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目前最流行的版本是國行版。還有少林版,武當版等流行版,比如:大和妙手古法八段錦,是我練過的版本,效果極好。每壹個流傳下來的版本都是好的,關鍵是有沒有“心法”與之配合。目前網上流傳的好像只有大河古法大師八段錦的教學視頻和心法。
第三,學習經絡,有壹些主要穴位。八段錦是在拉經絡,知道經絡的走向和特殊穴位會事半功倍!
第四,配合呼吸。隨著呼吸,穴位的協調是指導。這是很高的水平。
我學到和練出來的是“八塊錦,大江妙手”。這個版本著重調理12經脈和奇經八脈。我來說說如何學習這個版本的八段錦。
在預備儀式中,要講究歡樂,舌觸上顎,天門常開,地主常關。從壹開始的歡欣鼓舞,到楊的崛起。舌達上顎,當地住戶常閉,屬於取鵲之橋,連接任督二脈。
第壹種雙手持三焦,調理三焦。妳關註的是三焦經絡和關沖穴。撐天時,雙臂放在耳朵上,無名指(關沖穴)將手掌向後翻,從而牽拉整個三焦經絡。是三焦,不是三焦。
第二種,左右弓如射雕,調理肺經、大腸經,調理商鞅穴少商穴。本方主要調理肺經和大腸經。開弓後雙手有壹個轉換動作,即從五指掌到八字掌,手掌轉換時手臂扭轉,從而達到拉伸肺經和大腸經的目的。轉換成八字掌時,食指要直,拇指要圓,虎口要開。眼睛應該看著食指的指尖。這時候意念應該在後肘尖,有壹股暗能量在拉弓。
第三種,調理脾胃需要單擡,而且要註意胃經和脾經,還有白胤穴裏兌穴。雙腳伸直,腳尖打開胃經,腳跟壹扭打開脾經。擡起的手臂要伸直,同側的肩膀要下沈,這樣拉極限的彈簧點和同側的大包點。
第四種,從五株七傷回頭看,要註意心經、小腸經、大椎穴。將手臂放在身體兩側,向下壓,張開手指伸直小指,拉伸心經和小腸經。回頭看的時候要刺激大椎穴。大腳趾上翹打開肌腱;看眼睛的上下,拉開肌腱。
第五種,搖頭擺尾去心火,拉膀胱經和各大穴位。扭轉脊柱時,要扣肩拉動背部的膀胱經,各大俞穴都在膀胱經上。手臂向前拉膈肌穴位。保持頭部不動。
第六式,要註意腎經、神海、太溪昆侖穴,還有宗津。爬足時,捏住太溪穴昆侖穴,以足底之力搖動脊柱,可刺激腎經、脊柱(任脈督脈沖脈、神海)。
第七種,聚拳怒目加勁,需要註意膽經、肝經、章門穴。打拳就是用腳掌摩擦拉動膽經和肝經。肝膽屬木、春,產生生機。需要沈肩,掛會陰。
第八種,七撞百病消背後,要註意髓海。這種類型是髓海。它是七個凸起。太多的顛簸傷害妳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