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天是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龍開始活動的日子,預示著壹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在中國北方,二月二也被稱為龍擡頭日,也被稱為春節。在南方叫郊遊節,古代叫摘菜節。
在民間習俗中,人們選擇在這壹天剃頭,是為了期待吉祥如意的吉兆。
龍擡頭這壹天不僅要理發,還要艾灸!這時候艾灸不僅可以事半功倍的補充元氣,還可以達到增強免疫力的效果。
陽虛體質灸
壹年之計在於春。這時,陽氣開始上升,這符合四季養生的概念。春夏是養陽的好時候。而陽虛的人更要註意養生,以增強和維護陽氣。
陽虛體質多表現為:畏寒怕冷,面色蒼白(面色無華,無血色),喜飲食熱,便溏,小便長,夜尿多,舌質輕胖,苔滑,脈沈。
2月2日需要艾灸散寒補陽。常用的穴位有神闕、關元、氣海。
腳是人體陽氣最弱的部位。春天不宜露腳,註意保暖。可以通過艾灸足三裏穴來刺激腳部的血氣。
防火
2月2日以後氣溫回升,天氣越來越幹燥,陽氣旺盛,身體嚴重缺水,必然出現上火的癥狀。如果妳的肝氣過於旺盛,艾灸可以幫助妳疏肝理氣,防止上火。
艾灸穴位:Interrow、太沖、祁門、大屯。
子宮頸保護
壹個人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總是保持“彎腰”的姿勢,容易拉傷頸部和腰部肌肉;久坐也使腿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下肢血液回流受到影響,可能會出現腫脹和疼痛。
中醫艾灸理論中有壹句老話:皮薄肉少多生邪。這個皮薄肉少的地方,大概就是我們的頸椎,腰椎,膝關節。
這個時候腰椎和膝關節還處於春捂的狀態,所以在倒春寒中最受傷害的就是我們極其脆弱的頸椎!春季保護頸部陽氣尤為重要。艾灸除了護頸,還可以調理大椎、手中脘、中柱。
預防風濕病
“二月二日,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龍擡頭壹看,帶來了大量的雨水。雨水增多,濕度加大,無疑給患有風濕病和關節炎的朋友帶來了很多困擾。
大家不僅要保暖,還要記得艾灸。艾灸不僅能祛風除濕,還能止痛!
艾灸穴位:大椎、命門、足三裏。
保持頭部
中醫認為,頭部是智能屋,有聽得見、看得清的功效,還能緩解頭痛、失眠等癥狀。所以可以經常按摩頭皮,抓撓頭部,刺激頭部穴位,促進血液循環,疏通腦部氣血。
二月二日春耕開始,太陽升起,正是養生的時候。特別是頭部,頭部是全身的主宰,所有的陽氣都會在這裏相遇,所有的脈絡都在這裏相連。頭部五官的健康關系到全身的健康。由於與外界環境接觸最多,許多疾病都是從“頭部”發生的,春季保健應特別註意保持頭部的健康。
中醫認為,無論是六腑的清陽之氣,還是五臟的陰經之血,都會在山頂交匯,故稱“頭為萬陽之會,清陽之府”。艾灸百會穴,安眠,美白楊燦,起到壯陽滋補的作用。
艾君溫馨提醒:每天抽點時間加強體育鍛煉!為了更好的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身體“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