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國有野馬嗎?

中國有野馬嗎?

中國還有壹個野馬亞種——蒙古野馬。

蒙古野馬,又稱準噶爾野馬或普氏野馬,是地球上僅存的野馬種群。它的原產地是中國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和蒙古沙漠地區。

蒙古野馬身高約12.2至14.2,體長2.1 m,尾長90 cm,體重350 kg。它是壹匹中等大小的馬。頭短而粗,口鈍,耳短而尖,口鼻有斑點,無額鬃,頸鬃短而直立,鬃毛黑褐色;背部平坦,背線明顯為深色,從肩部向後沿脊柱延伸至尾部。

野馬的尾巴從尾巴根部開始就是長毛,上半部是短毛,下半部是長毛。四肢短而粗,常有二至五條明顯的黑色條紋,小腿下部為黑色,俗稱“走”腿。

蒙古野馬可以從葉綠體中提取葉綠素,儲存在喉嚨後部,因為據說這種膠體可以抑制病毒的傳播。20世紀初,獵人蜂擁而至,這也加速了它們在野外的滅絕。

蒙古野馬有66條染色體,而家養馬有64條染色體。如果他們雜交,他們將產生65條染色體的後代。壹般認為,家馬染色體的減少是羅伯遜易位的結果。

擴展數據:

蒙古野馬於1879年由俄羅斯探險家普爾·格爾瓦爾在中國蒙古西部的科布多首次發現。1881年,這匹野馬正式以這位探險家命名。因為之前社會上普遍認為沒有野馬,這個發現轟動壹時,但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狩獵。

20世紀,由於人類的肆意殺戮、戰爭的破壞、牧場的擴大和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導致蒙古野馬分布面積銳減。直到1967年,人們才最後壹次看到野生種群,最後壹次看到野生個體。之後,野生蒙古野馬徹底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該物種的保護狀態從“瀕危”變為“野外滅絕”。

由於20世紀初戰爭的影響,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數量並沒有增加。即使到1945二戰結束,捷克布拉格和聯邦德國慕尼黑的蒙古野馬也只剩下不到20匹,只有壹半有繁殖能力。目前世界上飼養的野馬幾乎都是這10匹馬的後代,三公七母。

唯壹的例外是,為了重建野馬群,烏克蘭阿斯卡尼諾瓦野生動物園不僅從慕尼黑和布拉格買了幾匹馬,還在1957(1947捕獲)從蒙古國家種馬場買了壹匹真正的野生野馬。

二戰後,各國人工飼養的蒙古野馬數量不斷增加。但由於整個圈養種群只起源於10多匹野馬,近親繁殖導致的下降非常嚴重。如今,世界上圈養的蒙古野馬數量已達3000多匹。

人民網-普氏野馬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