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為什麽孩子會得厭食癥?
兒童厭食癥是指兒童長期食欲不振,對進食產生厭惡或抗拒,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兒童厭食癥多由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缺乏微量元素和各種慢性疾病會導致孩子厭食。
1,大部分厭食癥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零食太多、飯前喝大量飲料、吃飯時註意力不集中(如聽故事、邊看電視邊吃飯)等都會擾亂或抑制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從而降低孩子的食欲。
2.父母長期強迫進食的後果。這些家長往往過於擔心孩子營養不良,體重增長慢,食量少,逼著孩子吃。極大地影響了孩子的情緒,產生了“吃飯等於受苦”的錯覺,逐漸形成了條件性的拒絕進食,最終發展為厭食癥。
3.多種急慢性疾病常伴有厭食癥。全身性疾病如結核、膠原性疾病、貧血和壹些慢性感染,胃腸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肝功能不全、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癥、心功能不全和胃腸充血,以及各種原因的腹瀉和慢性便秘都是常見原因。
4、長期用藥可能導致孩子厭食。如紅黴素、氯黴素、磺胺和氨茶堿。攝入過多的維生素A或維生素D會導致中毒,還會導致兒童厭食。
5、缺鋅也會導致厭食。如果厭食癥的孩子找不到其他可以解釋的原因,可以確定血液或頭發中鋅的濃度。
為了避免孩子厭食,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前不吃零食,專心吃飯,不偏食不挑食;家長也要註意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以免孩子對吃東西產生恐懼心理,導致厭食。
二、兒童厭食癥的癥狀
兒童厭食癥的主要癥狀是厭食和抗拒進食。此外,厭食癥患兒還會出現頻繁嘔吐、便秘、腹脹、腹痛、腹瀉、便血等癥狀。
兒童厭食癥不是壹種獨立的疾病,而只是壹種癥狀。兒童厭食癥又稱消化功能障礙,在兒童時期非常常見。兒童厭食癥會有壹系列癥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也常出現在其他系統的疾病中,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各種感染性疾病中。因此,需要詳細詢問病史,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其原發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兒童厭食癥的癥狀如下:
停滯:孩子不想吃,或者食之無味,拒吃,身體消瘦,但精神狀態尚可,第二種基本正常;
脾胃氣虛:小兒精神差,面色萎黃,厭食,拒食。如果他們吃得少,大便裏有難消化的殘留物,或者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
胃陰不足:小兒口幹,喜多飲少食,皮膚幹燥少潤,大便幹結,舌苔少,舌紅。
不同原因引起的兒童厭食癥的癥狀也不同:
1.由於母乳餵養不當引起厭食,小兒常吐奶,口中有酸味,腹脹滿,大便酸澀,舌紅,苔白膩。小兒常吐酸味食物殘渣,按壓腹部時可感劇痛,大便腥臭,舌苔白膩,指紋紫。
2、痰濕滋生厭食,孩子形體消瘦或虛胖,不思飲食,嘔吐吐痰,便溏,面色晦暗蒼白,舌苔白膩,脈滑,指紋淡紅。
3.因蟲傷脾而厭食,孩子面色蒼白,肌肉消瘦,精神不安,不想吃飯,喜歡吃異物,睡覺時磨牙,腹痛腹脹,大便不規則,鞏膜有青斑,面部有白斑,嘴唇有白斑。
三、厭食檢查
大多數情況下,厭食是孩子因為心理原因不想吃飯的癥狀。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進食情況來判斷孩子是否患有厭食癥。
在確診小兒厭食癥之前,需要排除小兒是否有感冒或內科慢性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因為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等疾病都會引起小兒厭食,疾病治愈後厭食會有所好轉,所以必須進行上述疾病的檢查。
需要了解病史、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才能排除消化系統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對消化道的影響。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判斷:
1,看年齡。如果發現1歲以下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有明顯的厭食現象,大多是由疾病引起的,要引起重視,可能是敗血癥、肺結核、佝僂病以及各種營養缺乏。大壹點的孩子要特別註意飲食習慣、日常生活、家庭環境等等;因為家庭環境好的家庭,孩子容易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喜歡吃零食,容易引起厭食;
2.看食欲不振的程度。如果是輕度食欲不振,可能是零食吃多了,或者天氣、心情不好。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是厭食癥或者其他潛在疾病;
3.有什麽癥狀嗎?如果孩子有輕度食欲不振,但仍活潑快樂,多半是正常的。如果伴有乏力、無精打采、低燒,多為肺結核或其他感染。腹痛便血的人要註意胃十二指腸潰瘍和寄生蟲。反應慢,皮膚粗糙,少汗,發育不良,要註意甲減。多汗癥、串珠狀肋骨、前額方形、顱骨軟化等骨骼改變為佝僂病;
4.微量元素的檢驗。通過微量元素的檢查,有助於發現是哪種微量元素缺乏導致厭食,也有助於判斷。壹般來說,缺鋅容易導致孩子厭食。
如果家長通過觀察發現孩子確實患有厭食癥,需要帶孩子去醫院尋求合適的治療。同時積極糾正孩子不恰當的飲食習慣,逐漸讓孩子恢復正常飲食。
四、小兒厭食癥怎麽辦?
兒童厭食癥的治療需要根據病因對癥治療。如果厭食是飲食不當引起的,要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重在恢復孩子的消化功能,可以讓孩子配合中藥服用,達到開胃健脾的效果。如果厭食是因為微量元素缺乏或疾病引起的,家長要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積極治療疾病,讓孩子盡快康復。可以使用以下處理方法:
1.中藥內服:包括湯劑治療和中成藥治療。該湯劑可用補環金正氣散加減,常用蒼術、陳皮、佩蘭、藿香、半夏、枳殼、神曲、雞金、麥芽等。腹脹者,可加菜花籽、木香。濕熱瘀阻者可加薏苡仁;若有不適,可加入砂仁、薏苡仁。中成藥可以是季華口服液、消食健兒糖漿等。
2、針灸療法:刺四縫,常規消毒後,先刺出液體擠出,直至出血,3天後重復。
3、穴位註射療法:可用維生素B121mg分別註射左右足三裏穴。
4、按摩療法:采用推脾經、分腹陰陽、運內八卦、揉腹、捏脊等方法。
5、外敷療法:利用中藥粉末如胡黃連、神曲、枳殼、木香、陳皮等藥物制成“開胃散”,外敷臍部治療。
6.補鋅:鋅能迅速再生味蕾細胞,提高味蕾的敏感度,改善消化功能。對缺鋅兒童有效率達90%以上。
除了配合治療,家長還要逐步糾正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才能有效避免孩子厭食。
壹旦孩子出現厭食癥,孩子往往不想吃飯,媽媽看著自己的身體壹天天消瘦下去,非常擔心和焦慮。孩子厭食肯定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最好積極采用本文提到的這些厭食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