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夏季如何補充陽氣

夏季如何補充陽氣

夏季至日節氣是太陽最盛的時候,這個時候是補充太陽精氣的最好時機。那麽,夏季的至日如何補充太陽的精神呢?讓我們看壹看。

夏季如何補充陽氣,每天曬太陽?

夏天曬太陽,不花錢也有效果,可以預防骨質疏松,有助於穩定卵巢功能。這在中醫裏叫什麽?以陽補陽?。很多女性擔心在夏天的陽光下會曬黑皮膚,臉上會出現黃褐斑和雀斑。其實把握好時間就好。早上9點以後或者下午4、5點,曬太陽15分鐘。別忘了多曬背,因為背上有督脈。

2.按摩湧泉穴

中醫認為?精子是從腳底生出來的?精是指人的能量。腳底有壹個重要穴位,即湧泉穴。《黃帝內經》說:?腎出於泉,泉滿心。?也就是說,腎經之氣就像源頭之水,來源於足,傾瀉而出,灌溉身體和四肢的各個部位。所以可以每天利用業余時間按摩湧泉穴。

3、心靜而陽。

炎熱的夏天,要沈著冷靜,保持陽光,汗水就會減少。保持好心情,充足睡眠。生活不能太冷,不能露天過夜,不能睡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不能吃太多生冷的食物,以免受涼被困在太陽底下,會出現出汗、頭暈乏力、不思飲食等癥狀。

4、艾灸養生

體質弱的人在這個季節可以艾灸養生。艾灸能在夏季至日節氣中發揮作用嗎?冬病夏治?效果。中醫認為,暑病的發生是由於冬季藏於體內的寒邪,夏季是潛溫病。在夏季的至日,人體的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針對夏季疾病的艾灸療法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使體內的陽氣得到提升和振奮,從而阻斷病機,使冬季的伏邪無法觸發。

5、出汗時避免吹空調。

很多人大汗淋漓的時候喜歡往空調裏吹,但是殊不知,最傷太陽的精神。遇有寒氣,毛孔會突然閉合,寒氣凝滯體內,容易引起暑寒,出現發熱、煩躁、頭重、四肢乏力等癥狀。建議此時避免直接開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平時26℃-27℃為宜,睡覺時要高1℃-2℃。在空調房裏不要暴露腰腹,少吃冷飲和西瓜,以免損傷陽氣。

6.增加戶外活動

身體運動非常重要,因為?動能生陽?。散步、慢跑、做操、放風箏、打球等項目都可以。增加戶外活動,多見陽光,使身體與大自然直接接觸,陽氣就會被調動起來在肌表行走,鍛煉防禦外界的功能,特別是增加抗寒能力。

7.給孩子推脾經。

夏季補陽,重在健脾開胃,不妨在脾經上多給孩子推壹推,比如板門穴(在大魚際,拇指根部的壹個凸起),屬於脾經主穴。雙手順時針各推5分鐘,有健脾祛濕的作用,可緩解小兒腹脹、嘔吐等癥狀。也可以沿著兩邊(內側)的肋骨往下推5分鐘,有增加孩子食欲的作用。

8、少苦寒、冷飲。

人離不開飲食,飲食調養對養陽更重要。我們應該少吃苦味和寒性的食物,少喝冷飲,少吃油膩和難消化的食物。吃韭菜、芥菜、蔥、蝦、蛋、肉、辣椒、姜等。也可以選擇新鮮的荔枝、楊梅、桃、杏、桂圓、大棗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