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樣的人容易得心臟病?
心臟病50%以上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我要強調心情好!以下是心臟病的危險因素,註意壹下就好了!(1)年齡:此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9歲以後進展迅速。冠心病心肌梗死和猝死的發生率與年齡成正比。近年來,冠心病發病趨於年輕化,女性發病時間通常比男性晚10年左右。(2)性別:某些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確實存在性別差異。就冠心病而言,男女有很多不同。壹般來說,與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的發病時間較晚,約為10年後。55歲以前,女性即使得了冠心病,也很少發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其癥狀以心絞痛為主,病情較男性輕,預後較好,存活率較高。在美國,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明顯高於女性。根據1979的統計數據,35-44歲白人男性冠心病死亡率是女性的5.2倍。在中國,男女比例約為2∶1。但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女性冠心病發病率明顯增加。有資料顯示,女性60歲以後冠心病發病率大於或等於男性。(3)不活動與運動量減少:美國近10年的大量流行病學研究得出以下結論:適量運動可降低冠心病風險,不活動人群冠心病風險增加2倍,與收縮壓、吸煙、血清膽固醇增加相似。這種病在腦力勞動者中的發病率高於體力勞動者,經常有緊迫感、心理壓力大、買不起東西的人容易得這種病。(4)飲食與肥胖:經常吃高熱量飲食,動物脂肪和膽固醇較多的人易患此病。同時,吃多了也容易得這種病。世界第壹肥胖國德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吃脂肪是因為沒有出路的消耗”,所以要控制冠心病的發病率,除了控制高脂肪飲食的攝入,還要註意控制食物的攝入。近年來,肥胖與冠心病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肥胖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壹。超重的肥胖者(10%為輕度,20%為中度,30%為重度肥胖者)易患此病,尤其是體重增長較快者。而且不僅要看體重指數,還要測量皮下脂肪的厚度。而且,向心性肥胖有很大的危險性。(5)精神緊張:精神緊張可誘發冠心病。芬蘭壹家公司對83014名員工的研究發現,壓力大的員工患冠心病的相對風險是普通人的1.58倍,壓力小的員工是1.16倍,風險增加50%。在美國對3682名冠心病患者的後代進行了10年的隨訪。結果發現,冠心病風險是普通人的1.25倍,死亡風險是普通人的1.23倍,比壓力低或無壓力者高出20%以上。還會加重血管狹窄程度。美國和瑞典對80名冠心病患者進行了為期3年的研究,並在觀察開始和結束時進行了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發現,壓力高的患者心臟血管狹窄程度增加了7.65438±0%,而無壓力的患者則減少了5.2%。壓力和精神因素可促進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病。以色列壹項對209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研究發現,不良情緒引起的心臟病發作相對風險比正常情況下高14倍,因此應激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不穩定。美國壹項對21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發現,雖然高血壓患者胸痛和心電圖無變化,但心肌灌註顯像顯示6例患者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85%患者存在內皮功能障礙。(6)血壓與血脂:第壹,血壓升高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冠狀動脈和腦動脈是高血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的危害。60% ~ 70%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有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根據最新國家標準,將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95mmHg的高血壓標準改為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已被流行病學、臨床、病理學和實驗室觀察廣泛而壹致地證實。根據最近的壹項研究報告,如果平均收縮壓每增加2mmHg,冠心病的發病率將增加6/65438+百萬。第二,血脂,由於遺傳因素或脂肪攝入過多而導致的血脂異常,或脂質代謝紊亂。血脂包括膽固醇、膽固醇酯、甘油三酯、磷脂和遊離脂肪酸等。當與某些球蛋白結合時,它們成為水溶性脂蛋白,包括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LDL)。目前認為,當血清膽固醇(TC)升高(> 200 mg/dl)、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 55 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