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滋腎補全身!循十二經脈養生——腎經

滋腎補全身!循十二經脈養生——腎經

中醫的“腎”屬於全身多個系統功能的集合,掌管著身體的許多部位,如體力、人體能量、骨骼生長等。壹個人只要腎氣充足,身體就會強壯,精力充沛。腎氣不足,身體就會虛弱無力,還沒老就衰了。很多慢性病都是腎氣下降導致的。

在中醫養生中,經絡養生是非常重要的。腎經是人體協調陰陽能量的經絡,腎陰腎陽是全身陰陽的基礎;五臟六腑都離不開腎陰腎陽的滋養。雖然食補也是壹個好方法,但是只要疏通腎經,保持腎經氣血暢通,就是壹個很好的養生方法。

尤氏(下午5-7點):取腎經(足少陰腎經),主要用於治療和調理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腎經起於腳的小趾,經足心和足內側,繞過內踝,沿小腿和大腿最內側上行至脊柱底部,進入體內與腎臟相連,出骨盆,再沿腹部上行至鎖骨內側。另壹個分支從腎臟向上到達肝臟、隔膜、肺、喉嚨和舌根。此外,還有壹個小分支從肺中出來,蜿蜒在心內,在胸中流動,與厥陰心包經相連。

養生要點

黑色食物,如黑棗、黑芝麻、黑木耳等。,下班後應多休息,不宜過度勞累。

方法1: * *腎經位於胸腹部。方法:握空拳,沿身體中線從心臟到下腹部上下按摩,每次5-8分鐘,每日1次。

方法二:* *補腎3穴,滋陰補腎。

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趙海點:位於腳的內側,內踝尖下方的凹陷處。大中穴:位於足內踝下方,跟腱附著處的內側前凹陷處。腎經不通的癥狀

舌燥、皮膚暗沈、面色發黑、站立時頭暈、咽痛、呼吸困難、喘息、饑餓、食欲不振、腹肌腿軟、尿頻、遺尿、小便無力、腹瀉、身體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