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泡腳能排除體內濕氣嗎?這種氣泡增強了除濕效果。

泡腳能排除體內濕氣嗎?這種氣泡增強了除濕效果。

1.泡腳能去濕氣嗎?

足浴包含了人體的許多穴位、反射區和經絡。足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疏通經絡,緩解甚至消除外邪和內邪,如寒濕,可以促進排出,增加體熱,有助於抵禦寒冷。此外,足浴是放松和緩解疲勞的有效方法。

2.怎麽泡腳去濕氣?

不要太熱。

太熱的足浴水會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皮膚幹燥,容易被燙傷。另外,突然的高溫刺激會使大量血液湧向下肢,加重心臟負擔。壹般建議水溫在40℃左右。

不要花太長時間。

泡腳時間過長會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臟負擔,大量血液湧向下肢,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從而導致心慌、頭暈,甚至虛脫。腦血管病患者和老年人更要註意。每次泡20分鐘,直到身體發燙,微微出汗就好了。

木盆比較好。

市面上的足浴盆種類很多,但還是推薦用木盆泡腳。這是因為相比其他足浴盆,木盆保溫效果會更好,省電省水,非常耐用。另外,木盆的材質具有中醫特色,是其他材質無法比擬的。

讓妳的腳浸泡在風中。

泡腳時毛孔張開,特別容易著涼。尤其是泡腳之後,很容易乘涼。壹定要及時穿上鞋襪,等全身熱度緩解後再上床睡覺,可以更好的起到保健作用。

不舒服就不要泡。

在飽腹、饑餓、身體疲勞、發熱等不適的情況下,不允許泡腳,以免誤傷。另外,女性在經期和孕期也不適合泡腳,容易導致經血過多,不利於胎兒健康。

夏天泡更祛濕。

春天洗腳,太陽升起起飛;夏天洗腳,濕邪去除;秋天洗腳,養心;冬天腳熱,腹部暖。冬天泡腳可以暖身,夏天泡腳可以祛濕,但要註意夏天泡腳的水溫要適當降低,泡腳的時間也要相應縮短。

3.應該在腳上放什麽去濕氣?

精力

生姜性溫,其中姜酚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循環,打開身體毛孔,把體內的寒氣、濕氣、病菌壹起帶走,不僅有祛濕的作用,還能治療冬季怕冷、手腳冰涼等癥狀。

取生姜15-30克,中等大小的生姜約半片,拍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煮20分鐘左右。煮好後,把溫度調到適合泡腳,泡腳水壹定不能過腳踝。

四川胡椒

花椒具有溫中散寒、除濕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胃脘痛、厭食、寒性閉經、痛經、類風濕性關節炎、蛔蟲等疾病。

花椒50克用棉布包好,湯用花椒棉布炒40分鐘。將藥袋取出,加水調節溫度至適宜的溫度後再泡腳。

艾葉

艾葉具有調氣血、溫經絡、散寒濕、止寒痛的功效,有利於排除濕氣,治療腹冷痛、月經不調、宮寒不孕。

取壹把艾葉,用砂鍋煮壹鍋水,然後過濾艾葉,加入合適溫度的水泡腳。

玫瑰

玫瑰花性溫,有理氣解郁、祛濕和中、活血化瘀的作用。女性朋友在足浴水中放壹些玫瑰花,不僅可以幫助祛濕,還可以改善月經量和痛經。泡玫瑰腳的方法很簡單。可以在泡腳的熱水中加入適量的花瓣。

註意:用生姜、花椒、艾葉等材料泡腳,不建議經常使用,只能偶爾使用,用量壹定要控制。如果妳在泡腳過程中或之後感到不舒服,立即停止。

4、日常祛濕飲食

紅豆薏米湯

赤小豆、薏苡仁等量。將薏苡仁用火炒至微黃,然後與紅豆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煮沸,繼續小火煮2小時。

功能:健脾利濕、通便、調節血糖等。

白術陳皮助督湯

陳皮10克,白術30克,鮮豬肚半至1克,砂仁6克,生姜5片。將豬肚洗凈,將食材放入砂鍋中,加水燒開,繼續燜1小時,將豬肚切塊,放回鍋中,再燜30分鐘,然後調味。

功能:白術,益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理氣中焦,祛濕化痰;五花肉補虛損,健脾胃。

胡愛山慈氏扁豆排骨湯

山藥15g,慈石15g,炒薏苡仁15g,炒扁豆15g,北芪12g,白術10g,排骨200g。浸泡山藥以去除硫磺味。將扁豆和薏米放入鍋中炒至微黃。排骨洗凈,切塊。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大火燒開,繼續小火燉2小時,調味。

功能:健脾、醒胃、祛濕、抗疲勞,尤其適用於脾虛濕重、精神萎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