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瘋狂“癌癥不需要治療”,教授揭穿“醫學良心”真面目
科學保健。林清順教授“醫學良心”癌癥專家震驚?壹位女士要求成為臉書的朋友,我接受後看了看她的臉書。結果我看到的第壹個帖子是“科學養生”(也就是我的網站),她在上面加了壹句“保重身體,要有知識”。我非常感謝她為我的網站做了這麽多宣傳,我希望其他臉書朋友也能這樣做。我繼續看不起她的臉書。啊!馬上看到的是“日本40歲癌癥專家驚呆了:解開10神話,別被癌癥忽悠了!”」. 05(轉載日期為2017/5/16)我點擊轉載後,去投資博客的網站看到了這篇令人震驚的文章。文章未註明發表日期,但確實註明作者是“在網上分享文章”,即“可恥”。文章標題下方是壹張頭發花白的男子照片,下方用紅色字體寫著“被日本人民親切稱為‘醫學界良心’的癌癥專家近藤誠”。以下是對這位“醫學良心”的介紹,說他是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院的放射科醫生,行醫40多年。註:他當講師31年(1983-2014),連助理教授都不能升。當然,文章的重點是題目中提到的“解決10個迷思”。它們是:可怕的不是癌癥,而是“癌癥治療”。再早發現真癌也沒用。手術是人為的重傷。化療毒性很大。90%的癌癥,不管治愈與否,存活時間都是壹樣的。即使醫生確認妳得了癌癥,如果妳不覺得疼,還是等等看比較好。手術成功≠癌癥治愈。越是“高級”的治療,越應該小心。檢查的做法是360度全方位發射X射線,拍攝人體橫斷面。增強免疫力不利於癌癥的防治,甚至完全無效。我已經在我的網站上發表了45篇與癌癥相關的文章。在其中的十多篇中,我反復告訴讀者,因為大多數人害怕手術、化療和電療,所以很多癌癥患者會選擇“自然療法”。號稱“醫學界良心”的近藤誠,迎合了人們對手術、化療、電療的恐懼,壹次又壹次地出版《癌癥不需要治療》壹書,名利雙收。我想請讀者做壹個簡單的邏輯思考:如果癌癥真的如近藤誠所說不需要治療,那他為什麽是癌癥專家?不需要治療的疾病怎麽會有專家呢?如果這個邏輯不能說服妳去吐槽近藤誠,請讀兩篇文章。壹張上寫著“不怪運氣”“近藤誠癌癥理論的真相,日本醫學界的良心”。另壹篇文章是趙大中博士(臺北榮總血液腫瘤科)寫的《給讀過近藤誠《不要被癌癥醫生殺死的20條忠告》的讀者的忠告》。這兩篇文章都寫得很好,可信度很高。尤其是“不怪運氣”寫的那段話,真的很經典:長期以來,日本主流醫學界對近藤采取了無視的態度。日語裏有個詞叫無聲殺人。顧名思義,日本學界繼承了魯迅先生“最高的輕蔑是沈默,連眼珠子都不轉開”的態度。“看到這段話,讓我想起了日本電影中身著古裝,變幻莫測,勾心鬥角的武士將領的最高境界。然而遺憾的是,在這個以媒體為主宰的現代社會,“沈默的殺戮”毫無用處。默殺視為默認,默認解釋為默許。那麽,請閱讀“不要責怪運氣”這篇文章的下幾段,了解近藤誠是如何成為“醫學良心”的。但是,很明顯,這種策略可以用來對付普通人,但忽視這樣壹個影響數百萬人生死的重大問題,是不可行的。我相信近藤說的,人選擇不接受治療,本來可以治愈的癌癥被耽誤了,失去了生命。原本打算定期體檢進行癌癥篩查的健康人群也放棄了檢查,導致原本可以早期發現的腫瘤遲遲沒有出現。醫學界坐不住了。日本國立癌癥中心名譽主席、胃癌早期診斷協會主席白川平三郎博士在醫學雜誌《胃腸》上發表長文反駁近藤的謬論。石川博士的文章對近藤的書進行了壹壹反駁。他指出,近藤最初受到廣泛關註,是因為他的書出版時正值日本明星泉正弘的胃癌手術受到媒體關註,所以他害怕癌癥手術帶來的痛苦。同時,由於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癌癥患者的痛苦經歷被媒體廣泛報道。近藤站出來,以專業醫生的身份提出了對癌癥治療的顛覆性理論,自然迎合了民眾的心理,所以壹炮而紅。有了這個名聲,近藤開始批判癌癥的篩查和體檢,開始異想天開地提出“癌癥真假論”。在他看來,這種說法只能稱之為論據,無論如何不能稱之為理論。本來應該是不值得壹看的謬論,卻被民眾廣泛傳播,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註意:癌癥的治療和治愈取決於許多因素,如年齡、癌癥類型、早期或晚期、疼痛指數等。請參考我早前發表的《前列腺癌,治愈與否》。關於原出處作者:科學醫療,版主林慶順,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教授(現已退休),有40年醫學研究經驗,發表研究論文近200篇,擔任60余種世界知名醫學期刊的評審團成員。從醫學研究的角度,發表基於科學證據的文章,致力於解決網絡上遊蕩的保健神話,幫助讀者避免被未經證實的信息誤導,從而維護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