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大班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教案

作為壹名無私的教師,教案的編寫必不可少,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怎麽寫教案?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8個大班健康教案。歡迎分享。

大班健康教案1教學目標

1,明白和爸爸媽媽睡覺的危害。

2.知道睡覺的好處。

3.讓孩子喜歡自己睡覺。

4.積極參與活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5、初步了解健康小貼士。

教學準備

教學PPT7頁“重要電話”視頻屏幕

教學過程

1.孩子在家是自己睡還是和父母壹起睡?

2.說說妳為什麽睡或者和父母睡?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壹個叫莎莎的小朋友。她遇到了壹些困難。讓我們看看她是如何克服它們的(播放視頻)。

4.薩沙怎麽了?

5.老師復述這個故事。

6.薩沙怕什麽?(鼠標,黑影)

7.最後,她克服了困難,勇敢地自己去睡覺了。

8.說說和爸爸媽媽壹起睡的危害(不衛生,吵。播放PPT中的鼾聲)

9.說說妳幹凈衛生又香甜的睡眠。

10.自己睡不著怎麽辦?聽聽歌,聽聽故事,走之前讓媽媽陪我們壹會兒,想想開心的事。

11.讀民謠《好孩子愛睡覺》

12.讀三遍後:壹個人睡真好。

13.結束教學

大班健康教案第二部分活動目標:

1.通過不同的繩子感受心跳、呼吸等身體變化。

2.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讓孩子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初步了解健康小貼士。

5、初步了解疾病預防方法。

活動準備:

跳繩的場地和繩子。

活動流程:

第壹,熱身運動,短繩運動

老師:請讓孩子們拿壹根繩子。這樣對折後,握住繩子兩端,跟著楊老師做熱身運動。

孩子們累了嗎?他的健康狀況有什麽變化嗎?比如心跳和呼吸是否加快?

(引導孩子註意自己的身體是否發生了變化。如心跳、呼吸、出汗等。)

二、自由練習後誰跳得多?

1,免費練習連續跳繩。

老師:每個孩子都拿著壹根繩子。妳會跳繩嗎?妳能連續跳多少次?妳們都這麽能幹,等會我們比試壹下,看誰連續跳的最多。

但是,請孩子們在比賽前自由練習。妳可以邊跳邊數,看看妳跳了幾下。楊老師的要求是連續跳。妳不能中斷或停止。當妳停下來的時候,妳會重新開始數數。孩子們,妳們明白嗎?跳繩要註意哪些問題?妳能做到嗎?請每個孩子找壹個空的地方原地練習。如果楊老師鼓掌讓妳停下來,孩子們很快就會停下來集合。妳能做到嗎?

2、跳繩比賽

老師: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可以連續跳很多次,我們就開始遊戲吧。

老師說完321,孩子們就開始跳了。如果中間斷了,他們就停下來站到壹邊,看剩下的孩子誰能堅持到最後。每個孩子都在心裏數自己跳了多少次。孩子要誠實。壞了就停下來看看別的孩子的。妳不能再數了。妳能做到嗎?妳準備好了嗎?321,走!

3、孩子兩人壹組,壹人跳,壹人數。

老師:剛才,我們進行了壹場比賽,誰表現得很好,跳得最多。但是,老師看到別的孩子之前練的很好,可能壹開始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所以現在每個孩子都要找壹個小夥伴,兩人壹組,壹個跳,壹個幫他數數,跳完再交換。(單獨跳和分組跳)

老師:孩子們比以前跳得多嗎?跳了這麽久,妳累了嗎?妳現在的身體和剛做完熱身運動時有什麽不壹樣的變化嗎?

再次感受妳身體的變化,引導孩子發現自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大汗淋漓。)

第三,我的身體在變化。

老師:我現在想放松壹下,休息壹下。孩子們認為繩子不跳可以用來做什麽?妳能把東西做成各種形狀嗎?那麽楊先生邀請妳試壹試。妳要麽壹個人,要麽找幾個好朋友,用手中的繩子擺出不同的東西。設置好之後大家壹起欣賞吧。

老師:孩子們想得很周到。他們可以用繩子擺出各種形狀。我們用繩子做了壹個安靜的遊戲。與妳剛才跳繩時相比,妳覺得妳現在的健康有什麽變化嗎?孩子們發現我們跳繩和運動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麽影響嗎?休息不運動的時候呢?這就是運動和身體變化的關系。

(開導孩子發現,跳繩時心跳最快,氣短,有點喘不過氣來,渾身是汗;不運動的時候,心跳恢復正常,呼吸慢慢平靜下來,就不那麽急促了。)

大班健康教案3活動目標:

1.探索多種玩包的方法,試著用購物袋練習用腳跳。

2.體驗布袋各種遊戲帶來的快樂感。

活動準備:

1.購物袋

2.報紙箱

活動流程:

1.熱身。

孩子們,我們今天壹起開始運動吧,好嗎?

孩子們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2.嘗試探索多種玩法包。

-打開包怎麽玩?

-孩子們可以自由嘗試和探索。

-集體交流:怎樣才能跳得穩?

-跟著音樂的節奏跳。

3.包跳躍障礙。

(1)盒子垂直放置(盒子垂直放置為森林)。孩子們繞著S形障礙走到對面。

-講解要求:前方有小樹林,我們要帶著布袋跳S型穿過樹林。

-個人示威。

-團體文件練習。

(2)將盒子緊密放置在壹起(將盒子平放並緊密放置在壹起以形成壹條路徑)

-說明要求:妳看,前面有壹條路,我們就跳過去。

——分組練習跳躍。

-集體交流。

-個人展示。

(3)箱子分開平放(箱子平放形成更寬的圍欄。)

這道寬柵欄妳能越過這些柵欄嗎?

-個人示威。

-兒童挑戰。

(4)全面的場地布置,挑戰復雜的道路。

-說明要求:跳過樹林,繞過S形樹林,越過圍欄。

-孩子們玩音樂。

4.放松鍛煉。

大班健康教案第四條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打雷是壹種自然現象,提高孩子預防雷擊傷害的意識。

2、使幼兒了解雷電的形成和危害,掌握防雷擊傷害的基本知識。

3、兒童通過親身經歷,明確五官的重要性。

4.知道壹些保持身體各個部位幹凈整潔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師、學生和家長應提前收集有關雷電知識的信息。

2.教學掛圖:閃電的產生,大樹下避雨,田裏踩水,看電視。

活動流程:

1,根據生活經驗組織小朋友對話:閃電是什麽樣的?雷電什麽時候出現?讓孩子模仿打雷的聲音,描述閃電的場景。

2.借助教學掛圖,在大圖上粘貼閃電、電、雲的圖片,幫助孩子了解閃電的產生和危害。

3.展示掛圖,引導孩子觀察和討論。他們做得對嗎?我該怎麽辦?

(1)圖上電閃雷鳴,壹個小孩在大樹下躲魚。

(2)雷雨天氣,小孩在空曠的地方踩水。

(3)雷雨天氣,壹個孩子在家看電視。

4.引導孩子談論當有閃電和雷聲時我們應該做什麽。

5.啟發孩子談論:有哪些危險的事情?我們做什麽呢

活動反映:

孩子們對雷雨天很熟悉,但不知道閃電形成的過程。聽老師講解時,孩子們都很認真地聽。我重點講了雨滴的形成,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護方面,我們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進壹步增加孩子們的自我保護體驗。

大班健康教案第五條活動目標:

1.了解註意個人衛生的重要性,掌握保持身體清潔的方法。

2.能夠把保持身體清潔的方法畫出來,做成海報,鼓勵自己和同伴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知道衛生對身體有好處,也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快樂的情緒,也會受到大家的歡迎。活動重點:

了解註意個人衛生的重要性,掌握保持身體清潔的方法。活動難度:

自覺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我愛洗澡》背景音樂、《沒有衛生的波波》課件、制作海報的紙筆、自制掛圖、知識競賽、積分卡。

活動流程:

先做“我愛洗澡”的節奏,激發興趣。

請幼兒談壹談他們有節奏地做過哪些衛生行為,為什麽要洗澡。

二、播放課件《不講衛生》,了解註重個人衛生的重要性。

1.播放課件《不健康的波波》給孩子看。

2.兒童討論:波波是個怎樣的孩子?大家都喜歡他嗎?為什麽?

不註意衛生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麽不好的影響?

3.老師總結:要想擁有健康的身體,受到大家的歡迎,就要愛護身體,保持身體清潔。

第三,懂得做壹個幹凈衛生的孩子。

1,展示圖片,孩子觀察,學習如何做壹個講衛生的孩子。

2.組織孩子討論:為什麽要洗手、洗頭、洗澡、刷牙、換衣服、剪指甲?

3.兒歌《小動物講衛生》復習小結。

第四,舉辦知識競賽,復習鞏固。

第五,課後延伸:鼓勵孩子做關於衛生的宣傳小冊子,張貼在樓道裏。

大班健康教案第六篇——活動目標:

1會看養生寶塔了解合理的飲食結構。

2為自己設計營養食譜,培養孩子養成合理飲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照片“營養結構”

2制作營養食譜的紙筆。

3壹個健康印章。

活動流程:

對話的開始

問題:我們孩子都有自己喜歡的食物。想吃什麽都可以。妳想吃什麽?妳能吃多少?

導遊:妳喜歡冰淇淋嗎?妳能吃多少?

二、認識健康寶塔圖

問題:妳認為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對我們的健康有幫助嗎?

顯示掛圖:

問題:妳知道這張圖是什麽嗎?

總結:這張健康寶塔的圖片告訴我們,我們每天應該吃的東西就像寶塔壹樣。有些東西可以多吃,有些只能吃壹點。讓我們看看圖片上寫的是什麽。

問題:我們最應該吃什麽?最少應該是什麽?

總結:米飯、饅頭、面包、面條,還有玉米、土豆、紅薯,都能讓我們強壯,所以要多吃;甜食和巧克力之類的油炸食品要少吃。多吃對我們的健康有害,會讓我們發胖。

問題:在這張圖片中妳還看到了什麽?它還告訴我們如何吃。

總結:多吃蔬菜水果;吃點奶、雞、蛋、魚、肉,少吃點,但不要太多。

我的三個營養食譜

1總結:看完營養寶塔,我們知道哪些應該多吃,哪些應該少吃。我們不能只吃自己喜歡的,不吃自己不喜歡的。

2.我們要為自己設計壹份健康食譜嗎?

要求:把紙折成三折,使它看起來像壹份菜單。把早餐“食譜”(如水果、牛奶

、饅頭等。)在第壹面,而午餐和晚餐的“食譜”依次畫在第二面和第三面。把“菜譜”折疊起來,美化“封面”處的裝飾。

提示:我們要根據剛剛學過的知識合理安排食譜,這樣才能吃得健康。

選取幾個典型的食譜,讓孩子說說為什麽要這樣吃,大家壹起說說是否合理。

4給能合理安排食譜的孩子蓋上健康章,鼓勵他們懂得合理飲食。

大班健康教案7活動目標:

1,理解情緒是可以自控和調節的。

2.學習簡單的方法集中精力調節情緒,鼓勵孩子有意識地讓自己保持好心情。

3,知道自己有病,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孩子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CD

2.畫壹個快樂、憤怒、悲傷和喜悅的面具。

3.歡快音樂的磁帶

4、有趣的玩具,精美的圖片活動流程:

首先,談談介紹。

老師:妳看,妳覺得老師現在的心情怎麽樣?(做出生氣的表情)老師現在的心情看起來怎麽樣?(老師微笑)妳怎麽知道?

老師總結:原來孩子是通過看老師臉上的表情知道老師是什麽心情的。

第二,展示表情面具,讓孩子做出相應的表情。

1,讓孩子看表情圖做表情。

老師:我給妳看壹個表情面具。請學學他的表情,看誰學得最好。

2.讓孩子說出各種表情引起的情緒。

老師:當我們有微笑的表情時,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麽?

老師總結:當我們笑的時候,說明我們心情愉快,覺得特別開心。

第三,討論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的感受。

1.教師創造情境。

老師:如果妳心愛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了,妳會有什麽感受?(請告訴3-4個孩子)

老師:如果妳的畫被別人撕了,妳的心情會怎樣?(請告訴4-5個孩子)

老師總結: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壹些不開心的事情。遇到不開心的事該怎麽辦?(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第四,通過討論,了解調節情緒的簡單方法。

1,引導孩子討論。

老師:有什麽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趕走不愉快的感覺?然後讓自己開心。可以用轉移法做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給自己打氣。

2.引導孩子說說自己能做些什麽讓自己開心快樂。(比如旅遊,聽音樂,看好看的書,好玩具,看喜歡的節目等。)

老師總結:當我們感到不開心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其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讓自己開心。

5.讓孩子聽音樂,玩好玩的玩具。

老師:聽,那是什麽聲音?這裏也有好玩的玩具,請讓孩子玩吧。妳感覺如何?老師總結:平時不開心的時候,要盡快讓自己心情變好,保持愉快的心情。我們都喜歡和快樂的人交朋友。

活動反映:

1.活動壹開始,老師通過“學習芭蕾的基本姿勢和手的位置”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為後來的“體驗堅持到底”做鋪墊;

2.活動最後安排了挑戰項目,孩子們自己挑戰三種難度的項目,進壹步體驗要堅持到底。老師通過獎勵笑臉來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堅持的信心,讓孩子堅信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3.在整個活動中,老師不斷鼓勵孩子,與孩子討論“堅持”的結果和意義。同時,教師要調動自己的情緒,更生動地帶動孩子參與活動。

4.教師在引入活動時要影射民間故事“壹派壯麗景象”,並在此基礎上正式進入課程。

5.教師可以用照片的形式捕捉課堂上觀察到的孩子的特殊特征,並擴展到課後與其他學生壹起評論。

大班健康教案第八條活動目標

1.感知小腳的特點和用途,產生探索小腳的興趣。

2.試著用腳的不同部位踩出各種腳印,並與腳印板匹配。

3.體驗玩足跡遊戲的樂趣。

4.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5.讓孩子知道快樂對身體有好處。

要準備的活動

1.設置“徒步天堂”場景(小橋、相同腳印做成的小路、海綿墊、鵝卵石小路)。

2.腳印板(兒童泡沫板上面有不同的腳印),小鈴鐺、小腳、雅痕各20個;魔道(橡皮泥做的),足跡轉盤;兩個籃子。

3、活動背景音樂(三段不同的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壹、師生開車進入“徒步天堂”(音樂1)

(點評:孩子喜歡玩遊戲,老師以“去足下天堂”的口吻介紹活動,充分調動了孩子對遊戲的興趣。)

第二,探索腳的構造和用途。

1,小腳丫運動。

(1)腳跟、腳趾、腳、單腳、雙腳走、跑、跳。(音樂二)

(2)走小橋、腳印路、海綿墊、鵝卵石路。

老師:看,這裏有壹座小橋。我們去散步吧!

(點評:活動中,小朋友對赤腳鍛煉很好奇。老師利用這個興趣點,讓孩子不自覺地觀察、感知、認識自己的腳,增強了孩子的探索欲望。)

2.了解腳背,腳背,腳跟,腳趾,重點是腳弓。

老師:看看妳可愛的小腳上有什麽。

年輕1:有腳趾。

年輕2:腳跟。

寶寶3:還有腳背。

老師:仔細看看老師的腳中間。(老師壹腳踩在地上)

年輕1:鞋底中間是空的。

年輕2:向內凹。

老師:腳掌中間凹進去的地方叫“足弓”。有了它,腳就像彈簧壹樣,有彈性,走路不疼。

老師引導孩子摸腳弓,撓腳掌,說說自己的感受。

老師:比比,妳的腳和別人的有什麽不同?

You1:明明的腳比我的胖。

青年2:石老師的腳好大啊!

少年3:我的腳是白色的。

總結:每個人的腳都不壹樣,膚色、寬度、胖瘦、足弓弧度都不壹樣。有的人腳大,有的人腳小。孩子長大了,腳也會長大。

(點評:在摸、摸、抓的過程中,小朋友和自己的小腳丫有了壹次親密接觸,感覺很親切;通過看、數、比較,對腳有了進壹步的了解,鞏固了對腳的結構的認識。)

3.孩子們談論在草、海綿、鵝卵石和其他不同材料上行走的感覺。

年輕1:草軟。

年輕2:走在鵝卵石小路上有點疼。

少年3:感覺不壹樣。橋有點硬。

總結:腳可以走,可以跑,可以跳,走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它的技術真的很棒。所以壹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小腳不受傷害!

(點評:這個環節是在小腳丫做運動的基礎上進行的。因為孩子之前有感知不同材料的經驗,所以老師啟發孩子提問時,孩子都相當熱情大膽,用詞也相當豐富準確。)

活動反思

活動,以新穎的表現形式,能讓孩子大膽創造。整個活動因人而異,不同的孩子給出不同的評價。我們面對的是壹群活生生的孩子,所以評價沒有統壹的模式,所以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給了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評價。對於繪畫基礎薄弱的孩子,評價的重點應該是鼓勵他們的參與,幫助他們提高。對於沖動的孩子,評價的重點是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因為沖動的孩子往往不經過認真思考就開始畫畫,結果可想而知。老師要建議這樣的孩子,先認真聽講,仔細思考,再大膽畫畫,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基礎好的孩子的評價,重點應該是鼓勵他們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