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五音療法體現了整體保健的理念

中醫五音療法體現了整體保健的理念

國學是“六藝之學”,主要指“大六藝”。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除了大六藝(六經),還有小“六藝”。“小六藝”的目的是培養人格和技能,“大六藝”的目的是培養感情和精神。小六藝還是很有養生價值的,“樂”和“書”被老人廣泛使用。

音樂的本義:先王風流,尊德

“樂”篆書的字形是上面有壹件樂器,下面有壹個木托架。清代大學者段玉裁認為,“樂”篆書上面的字形是中間有鼓,兩邊有鼓。他也想過:樂器有很多,為什麽單單用鼓來表達“音樂”呢?段玉裁認為,這是因為“鼓是春分之聲。怡悅。雷聲從地下冒出來為它做準備。已故的國王以享樂來崇拜美德。也是它的意思。”意思是鼓發出的聲音代表著春分時的聲音,象征著聖賢引領音樂的創作是為了尊重和弘揚美德。可見,音樂在本義上也與“德”息息相關,不是頹廢之聲,而是大德之聲。

孔子的音樂:音樂教育

《禮記·仲尼衍舉》記載孔子認為:“有禮貌者,通情達理;快樂的人也很節儉。紳士是粗魯的,不可移動的。不能詩,在禮;不能快樂,於立蘇;薄於德,不及禮。”

音樂已經成為孔子教育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在《論語》中,孔子認為人文教育是“以詩、禮、樂”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壹個人、壹個家庭、壹個社會的風尚教育,有賴於“詩教”,最終可以由“倫理”來確立。

孔子本人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有很高的音樂修養。據《漢書·詩傳》和《孔家史記》記載,孔子曾“竭魏”,“以取儀吟”;曾“訪長虹”“師從鼓琴”。

因為孔子有這樣的教養,所以對通過音樂表達人心也有深刻的體會。因此,孔子能夠真正堅持正確而高尚的音樂主張,那就是“聽弦歌可以知雅”。孔子在“齊文韶三月不知肉味”、“困”時,明確告訴弟子顏淵“之亂為惡,雅樂也為善”,聽樂師“之”在魯演奏,他說“關雎之亂”

可見,音樂的養生首先應該是壹個學習的過程,人格會在學習和提高中得到升華。《詩序》說:“情動於中,形於言。還不夠,所以我哀嘆。哀嘆不足,所以永遠唱下去。缺乏永恒的歌曲,所以我不知道如何用手跳舞,我可以用腳跳舞。”音樂舞蹈是人內心真實情感和真實修養的表達和展示,音樂養生說到底是壹種修養功夫。

中醫“五音”:情緒康復的工具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古人就已經用“音樂”來治療疾病。例如,《黃帝內經》中提到,“遊助”的意思是通過法術治療疾病和消除邪惡。

祝妳——賦予聲音神聖的治療力量

在蘇文的《論化精為氣》中,黃帝問齊伯曰:“聞古之治,惟願化精為氣。”也就是說,我聽說在古代,治療疾病只是改變和改造人的精神和氣血,疾病可以通過壹種叫做“遊助”的方法來治愈。齊波的回答指出,在古代,人們生活的物質條件非常艱苦自然,同時也沒有太多的世俗欲望的內在糾葛,沒有官名的羈絆。在潔凈冷漠的環境中,邪氣無法深入滲透,所以不用麥飯石也能治病。

如果把這兩個字放在壹起讀,的意思是“周”(詛咒),也就是說,“詛咒”是“”的輔音。“遊助”是壹種念咒、祈求鬼神消災、解除病人痛苦的方法。事實上,許願是壹種巫術。中國古代很多政府醫政部門都是按科設願,唐代禦醫部門設咒禁科,元明清有十三科,按科許願是十三科(清中葉以後被禁)。時至今日,祝由作為壹種治療方法,仍然不是“封建迷信”。正所謂“病由心生,病由心滅”。許多心臟病只能通過心臟藥物和心臟療法來治療。

祝妳能達到轉移註意力和自我暗示的作用。調動患者的積極因素,轉移其對疾病的註意力、焦慮和擔心,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想象力,轉化為良好的精神狀態,使患者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鼓勵,有利於緩解病情,控制病情。壹些特殊的疾病(精神和情感類的壹些疾病)甚至可以不用藥物治愈。

六字公式-呼氣的聲音可以影響臟腑

南北朝大醫陶弘景認為吸氣只有壹種,呼氣卻分為吹氣、呼吸、大笑、呵呵、嘶嘶、嘶嘶六種方式。這六種呼氣方式發出的聲音,對人體五臟的作用是不同的。

吹(管腎)可祛風,呼吸(管脾)可祛熱,笑(管心)可除煩,哈(管心)可降氣,噓(管肝)可散郁,噓(管肺)可解乏。

當然,六字訣不僅僅是吐氣時的聲音,還有調整身心的功夫。是壹種身心合壹的訓練功夫,是“國術”的重要方法之壹。

五音治病——七情病因的音樂療法

中醫五音療法的理論基礎是五行五誌並存,人的情緒是用音樂來治療的。

蘇文金匱嚴陣篇將五音所形成的不同形象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匹配,概括為:木,其聲角(清脆悠揚似木);火,其聲符(熱情似火);土,其聲宮(溫柔重如土);金,其聲商(悲委婉如金);水,它的音羽(像水壹樣柔軟而連續)。

中醫認為,人的五誌是:怒、樂、思、悲、懼,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在處理“七情五欲”引起的各種疾病時,結合不同的癥狀,播放或欣賞相應的音樂,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和調節作用。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怒與周瑜的故事,以周瑜怒吐血而告終。其實,如果當時讓周瑜聽壹些悲傷的音樂,他的憤怒就不會產生,也不會氣短而死。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憂勝怒”。金範大喜過望的故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喜出望外”,堵塞了他的心智,導致他走向瘋狂。心在五行中屬於火,需要水來壓制。帶有鼓和恐慌等元素的音樂可以用來治療金範的瘋狂,因為“恐懼贏得了歡樂”。再比如林黛玉,天天抑郁,傷肺。如果用音樂療法,可以聽壹些換個調子的音樂,比如《百鳥朝鳳》,用歡快愉悅的曲調來治愈自己的煩惱。

總之,對於受到驚嚇的人,可以多聽壹些平和舒緩的音樂;對於想太多的人,可以聽聽有棱角的曲子,也就是上升的曲子,感受春天的氣息,抒發自己的想法。

值得註意的是,中醫治療疾病的五音必須與環境、布局相結合,再與飲食、色彩相結合,這是中醫整體觀和中和哲學理念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