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建陰,二月建毛,三月建陳,四月建斯,五月建武,七月建申,八月建尤,九月建亥,十壹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衛、申、酉、戌、亥。
南懷瑾先生在《易經雜註》中說:“五行與天幹的配合,包含了許多東西,再與地支配合,就不壹樣了。有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衛、申、酉、戌、亥。有人寫“地枝”表示主幹分叉,其實是“枝”,是支撐枝。地球本身的作用,也就是月球和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作用,節氣之間的關系,後面會詳細介紹。
首先,中國古代有兩大醫學流派。養生之道,壹個重胃,壹個重腎。所有的疾病大部分來自於胃,但以我的經驗來看,南方的醫生重視胃,尤其是老年人,北方的醫生重視腎。年輕人也要註意腎臟的保養。年輕人腎虛,中年以後,癥狀都來了。性教育越開放,年輕人得的病就越多。原因是腎虛,壹定要照顧好自己。
關於地支,如果只研究《周易》的學術思想和大道理,研究五行和幹支是沒有必要的。要想了解中國幾千年來天文地理使用的《易經》中的八卦關系,首先要了解五行。壹位理科教授寫信向國外請教壹些問題,因為國外最近出了壹本書,認為地球南極有壹個洞,洞裏有另壹個世界,有人類,飛碟也來自地心。這些都是和易經有關的問題。我回信告訴他,這並不奇怪。中國人早就說過地球是活動的。至於地心有沒有人類,那就是後話了。道教幾千年前就說地球中間的南北極是相連的,地球的各個部分都是相連的。這些話都是有書為證的,但是我們所有人都沒有註意到。還說黃帝陵後面有個洞,可以通到南京。但是在西方,還有壹個學派說人類都是來自外太空的,中國古代的道教也是這麽說的。據說古代的盤王也是從天而降,佛教也是這麽說的。這些道家的說法可以在道藏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