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曼節氣的傳統活動
1,搶水
有句農家諺語:“壹個小人搬三輛車(運水車、運油車、運絲車)。”
據說小滿季節容易出現幹旱天氣,所以農民用運水車接車排灌。
現在,水車早已被先進的機械所取代,但傳統文化卻保留了下來。在江浙壹帶,每年小滿時節都會舉行“搶水”的儀式。“搶水”的儀式非常熱鬧。大家在水車的地基上吃著麥餅、麥餅、麥球,鳴鑼壹聲。大家踩著事先裝好的水車,幾十輛車齊步,把河水引到田間地頭。
2.為蠶祈禱
江浙壹帶水土豐饒,蠶桑在農村興盛。
蠶寶寶非常嬌嫩,很難養,所以在小滿時節,江浙壹帶會舉行祈福蠶的節日。
為蠶祈福沒有固定的日期。任何家庭都可以在任何壹天舉行,但相差不超過兩三天。南方很多地方都建有“蠶母廟”、“蠶廟”,養蠶人家會在這裏跪拜,奉上美酒、水果和豐盛的菜肴。
3.看小麥黃色的尖端
“麥尖黃,婦人照母。當枷鎖卸下,母親看著敵人。”
在關中地區,小滿時節出嫁的女兒會回娘家探望,迎接夏收的準備。這種習俗被稱為“看小麥的黃色頂端”。
妳不能空手回家。女婿和女兒壹般會帶油餅、綠豆餅、黃杏作為禮物。
4、小滿“苦菜”上市了
“春風吹,苦菜長,荒地是糧倉。”
如果壹首童謠能帶給我們回憶,那麽壹種味道能讓我們在回憶中感受。吃苦菜是小滿的習俗。同時,作為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壹,它的味道充滿了歷史感。
苦菜遍布全國,醫學上稱為敗醬草。雖然有澀味,但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等。,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苦味蔬菜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用開水沖壹下,然後用醋、香油等涼菜。也可以腌制著吃,酥脆爽口;還可以做湯,做餡,炒不同口味。
小滿節氣養生原理
壹: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為夏天我們的身體消耗的津液比較多,所以夏天首先要註意清熱、生津、解渴。
而且由於這壹時期暑濕並重,在日常生活中更要註意清熱利濕,清熱燥濕。中醫認為,長夏屬於五臟中的脾,也要進補。根據中醫養生的觀點,過濕對脾不好,日常飲食中多吃甘寒或甘寒為宜。但需要註意的是,由於苦味食物具有瀉下、燥濕、固澀的作用,所以不宜多吃。夏季炎熱炎熱,人們喜歡冷飲,大量飲水,導致濕氣容易侵入人體。外濕入內,會使水濕健脾,引起脾胃升降,使運化功能發生障礙,從而引起水的積聚,引起食欲不振。因此,夏季應常吃利水利濕的食物,以健脾胃,脾的升運功能得以恢復,有利於水利利濕。
二: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認為,夏天是暑,夏天屬於五臟,屬於心,適合清補。而且心喜歡涼,吃酸的也合適。比如可以經常吃壹些小麥制品,可以多吃豬肉、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講究天人合壹,陰陽互補,所以夏天人們宜多吃壹些帶有涼性和酸味的食物,盡量不要吃辛辣和溫性的東西。但需要註意的是,生吃冷飲不宜過量,以免傷害人體內的正氣,誘發疾病。
三:脾胃,氣陰
夏天,因為天氣很熱,我們人體的消耗也增加。壹方面急需補充營養和體液,另壹方面由於夏季和潮濕氣候的影響,容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因此,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服用湯、湯、果汁等湯汁豐富、清淡且能刺激食欲、易於消化的食物,以達到保健的目的。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濃味、油炸食品,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果有的人出現了上面提到的癥狀,如夏季發病、暑傷、暑濕、中暑等。,那麽按照中醫養生的觀點,講究針對性,辨證論治吃飯,或者補脾肺氣虛,或者氣陰兩虛。
小滿節氣習俗
車神
祭祀車神是壹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蠻習俗。在相關的傳說中,二車神是壹條白龍。人們將魚、香燭等物品放在水車上祭拜。最有意思的是,祭祀中會有壹杯白水,祭拜時會倒入田間,寓意保佑水硯興旺。
蠶祭
相傳小滿是蠶神的生日,所以在小滿節氣的時候,江浙壹帶就有蠶祈福節。中國的農耕文化是典型的“男耕女織”。女子編織的原料主要是北方的棉花和南方的蠶桑管理。蠶絲需要從繭中吐絲,所以在中國南方的農村地區,尤其是江浙壹帶,養蠶業極其繁榮。
蠶是養尊處優的“寵物”,很難餵養。氣滯、潮濕、寒冷、熟、幹、濕桑葉都會影響蠶的存活。因為蠶很難養,所以蠶在古代被視為“天賜之物”。為了祈求“天上的事”。有壹個寬容和養蠶的好收成,所以人們在四月舉行蠶祈禱節,當蠶被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