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真養生還是偽科學?
刮痧是中醫外治法的壹種形式,以經絡學說和臟腑學說為指導,其原理是排毒思想。俗話說,總的原則是不痛不癢,不痛不癢。所以,當身體受到阻礙時,就會感到疼痛。這時候就要及時排出體內的毒素,減輕身體的負擔。而且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刮痧確實能起到壹定的排毒作用,無論中醫理論如何。只是在局部用刮痧板反復刮,導致局部皮下有壹定程度的出血,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環。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緩解感受寒和局部瘀血疼痛的疾病。從這個角度來說,刮痧還是有壹定的保健作用的。但是,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就有不同的看法了。首先是刮痧的必要性,因為刮痧本身能做到的,我們身體的自愈系統也能做到。
比如想加快體內血液循環,提高代謝率,可以通過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實現。刮真的沒必要。此外,臨床資料顯示,如果刮痧造成的出血面積過大,或者患者因為年齡、體質等原因凝血功能不足,被破壞的紅細胞中會出現大量的血紅蛋白,從而引發壹系列疾病。所以是好是壞,要根據個人體質來判斷。
到底是什麽刮傷?
刮痧是經絡和氣血中的瘀血,會阻礙氣血的循環,導致組織和細胞的病變,可以通過刮痧來治療。刮痧時,皮膚組織下面的血液循環,誘發炎癥,刺激免疫細胞,排出炎癥,從而達到治病保健的效果。
特別是當人體免疫力比較低的時候,血液循環變得不那麽通暢,所以會形成很深的瘀血斑塊。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會很痛苦。如果刮妳的人手勁大,身上的淤血和斑塊會更嚴重。
刮痧雖然有壹定的好處,但並不適合所有人。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不能刮,以免使皮下淤血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孕婦不能刮,尤其是腹部,以免造成流產或早產;接觸皮膚感染不要刮,否則病毒會傳染給他人。
另外,刮完之後,全身的毛孔都處於擴張狀態。如果不註意保暖,就容易被寒濕侵襲,導致感冒。所以刮痧後要多穿衣服,2~3小時後洗澡。刮痧後喝溫水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和代謝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