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本身有壹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寒補。有些老年人或身體虛弱的人得不到營養。壹旦他們使用壹些補充劑,即使吃壹點牛肉或狗肉也會上火。吃鴨肉不會上火,甚至還有清虛火的功效。鴨粥可以治水腫,臨床應用中經常用鴨粥治療壹些腎性水腫和妊娠水腫的患者。尤其是妊娠水腫患者,為了胎兒的健康,不能隨便吃藥。有利尿消腫作用的鴨粥是首選。鴨粥可以有效緩解水腫癥狀,不用擔心副作用。更年期的女性往往會出現壹些不舒服的癥狀,如潮熱、出汗、心煩等。有的人經常腿腫,下午和晚上越腫越厲害,可以選擇喝鴨粥,不僅會緩解腿腫,還能基本緩解心慌、出汗、五心煩熱的癥狀。
人們通常認為羊肉具有溫中散寒、溫補氣血、壯陽益精血的功效。但是羊肉雖然好,但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人的體質分陰陽、寒熱,陰虛心煩熱、口幹咽痛、面色暗沈、色素沈著的人,或者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患者,都不宜多吃羊肉,否則容易上火。這時候鴨肉就可以上臺大顯身手了。中醫有句話叫“秋冬養陰”。鴨子性寒,是壹種滋陰的食物。有句話叫“喝鴨湯,吃鴨肉,壹年四季不咳嗽”。對於體質較弱的陰虛患者,吃鴨子可以起到這方面的作用。同時鴨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食療效果明顯。除了陰虛體質者外,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兒童、中青年以及皮膚幹燥的女性朋友,不妨常喝鴨湯。
鴨肉特別適合冬天吃。鴨子的營養價值很高。鴨肉蛋白質含量約為16% ~ 25%,遠高於畜肉。鴨肉的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球蛋白。另壹部分是間質蛋白,含有水溶性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明膠,其余為非蛋白氮。肉中含氮抽提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比畜肉含氮浸出物多,所以鴨肉好吃。鴨肉脂肪含量適中,低於豬肉,容易消化,在全身組織中分布均勻。鴨肉是壹種含有較多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的肉類,對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有保護作用,可抵抗腳氣、神經炎和各種炎癥。與畜肉不同,鴨肉含鉀量最高,還含有大量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鴨是壹種水禽,性寒。從中醫“熱則寒”的治療原則來說,特別適合有熱、內熱的人。寒冷幹燥的冬天最容易傷肺。人們經常會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灼痛、幹咳少痰,甚至痰中帶血、氣喘、胸痛等癥狀。此時喝鴨粥大有裨益。低燒、體質虛弱、食欲不振、大便幹燥、水腫的人吃比較好。同時適用於營養不良、產後體虛、盜汗遺精、婦女月經少、咽幹口渴等人群。還適用於癌癥患者、糖尿病患者、肝硬化腹水、肺結核、慢性腎炎水腫等。
鴨子性寒,對於體虛怕冷,不思飲食,胃寒疼痛,腹瀉,腰痛,感冒痛經,肥胖,動脈硬化,感冒引起的慢性腸炎的人要少吃。感冒的人不宜食用。
鴨粥原料:鴨子250g,粳米100g,黃酒適量,雞粉適量,蔥花適量。
制作:將洗凈的鴨子剁成小塊,然後用少許鹽和黃酒拌勻,腌制兩小時。將鴨子放入鍋中煮幾下,撇去浮沫,小火慢煮壹小時。加入洗凈的粳米,煮至米爛。加入雞粉和蔥花調味。
功效:清熱補虛,利水消腫。虛寒體質的人可以先把粳米炒成褐色再和鴨子壹起煮來吃鴨粥,有助於治愈鴨子的感冒。
芡實老鴨粥
原料:老鴨1只,芡實50 ~ 100g,粳米50 ~ 100g。
制作:白鴨宰殺去毛去內臟,水煮,加少許鹽和蔥姜等調料煮熟。在煮好的鴨湯中加入適量的水,加入芡實和大米煮粥至粥熟。
功效:健脾養胃,利水消腫,適用於脾虛水腫。
紅豆鴨肉粥
材料:紅小豆30g,鴨肉50g,粳米100g,生姜5g,糖20g。
制作:紅豆洗凈,鴨子切成小塊,姜切片。將紅小豆、鴨肉、粳米放入鍋中,加水600毫升,加入姜片。用大火將鍋燒開,然後小火燉50分鐘,加入糖。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患者。
核桃粳米鴨粥
原料:鴨子250克,粳米100克,核桃仁50克,鹽等。
制作:將鴨肉洗凈切塊,粳米、核桃仁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粥,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健腦益智,滋陰養血,適用於陰虛血虛引起的心煩失眠、記憶力減退患者。
芝麻百合鴨肉粥
材料:鴨子250克,粳米100克,黑芝麻25克,百合幹20克,鹽及其他調料。
制作:將鴨子洗凈切塊,將黑芝麻、粳米、百合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成粥。用鹽調味。每周2 ~ 3次。
功效:補益肝腎,安神健腦,適用於記憶力減退、腦力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