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食物多種多樣,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也不盡相同。除了母乳,沒有任何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因此,合理的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滿足人體正常的生理需求,達到合理營養和促進健康的目的。因此,應該鼓勵人們廣泛食用各種食物。
谷類食品是中國傳統飲食的主要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傾向於吃更多的動物性食物。根據1992全國營養調查結果,在壹些富裕家庭中,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已經超過了谷類食物的消費量。這種“西化”或“富裕”的飲食提供了太多的能量和脂肪,卻提供了太少的膳食纖維,這對壹些慢性病的預防極為不利。以谷物為主的理念是提醒人們保持中國良好的飲食傳統,防止不良飲食結構帶來的種種弊端。
另外,還要註意谷物的粗細,經常吃壹些粗糧和雜糧。不要把大米和小麥磨得太細,否則谷物表層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大部分都會流失到麩皮中。
2.多吃蔬菜、水果和土豆。
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蔬菜種類很多,有葉莖、花苔、茄果、鮮豆、食用菌等。不同品種食物的營養成分不盡相同,甚至差別很大。紅黃綠等深色蔬菜中的維生素含量高於淺色蔬菜和常見水果。這些營養素是胡蘿蔔素、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葉酸、礦物質(鈣、磷、鉀、鎂和鐵)、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劑的主要或重要來源。我國近年來開發的野生水果,如獼猴桃、刺梨、沙棘、黑加侖等,也是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的豐富來源。
很多水果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都不如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但水果比蔬菜含有更多的葡萄糖、果糖、檸檬酸、蘋果酸、果膠等物質。紅色和黃色的水果和獼猴桃、鮮棗、橙子、柿子和杏是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的豐富來源。經常吃不同種類的水果,可以刺激食欲,幫助消化,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土豆富含澱粉、膳食纖維、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國居民最近10年吃的土豆比較少,應該鼓勵他們多吃土豆。
富含蔬菜、水果和土豆的飲食對維持心血管健康、增強抗病能力、降低兒童幹眼癥風險和預防某些癌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吃牛奶、豆類或其制品。
牛奶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鈣含量高,利用率高。它是天然鈣的極好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提供的鈣普遍較低,平均僅達到推薦供給量的壹半左右。我國也有不少嬰兒患佝僂病,可能與膳食缺鈣有關。大量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補鈣可以提高他們的骨密度,從而延緩他們患骨質疏松癥的年齡;給老年人補鈣也可能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展牛奶的生產和消費。
豆類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為了增加農村人口的蛋白質攝入,防止城市過度食用肉類帶來的不良影響,應大力促進豆類特別是大豆及其制品的生產和消費。
4.經常吃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肉油。
魚類、家禽、蛋類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和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賴氨酸含量更高,有利於補充植物蛋白中賴氨酸的不足。肉類中的鐵得到很好的利用,魚類尤其是海魚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防止血栓形成。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12、葉酸等。但有些器官,如腦、腎等,膽固醇含量相當高,不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我們國家有相當壹部分人沒有攝入足夠的谷類和蔬菜,這對健康不利。
脂肪和肉油是高能量食物。攝入過多往往會導致肥胖,是壹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所以要少吃。目前,豬肉仍然是我們人民的主要肉類,豬肉脂肪含量高,所以應該發展瘦肉型豬。雞肉、魚肉、兔肉、牛肉等動物性食物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產生的能量遠低於豬肉。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吃這些食物,適當減少豬肉的食用比例。
5.食物攝入和身體活動要平衡,保持合適的體重。
食量和體力活動是控制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而體力活動消耗能量。如果食量過大,活動不足,多余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在體內積累,即長時間增肥、增重;相反,如果食欲不足,勞動或運動量過大,則可因精力不足而引起消瘦,導致勞動能力下降。所以人們需要保持食物攝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
腦力勞動者和活動量較少的人應加強鍛煉,進行適當的活動,如快走、慢跑、遊泳等。但瘦弱的孩子要增加食物和油脂的攝入,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和適當的體重。體重過重或過輕都是不健康的表現,會導致抵抗力下降,易患某些疾病,如老年人的慢性病或兒童的傳染病。經常鍛煉可以增強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生理狀態,提高工作效率,調節食欲,強健骨骼,預防骨質疏松。
6.吃清淡低鹽的食物
清淡的飲食對健康最有益。所謂“淡”,就是不要太油膩,不要太鹹,不要太多動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食物。
現在城市居民的油脂攝入量越來越高,對身體不好。我國居民鹽攝入量過高,平均值已經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值的兩倍。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鈉的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病率呈正相關,因此不宜攝入過多的含鈉鹽。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膳食鈉的來源包括醬油、泡菜、味精等高鈉食物,以及含鈉的加工食品。我們應該從小養成少吃鹹飯的習慣。
7.如果妳喝酒,妳應該限制它
在節假日、喜慶日和社交場合,人們喜歡喝酒祝賀。白酒含高能量,不含其他營養成分。長期無節制飲酒會降低食欲和食量,可能導致多種營養缺乏,甚至酒精性肝硬化。過量飲酒會增加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生長發育期,不宜飲酒。
如果喝酒,可以喝少量低度酒。
8.吃幹凈、衛生、不易腐爛的食物。
在采購食品時,要選擇外觀好、無汙垢雜質、不變色變味、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嚴格控制口入病出。吃飯的時候要註意衛生條件,包括用餐環境、餐具以及供餐者的健康衛生。集體用餐應提倡分餐,以減少疾病傳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