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淚液失禁的體質”

“淚液失禁的體質”

最近網上流行壹個詞“眼淚失禁體質”,字面意思是:控制不住眼淚;百度百科解釋:每次和人吵架或者覺得有點激動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哭。明明不是什麽值得哭的事,我也沒太委屈。我只是爭辯,但當我聲音高了,情緒上來了,聲音就慢慢變成了眼淚。本來臺詞早就準備好了,但是我說不出來,氣勢就沒了。整個人形容什麽叫做原地懦弱。此話壹出,引發熱議,很多人認為“對我來說是對的。”共青團中央的微博組織了話題讓大家說說自己的經歷。說起“淚失禁體質”,經常前壹秒笑,後壹秒哭。

“眼淚失禁”是懦夫還是病?這個情況就要引起關註了。

小王在公司屬於客服部,經常要面對咨詢師的任命和咨詢效果的調查。她平時性格外向,做事穩重,待人接物很有禮貌。她在咨詢師中口碑很好,但同事們都叫她“王黛玉”,因為小王經常回咨詢師後哭,壹天可能要接七八個咨詢師的回訪,哭七八次。不久之後,這種哭鬧現象發展到了工作會議甚至同事之間。只要同事對小王的工作提出異議,小王就會邊哭邊反駁。

小王的“淚液失禁”已經完全影響了她的工作,那麽“淚液失禁”是不是壹種心理疾病呢?什麽樣的人容易「眼淚失禁」?

對於小王的情況,判斷她的“淚液失禁”是雙相情感障礙的早期,是雙相情感障礙的早期表現之壹。經過心理咨詢師對小王的治療,小王的“淚液失禁”有所好轉,情緒穩定,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

判斷“淚液失禁體質”是否屬於精神疾病,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第壹,這個哭是不是有原因。如果這種哭是客觀事實造成的,而且妳對這種情緒非常清楚,哭的原因符合大多數人的邏輯,那就不是心理疾病。

第二,哭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如果妳哭的時間和程度和大多數人壹樣,那就不是心理疾病。

第三,是否影響社會功能。如果不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那麽就不是心理疾病。

哪些人容易「眼淚失禁」?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氣質分類中的抑郁質更接近於上面提到的“淚液失禁體質”。

這類人思維敏捷,心思細膩,想象力豐富,情感體驗深刻,不自信,悲觀,內向,不善交際。

哭是人類生理情緒的壹種表現。

心理學研究認為,大約壹半的哭泣是因為悲傷。當然,憤怒、同情、恐懼甚至幸福也會讓人流淚。

哭可以發泄情緒,釋放壓力,有利於保持心理健康。對於成年人來說,哭仍然是壹種互動交流的方式。妳可以通過哭的方式告訴對方妳的底線,要求和目前的心理狀態。

正常情緒的表達有助於身心健康,但過猶不及未必是好事。其實是改變這種“淚失禁體質”的壹種方法。

1,不要拋棄這種愛哭的特質。接受它,把它作為自己的壹部分,與之和平相處。

2.知道自己每次哭的原因,尤其是深層次的原因。比如,是因為恐懼、擔心或憤怒而“淚流失禁”,只有調查原因才能找到解決辦法。

3.為妳找到的理由鍛煉妳的忍耐力。

4.學會說出或寫出這些情緒。

總之,哭不是罪,也不是病,但如果大小便失禁就可能是病。

心理減壓方法

學三件事,學三句話,學三種樂趣,不學三件事:

1,學會關門

也就是學會關上昨天和明天的門,過好今天,過好今天。

2.學會計算

也就是學會計算自己的幸福,計算自己做對了什麽。計算快樂會讓妳更快樂,計算正確的事會讓妳對自己更有信心。

3.學會放棄

我特別推薦壹個中文非常好的詞,就是“願意”。記住,“放棄”在前,“得到”在後。世界上的事情總是通過放棄來贏得,或者會通過放棄來贏得,而“壹點都不放棄”或者“什麽都想要”則會適得其反或者壹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