓力,這些壓力男女都會遇到。記得網上有句話很流行:“人生不只是當下,還有詩和遠方。”是的,“詩和遠方”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包括我們這些中年人。但是,面對諸多壓力,人到中年,只能先放下“詩和遠方”,學會“茍且偷生”的能力才是正道。為什麽這麽說?
02
首先,人到中年,壓力不大,我們學會了“茍且偷生”。
人到中年,我們的父母在變老,我們的孩子在長大。在這樣的年紀,父母需要我們的照顧,他們的衣食住行健康都需要我們的精力和金錢。與此同時,我們的孩子正在長大,我們需要壹路照顧他們上學。他們的工作,甚至結婚,也需要我們的時間和金錢來支持。在這樣的年紀,有壹點從老到小的壓力,有時候會壓垮我們。然而,為了謀生,我們不得不掙紮著前進。所以,在這樣的壓力下,我們學會了茍且偷生的能力,也學會了在強大的壓力下保持冷靜。這其實是壹個中年人所表現出來的成熟與從容。
03
其次,人到中年,人到落魄,我們學會了“茍且偷生”。
人到中年,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人生的不如意。這種失望會讓我們陷入落魄的人生境地,甚至陷入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常常會覺得人情薄如紙。沒錯,老祖宗說“窮在鬧市不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壹個人落魄時遇到的現實圖景。當我們落魄的時候,當我們跌倒的時候,我們環顧四周,才發現我們已經陷入了壹個沒有人幫助我們,沒有人幫助我們的境地。於是,我們學會了在風暴中堅持,學會了在逆境中“茍且偷生”。也許有壹天,當我們從逆境中走出來的時候,那時候,所有不堪回首的往事,都會成為我們人生中的壹波波瀾。
04
第三,人到中年,談愛情太老,談死亡太早。我們學會了“茍且偷生”。
人到中年,我們已經是最老的了。在這樣的年紀,如果我們還是單身,如果我們沒有出息,那麽我們就會成為他人口中沒有出息的人。壹個沒有出息的人,做事自然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人的壹生,誰又能保證自己永遠活得開心快樂呢?是的,人生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壹本難讀的書。”當我們進入這個尷尬的中年,我們的地位讓我們覺得“談愛太老,談死太早”,我們也學會在別人狐疑的目光和譏諷的語氣中“茍且偷生”。或許,這樣的茍且偷生,並不是壹種自暴自棄,而是壹種逆境中“死耗子摸不著冷”的強大心理素質。
05
第四,人到中年,中年危機突如其來,我們學會了“茍且偷生”。
人到中年,我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後半輩子。都說“人到中年萬事休”,沒錯,人到中年,我們要放下很多東西,身心都要調整健康。但是人到中年,我們總會面臨很多突如其來的中年危機,比如事業不如意,婚姻危機,身體疾病發作,等等。這些中年危機,很多時候會讓我們覺得有點喘不過氣來。也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會突然坐起來,然後,找壹個空曠的角落,靜靜地哭泣。這是我們釋放精神壓力的壹種方式,這其實是我們在重壓之下學會的壹種“茍且偷生”的能力。也許,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我們會擦幹臉上的淚水,洗洗臉,然後,迎著初升的太陽,重新大步走進生活。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