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著名藝術家的著名山水散文作品

著名藝術家的著名山水散文作品

1,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

《荷塘月色》是中國作家朱自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寫的壹篇散文。它被廣泛認為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傑作,因為它被列入中學語文課本。

文章描寫了荷塘月色的美好景象,含蓄委婉地表達了作者不滿現實、向往自由、想超越現實卻又力不從心的復雜思想感情,為老中國的後代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行留下了壹條軌跡。它寄托了作者壹種向往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熱愛。

2、春天的壹天——冰心

《壹日之春》是冰心的壹篇著名散文。本文寫於1936。寫這篇文章的前兩個月左右,冰心不是生病了,就是滿腦子雜事。這樣的想法,不免讓作者渴望自然的春天的到來,渴望祖國的春天的到來。

然而,我等來了春天,卻沒有來。很多時候春天壹出現,就被寒風冷雨驅散了。到處尋找春天,卻發現春天早已遠去。

這種情況難免讓作者痛苦。然而,春天似乎有意為之。作者等了90天,終於等來了春天燦爛、奢侈、光鮮、迷人的壹幕,讓作者享受到了“壹日春”帶來的快樂、活潑、力量、生命。

3.春天-朱自清

《春天》是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天》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初版於7月,1933,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

這首《春頌》實際上飽含了作家在特定時期的思想和情感,他對生活和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對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之後,朱自清壹直在尋找和創造自己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用來安放自己“頗為躁動”的拳拳之心,抵禦外界的幹擾,讓自己在幽閉的學習中“獨立”,成就自己的學術。《春》描寫和謳歌了壹個郁郁蔥蔥的春天,卻是朱自清內心世界的生動寫照。

4.故都的秋天——郁達夫

《故都之秋》是我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1934年8月寫的壹篇散文。1927四月12蔣介石發動了“四·壹二”反革命政變。從1927年4月到12年4月,直到1949年國民黨打敗臺灣省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於1933年4月從上海遷至杭州。1934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到北平(今北京),再次嘗到了故都的“秋味”,寫下了這篇文章。

《故都之秋》全文1500余字,用42個秋字來點綴北方秋天的“清”、“靜”、“悲”,也處處有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鬥爭的痕跡。

5.綠色——朱自清

《綠》是我國現代散文家朱自清於1924年2月寫的壹篇山水散文。全文以熱烈的筆調,詳細描寫了梅雨潭的景色,謳歌了祖國大自然的美景,清新細膩,優美細致,精致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壹種美好境界的贊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