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不太喜歡喝茶。雖然爺爺搪瓷碗裏的褐胡茶喝起來很安靜,不苦不澀,但壹點也引不起我的興趣。我只是偶爾把那些像稻草壹樣的茶葉放在鼻孔裏,想知道:是什麽樣的樹枝或樹葉發出了這種獨特的炒菜味道?吸引這麽多人這麽隨意喝酒?胡茶是我國回族的專利,因為住的近,有幾分融合的生活習慣,主要是這種茶味道獨特,色澤鮮艷,價格便宜。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這種胡茶是由什麽制成的。這個時候,我才十幾歲。對於我來說,喝茶是我渴了之後的無奈之舉,完全無能為力。
經過壹天的工作或學校,我氣喘籲籲,出汗,口渴。我沖回家,從窯裏抓起壹個黑碗,迫不及待地拿起暖水瓶,倒進半碗熱水。我抓起爸爸的搪瓷壇子,倒進了半碗涼涼的胡茶湯。我壹口吞下碗,擦了壹會兒嘴。長長舒了壹口氣,我重重的砸了出去,喊了三杯四戲,接著是娘刺耳的叫聲:飯快熟了,記得早點回家吃飯,不。
在我的記憶中,最好的茶葉不是從市場上買來的,而是我媽媽從果園裏采摘的某種葉子。請原諒我,因為我媽不識字,我從頭到尾都分不清那片葉子是什麽,所以我的問題壹直保留到今天,甚至是壹輩子。反正娘加了那些鮮葉,用大鐵鍋燒了半鍋水。當她打開它時,它不僅芳香,而且在棕色中非常誘人,紅色中有黃金,白色碗中有琥珀般的晶體。我壹口氣能喝好幾碗。我現在還很後悔當時沒有把葉子做書簽,以至於成年後喝不到那種葉茶。雖然知道這種葉子的母親還活著,但我找不到那種茶樹,也不知道它的真面目。不然我就從別的地方找。壹開始我就知道,錯過了什麽,就是錯過了,超出了個人的力量去挽留。比如絢爛的青春,比如曾經刻骨銘心的愛情,比如青梅竹馬的純真友誼。擦肩而過之後,壹切都不再壹樣。
學習品茶是工作之余。看到所有的浮華,年齡的積累,思想的重疊,總有壹些事情需要時間去考慮,總有壹些時間去娛樂,總有壹些孤獨要過去,總有壹些往事要回憶,總有壹些情緒要發泄。
於是,我無可救藥地愛上了茶,各種茶我都嘗過:綠茶,紅茶,花茶,苦茶……喝夠了雪芽,毛尖,貢菊茶,普洱茶……各有特色,各有香味。小地方,沒有高雅高檔的茶館可去,也不想和別人附庸風雅。我就是喜歡在冬天選擇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壹個人躺在陽臺向陽的沙發上,手裏拿著壹本書,旁邊幾個凳子上放著茶具。我卑微的出身造就了不加批判、不矯飾的眼光,也買不起紅樓夢中妙玉無與倫比的茶具:“海棠式雕漆填金雲龍壽禮茶盤,窯中裝彩鈴綠玉鬥,官窯壹色。”我最喜歡杯狀的茶具。我可以看茶態,裝很多水。我不用像倒杯子壹樣倒,這符合我懶惰的天性。
捏壹把茶葉放入杯中,燒開水,註滿開水,看著茶葉飄飄欲仙,風情萬種,捧在手中,溫溫地喝著,輕啜壹口,身心都被壹股氤氳的香氣包裹,令人心曠神怡。只有這樣,妳才能體會到蘇東坡的名句“從來不是空話。”有心事的時候,捧幾下杯子,思緒隨著花和葉飛舞。人在籠中,心在遠方。可能我在想,山河已無挽回之道,突然“壹村又壹村”花開了!沒事的時候可以吃點零食,翻翻散發著墨香的散文集。偶爾可以抿壹口杯子,最舒服最隨意。我最喜歡的飲料是菊花茶,其中珍珠菊最好,總是給人壹種清爽的感覺。
在茶方面,我覺得妙玉的笑話總是很武斷:壹杯是品,兩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是飲牛騾。她大概是不想自己的好茶被寶玉求著喝多了,所以才這麽說的。其實最精辟的茶道產物是陸通,他在《提筆·謝夢·勸諫·送新茶》中寫道:“壹碗潤喉,二碗寂寞無聊,三碗斷腸,卻只有五千卷文字,四碗輕汗,壹生無事。五碗筋骨清,六碗仙氣清,七碗食量不準,但感覺腋下吹來壹陣微風。真的寫出了愛茶人的真情實感。能把茶喝到這種程度,也算是個愛茶的君子了,對茶的總結更是精妙絕倫。
泡茶,是近幾年才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壹年比壹年生病,經常會有壹種沒有青春壹切都將浪費的緊迫感。醫療保健逐漸像壹個隱藏在海底的孤島,隨著各種潮汐的退去,開始顯露出來。壹塊普洱,幾顆大棗,壹把枸杞放在小鍋裏煮。在辦公室,無論誰來,都請壹杯。壹邊翻看報紙壹邊喝酒,或者壹邊和同事聊天。大家品嘗了自己的茶制品,交流了喝茶的經驗:比如牛蒡茶可以降血壓、減肥,不適合太瘦的人喝,但是糖尿病人最好的飲料也是抗癌;苦丁茶,如果感冒或者腸胃不好,盡量少喝或者趁熱喝;腸胃不好的人,空腹喝綠茶會不舒服。有炎癥的時候不能喝枸杞茶。綠萼片、李子配紅花、玫瑰可以泡茶,可以祛斑、養顏、延年益壽...生活中總有壹些經驗想和別人分享,總有壹些觀點想借鑒。自己,也在交流和學習中成長。雖然茶道不像品茶師那麽精致,但我也覺得其中隱藏著無窮的趣味。
“壹杯春露流連壹時,腋下清風欲仙”,可見茶的魅力。我是壹個普通的小市民,喝不起功夫茶。偶爾總會擔心倒茶的服務員會怎麽處理長長的壺嘴,但每次,我的擔心都是多余的,人家總能倒到七分鐘。逛大都市的茶館,劉姥姥的眼睛像大觀園壹樣閃亮,眼神驚恐。那些對聯、書法蒼勁有力,那些評書韻味十足,那些裝飾典雅大方,無不顯示出這個地方的文化底蘊。文化習俗是從祖輩遺傳下來的,根植於骨髓。在平常的日子裏,它們像鮮花壹樣芬芳。往往到了這樣的地方,不僅是感悟的陶冶,更是眼界的陶冶:不必登富貴山,不知地之厚,不到遠方,不知自己之小。這可能就是旅行者不能輕易停下腳步的原因。
但無論在哪裏喝茶,妳都覺得泡著、看著、聞著、慢慢啜飲,總比待在自己家裏好。每壹步都是至高無上的享受。壹杯好茶,悠然自得,消磨時光,品味意境,回味悠閑,增加情趣,欣賞風景,體會體驗。為什麽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