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1978年,越軍有百萬大軍。貓的耳洞為什麽被廣泛使用?

1978年,越軍有百萬大軍。貓的耳洞為什麽被廣泛使用?

壹般前線的貓耳洞只能容納三個士兵,實際只能提供兩個士兵躺下睡覺的空間。所以貓耳洞裏的士兵大多輪流休息,或者有的只能坐著蜷縮著睡覺。而且,越南邊境的熱帶雨林氣候非常炎熱潮濕。貓耳洞裏的士兵,時間久了會得“爛褲襠”皮膚病,最後裏面的士兵可能會光著身子。

但是熱帶雨林的戰鬥環境,蚊子螞蟻毒蛇多。貓耳洞裏的士兵很容易被咬的壹絲不掛,生病的幾率也會增加。為了避免“爛褲襠”的問題,很多士兵只能穿裙子不穿內褲。貓耳洞長期缺水,或者到了雨季,洞內滿是水,很多死老鼠、死蛇、死士兵的屍體也會隨著雨水被沖進洞內。缺水的時候只能喝雨水,或者晚上用器皿之類的露水。

可見貓耳洞裏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如果不是被逼,沒有人願意在貓耳洞裏貓。

越南深陷戰爭泥潭。

中越戰爭從2月1979開始,到4月1,1993正式結束。在此期間,戰鬥停止,並經歷了許多位置的戰鬥。其中最慘烈的是1984發起的老山與遮陰山之戰。經過三年的反復戰鬥,我軍終於拿下了這兩個地區。

也就是說,由於激烈的陣地爭奪戰,雙方都陷入了陣地的拉鋸戰,有點類似於壹戰時戰壕中的靜戰,在奪取陣地後的防禦戰中,在深山密林中,雙方都無法使用大型機械構築其他工事,對方也不會給妳足夠的時間構築工事,所以貓耳洞就成了士兵和武器彈藥的儲存地。貓耳洞是最安全簡單的設防。

二戰結束後,越南經歷了與法國和美國長達34年的持久戰。其實越南才是真正深陷戰爭泥潭的國家,越南還處於女多男少的局面。當越南再次陷入中越戰爭時,其國內軍事資源嚴重不足,越南在戰場上至少有654.38+0.5萬非正規民兵。因為越南的戰爭機器壹直在運轉,傷亡慘重,這些越南民兵並沒有積累豐富的作戰經驗。對於新兵來說,貓耳洞裏的貓是最好的戰鬥方式,既能減少士兵的傷亡,又能長時間等待。因此,準確地說,由於攻守雙方在反復的陣地爭奪戰中頻繁交鋒,兩軍都廣泛使用貓耳孔。與蚊蟲叮咬、皮膚病肆虐的惡劣條件相比,陣亡士兵的損失對雙方來說都是最大的損失。

越南處於戰爭的劣勢。

中越戰爭開打時,正處於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蜜月期。當時,美國和法國都在與越南的軍事較量中失敗,希望有人能給它邪惡的氣息。所以在越南戰場上,我軍使用了很多西方國家的武器裝備。越南雖然有蘇聯的支持,但當時蘇聯已經深陷阿富汗戰場,自身難保,無法給予越南強有力的軍事援助。對比雙方的火力,我軍在火炮雷達上占了上風。而且在1979年,越軍的6個精銳師被牽制在柬埔寨。在北方作戰的越軍很多都是越南的省軍,裝備非常陳舊,不能及時救援,只能避兵。

南北越統壹前後,越南壹直在進行土地改革。戰爭爆發時,越南的生產經營尚未完全恢復。沒有休養生息的越南,其實是在打腫臉充胖子,在戰局上處於守勢。對於防守方,往往是先保存實力,再尋求防守反擊的可能性。貓兒洞類似於我軍在抗日戰爭中使用的地道戰和朝鮮戰爭中的坑道。而且貓洞都是在山裏挖的,頂部都是厚厚的泥土和石頭。貝殼很難對貓的耳洞構成重大威脅。如果貓的耳洞建在攻擊方向的後面,如果炮彈的射擊弧度小,就會被山體擋住,如果射擊高度高,就容易打到山溝裏。當時還沒有可以攻擊地下掩體的鉆地彈,所以貓耳洞就成了雙方因地制宜,順應時代的最佳選擇。

越南軍隊大而不強。

1979年,越南人口只有5365438+萬,但如果此時越軍突破百萬,士兵比例為1.88%。以色列人口870萬,以軍約占654.38+0.8萬,占2%,包括女兵人數。作為壹個發達國家,以色列的士兵比例已經達到極限,越南當時的經濟條件也無力支撐這麽多精銳士兵。換句話說,越軍人數超過這個比例,但分量不重,戰鬥力註水程度可見壹斑。不能光看數字就覺得越軍有多厲害。越軍心知肚明,只能靠人海戰術,否則不會用貓耳洞。

而且越軍不擅長正面作戰。它能打敗美軍主要靠遊擊戰、伏擊戰、偷襲戰、陷阱戰,唯壹的本事就是偷我們的東西。如果越軍與兵團發生直接沖突,它會用自己的缺點攻擊我們的優點。這種作戰模式消耗太大,傷亡很大。越軍傷不起,國力很快就會被拖垮。越軍的制勝法寶只有在熱帶叢林中對付對方,打不對稱戰爭才有勝算。

越軍也意識到了自己大而不強的特點,戰後進行精兵簡政,減員增效。目前越軍人數只有50萬左右,是峰值1.26萬的壹半。但是從戰鬥力上來說,現在的越軍肯定比1978強。有時候亂糟糟的士兵不利於戰時作戰指揮,是軍隊常態化提升戰鬥力的主要方向。

綜上所述,貓耳洞是特戰時代的產物。貓耳洞作戰,如果放到現代戰場,就是壹個繭,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在現代戰爭中,由於進攻性武器的快速發展,作為防禦手段的貓耳洞已經被淘汰,但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