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大山深處的映山紅散文

大山深處的映山紅散文

要知道映山紅,還是要感謝電影《閃閃的紅星》。“在午夜,我期待黎明,在寒冷的冬天,我期待春風。如果我要紅軍來,滿山都是杜鵑花……”電影的銀幕上,火紅的杜鵑花漫山遍野,真的很漂亮,我喜歡。

那時候滿山都是天然野花,很少見,尤其是在城市裏。這種杜鵑花只能在壹些大城市公園的假山附近偶爾看到。所以說起來很有意思,當時為了看滿山的倒映山紅,經常邀請夥伴們去鄉下看露天銀幕電影。當時在農村依次顯示,小數也去了七個村。

後來看了古今中外文人關於贊美映山紅的詩詞,才知道映山紅千百年來壹直在人們心中。歷代詩人都把映山紅視為美人,與芙蓉牡丹相提並論。唐代詩人徐寧寫道:“朱霞的火焰在山中移動,綠野的聲音是杜雨來;誰為蜀王鳥,自啼亦自有花開”;宋代著名詩人楊萬裏說:“為什麽非要在名園看春風?".平日錦江吉祥,清溪映山紅。”每次讀來,總會被映山紅樸實頑強的生命力所感動和折服。對映山紅充滿了深情和友情,愛不釋手。

壹開始只知道映山紅只有紅色。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壹些花卉雜誌上看到介紹,才知道這種花不僅種類繁多,顏色也各種各樣,大概有40種左右。有白色的,金色的,白色帶粉色的...花的世界真的很廣闊,大自然真的很神秘。看花能讓人突然產生很多聯想,會帶來身心愉悅和無限向往。

映山紅的本名是野生杜鵑花,山是它們生長的沃土。在山的陽坡上,是他們喜歡紮根的家。這些杜鵑花有的枝多,有的花多,有的枝繁葉茂。每年春天,春風下,山坡上的杜鵑花從草叢中探出頭來,匯成壹片花的海洋,漫山遍野。看起來五顏六色,五顏六色,大多是火紅色,就像壹面火紅的旗幟揚起壹座小山。

在壹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滿山紅遍的時候,妳可以走進大山,沿著山路彎曲,擡頭就能看到映山紅的壯闊氣勢。這些靈氣的花朵,帶著日月的精華,艷麗無比,會讓人陶醉。真正認識映山紅是在90年代初的壹個春天。那壹年,我被壹位紮根山區的城市教師的感人事跡所感動,決定用自己的積蓄給他所在的壹所貧困學校捐書,幫助學校建立學生圖書館。為了完美的做好這份工作,我和五位文學朋友積極參與到這個希望工程中,募集了近3000本書給青少年閱讀,聯系好以後再寄給他們。

那是四月初的天氣。我們從淩晨三點開車出發,經過近十五個小時的行程,翻山越嶺壹千多公裏,克服了很多困難。按照對方朋友提供的學校郵寄地址,我們越過四明山,來到溫州白魚李路附近的括蒼山深處的壹所中學。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

當我們的車停在壹個長滿雜草的山坡上時,石柵欄打開了木門,300多名學生湧了出來。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揮舞著火紅的鮮花,排成兩行歡迎我們。這麽多花哪來的?我當時有點著急。這麽差的學校為什麽還要買花?這不是...來歡迎我們的校長看到我在看花,好像在想什麽。他似乎知道我心裏在想什麽。秘說:“這花不是買來的,是我們學校後面山坡上的壹株野生杜鵑花。這裏的山花特別多,山裏的人壹開門就能看到。再說,妳要學校給我們送那麽多精神食糧,我們學校的學生還得捧著鮮花歡迎妳,以示貧困少年的情懷……”校長說,燦爛地笑著。

看著山裏那些特別矮的學生,看著他們渴望智慧和好奇的眼神,看著他們的笑臉,我的心突然蕩漾起來。突然覺得我們在這個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世界上做了正確的事,做好了才是真的。

我們把成捆的書從車裏搬了出來。當老師們帶著笑臉拿起書本,壹起快步走過時,歡迎的隊伍揮舞著花束,開始載歌載舞。那壹刻,我感動得熱淚盈眶。真的,那是我人生中特別的感動。這是榮耀和驕傲。人就是這樣。當他們能感動別人的時候,他們也經常被感動。這是人際和諧中有愛,熱鬧中有互動的人生寫照。

我舉起壹本沈重的書,走進歡迎的學生中間。我激動得連謝謝都沒說。當我們把書搬到壹個破舊的圖書館教室時,我看到了學校的全貌。它不僅舊,而且小。對於老師來說,在這樣壹個地方做到最好真的很不容易。我為我的朋友們在山村接受的教育感到驕傲...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迎新隊伍又圍了上來,他們把最美的鮮花送到了我們手裏。送我映山紅的姑娘有點瘸。雖然個子不高,但她看起來很聰明,眼睛明亮,臉色略顯紅潤。“她的腳?”我看著小女孩。

學校的輔導員老師告訴我:“這個女孩叫於,家裏特別窮。她父母身體不好,但她並不窮。除了白天學習,她壹放學就回家,去山裏餵家裏養的鵝羊...這束花是專門從家裏山上摘的。它是山裏罕見的杜鵑花,由七個品種組成……”從輔導員的話裏我也知道了。這真是壹個有創意的迎新活動,因地制宜做得很好...

第二天是星期六,早上八點半左右,十多名學生在校長和老師的帶領下,敲開了小旅館的門。師生們笑著邀請我們去後山看美麗的映山紅。我們吃了饅頭和紅薯,然後就高高興興地跟著他們,壹路興高采烈。當我們到達後山時,我們看到幾位年輕的老師和輔導員,以及余和50多名學生站在壹起,為我們鼓掌。後山竹林前,有壹片陽光明媚的山坡,我們的賞花活動以孩子們自己設計的快節奏進行著。

太陽從竹林上方升起,陽光燦爛,翩翩起舞。《壹起欣賞映山紅——壹起書寫映山紅——壹起唱響映山紅》就是典型的活動三部曲。“走——”不知哪個學生舉起了小旗子,學生們立刻開始歡呼。順著小旗飄向遠方,我們向前望去,只見前方壹片紅色,像壹條紅地毯從山坡鋪到遠處綠草的中間,像壹片燦爛的夏虹飄落滿地。往上走,爬上山坡,大家都氣喘籲籲,但奇怪的是,我身邊的余壹瘸壹拐卻沒有喊累,這簡直讓我佩服。我問:“余,妳累嗎?”她搖搖頭說:“沒什麽,我從小就習慣這條路……”

映山紅的花真的很漂亮,香味也很好聞。周圍的空氣中流淌著淡淡的香味,有點淡淡的。壹群群蜜蜂,壹群群色彩斑斕的蝴蝶,還有山裏不知名的小花小鳥,它們在花叢中上下飛舞,它們不知疲倦又貪婪地親吻著花朵。有同學拿起準備好的捕蝶網,拼命追蝴蝶。過了壹段時間,就定了幾十個,都說是給生物老師做標本的。這是就地取材的好辦法。

笑聲中,有的同學還摘下芬芳的花朵,剝下火紅粉紅的花托,壹放到嘴邊就吸了起來。校長笑著說:“杜鵑花是生命的紅色。這裏沒有汙染。這些花是純天然的,幹凈的。吸花蜜對身體有好處!...他還告訴我,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山裏人沒米沒面吃,春天也沒東西吃,全靠這花和槐樹的葉子維持生計……”

於穎還跟我說:“爸爸說,我小時候,春天他們幾乎天天喝這種花的湯,山裏的杜鵑花全摘光了……”她很搞笑,給我講了杜鵑花的故事:據說古山區有個叫紅孩兒的孩子,和闖入山區的強盜英勇搏鬥,最後流血過多,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後來,杜鵑花長在流血的地方...故事雖然不成熟,但不落俗套,讓人知道。

我們爬得越高,花就越多。爬到山頂,放眼望去,只見紅土地上到處盛開著鮮艷的杜鵑花。這座山已經滿了,那座山上還有更多。這些花朵,開得鮮艷奪目,壹簇簇,壹片片,讓人在杜鵑花的紅海中感受到快樂。沒見過這麽多真的花,沒見過這麽美的風景。我們被到處的杜鵑花陶醉了。於是,我們哼唱著,“滿山都是杜鵑花……”。悠揚的曲調與眼前的景色融為壹體。

有很多杜鵑花,陽光下的杜鵑花像紅綢壹樣清新。當余看見我盯著花兒看時,她俯下身,蹲在壹株帶花蕾的杜鵑花邊上。突然,她伸出手,用力翻土。過了壹會兒,她用塑料紙把壹株帶根帶泥的杜鵑花的根部紮得緊緊的,送給我:“叔叔,這花是送給妳的。等妳回家養在更大的花盆裏,它會開出很好的火紅色的花……”

大約十分鐘後,學生們都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地回來了。他們手裏都拿著不同顏色的花,送給帶隊老師。幾個同學還把自己收集的新花送到了我們手裏。突然,我們像孩子壹樣快樂...

後來回到上海,我把杜鵑花樹送給了當地小區的壹個小公園,在假山旁成為了獨立的景觀,每年都會開花。而每到花期,我總會去看它,看它長大,長粗,長實,欣賞它美麗的風景...這也是命運的安排,但那次與余的相遇使成了我壹生中難得的好學生。我們在送書賞花中相識,從此開始了大手牽小手的活動。

每年都有信件飛來,揚起牽手的翅膀。我總是給虹影寄她需要的學費和學習用品。祝她各方面都有好成績。她真的沒有辜負她的期望。她學習真的很努力,很刻苦,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克服了腳的不便,甚至在運動上做出了自己的成績。

在壹次交流中,我突然問她為什麽用“虹影”這個名字。她告訴我,她家鄉的映山紅壹生都默默的生活在山野的幽深處,她從不為自己的輝煌而沾沾自喜。他們不怕山高路陡,不怕幹旱,不怕風雨。他們紮根於土地,在生命中釋放出永恒的活力...取“虹影”之名,就是要學習映山紅的精神,向他們學習,少要求別人,多給別人芬芳的情懷。她說:我想成為壹朵杜鵑花...我話不多,但我能看到她純真的心。正因為如此,我對那座山的杜鵑花有了新的認識。

後來,於初中畢業,考上了壹所衛生學校。我馬上寫信祝賀她,希望她再接再厲。她這樣寫道:說真的,我是單的女兒,我要學習的精神...臨近畢業作業的時候,班主任看到她的腳有點瘸。考慮到她的出行方便,她想推薦她去市裏的壹家大醫院工作,但余沒有同意。她告訴老師:貧困山區需要醫生護士,我想和其他同學壹起回自己的山區...並承諾她想成為阿英·洪山。

後來,當我知道這件事時,余已經在當地的山區衛生院工作了。我被她的行為感動了。是的,她長大了,她做了正確的事。在我的眼前,立刻出現了壹座陽光燦爛的山,有著陽光燦爛的杜鵑花和火紅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