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壹:飯後馬上刷牙。
不對!根據口腔醫生的最新研究,飯後立即刷牙對牙齒健康有害。牙冠表面有壹層琺瑯質。剛吃完飯,尤其是吃酸性食物,牙釉質會變軟。這時候刷牙容易造成牙釉質損傷。久而久之,牙齒的琺瑯質會逐漸減少,容易使人牙齒過敏,吃東西時牙齒會出現酸、痛的癥狀。因此,口腔醫生提醒,最好飯後用清水漱口,1-2小時後刷牙。
誤區二:洗腸、禁食、排毒、美容。
很多人明明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遠離大便和毒素,避免在社交場合的尷尬,讓自己的皮膚變得通透有光澤,這比單純的外用化妝品要好。不習慣這種方法的人可以選擇禁食的方法排毒,即每周壹天不吃東西,只吃水果或喝蜂蜜水也能起到排除體內毒素的作用。
不對!中醫也講排毒。除了正常排便、排尿、出汗三條排毒途徑,古人甚至說春秋時期就進行放血排毒。但是洗腸容易使腸道變厚,長時間反復刺激會使腸道麻痹,最終導致壹些人為因素的疾病。禁食排毒的方法也要因人而異。有些人脾胃虛寒,吃水果等生冷的東西,胃裏就會脹氣。如果妳是壹個過度勞累的工作者,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就會出現乏力、頭暈、低血糖等癥狀,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誤區三:塑身內衣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擁有好身材。
聽電視購物欄目,塑身內衣的導購小姐怎麽說?體脂是可以移動的。再來看日本,它是最早時尚塑身內衣的地方。第壹批粉絲現在都是60歲的人了,身材還是30多年前的打扮。妳認為誰能抵擋這樣的誘惑?
不對!塑身內衣緊貼身體,不僅影響正常的血液循環和汗液排泄,還會導致外陰潮濕和細菌繁殖。尤其是女生長期穿緊身衣,不僅會影響發育,還會誘發乳腺增生或囊腫等疾病。因此,保健專家提醒,女性腹部有很多重要器官,如子宮、卵巢等。長時間穿塑身衣會使肌肉緊張,影響生理機能。束腰還可能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如果每天花八個小時“塑形”,處於腹部缺氧狀態,對身體是有傷害的。
誤區四:註意飲食和運動等於減肥。
如果妳認為做好這兩點就足以保證減肥,那妳就大錯特錯了。妳可能忽略了另壹個主要因素:減肥導致的睡眠問題。芝加哥大學研究睡眠的伊維·範·庫特博士說:“美國人也是超重和肥胖最多的。也許我們應該考慮肥胖和睡眠之間的可能性,睡眠不足會導致我們的食欲紊亂。”每個人都有自己需要的正常睡眠時間。如果睡眠時間少於這個時間,哪怕只差壹個小時,也會導致他體內激素失衡。
在對這些睡眠不足的人的血液進行分析後,發現他們血液中控制人食欲的瘦素含量下降。當我們吃到壹定程度,瘦素就會“告訴”我們吃飽了。同時,血液中血漿饑餓激素含量增加。血漿饑餓激素的作用是,當我們的身體熱量供應不足時,它會發出饑餓信息,促使我們開始進食。
誤區五:早睡早起有益健康。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分泌越早,因此老年人傾向於早睡早起,更符合自然生理時鐘。年輕人(尤其是還在發育的青少年)只需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鐘作息;但最好不要超過11 pm,因為從11 pm到1 am是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時間。這個時候如果不睡覺,正在發育的年輕人長不高,成年人也容易變老。
誤區六:中藥熱喝。
壹般中藥湯劑宜“溫”服,即湯劑煮沸後應立即濾出,待室溫幹燥至30℃-37℃時再飲用;藥丸和粉末中成藥要用溫水送服,也是壹種溫馨服務。散風寒的中藥要“趁熱服用”,服用後可吃些熱粥、熱水,以助藥物。解毒清熱的藥物,尤其是解暑的中藥,效果更好。在中國南方,壹些夏天經常喝的“涼茶”其實屬於中藥的壹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涼著喝的,涼著喝效果更好。
誤區7:不運動肌肉會變成脂肪。
對於每周花三四天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人來說,如果停止鍛煉,肌肉會變胖嗎?保健大師唐納·理查森-尤爾(Dona Richardson-Yule)說,“這不會發生。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兩者之間沒有相互轉化。”佐治亞州立大學運動科學教授沃爾特·湯普森(Walter Thompson)表示,肌肉是壹種密度相對較高的物質,而脂肪的密度相對較高。當妳停止運動時,妳的肌肉會變得有點松弛,但不會變成脂肪。反過來是真的嗎?可惜體育鍛煉不會把脂肪變成肌肉。壹家運動俱樂部的成員拉爾·斯茲·曼斯克(Lal Sz mansker)說:“雖然脂肪不會轉化為肌肉,但如果妳想擁有發達的肌肉,就必須做拉伸運動,以消除體內多余的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