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我們是否從中日10歲的人均壽命差異中意識到酶的缺乏?

我們是否從中日10歲的人均壽命差異中意識到酶的缺乏?

數據顯示,日本人口平均壽命為82歲,而中國僅為72歲。在中國現代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情況下,還有10年的壽命差,實在令人驚訝。那麽,從另壹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因。不同的是,壹種新的養生習慣還沒有被國人認可。據悉,日本每天有2000萬人補充酵素,每年的市場規模為6543.8+000億日元,約合65億人民幣,而中國的酵素補充市場不到日本的十分之壹。相比之下,食用酵素在日本和臺灣省已經發展成為相當成熟的產業。豐富多樣的酵素產品,讓吃酵素成為日本和臺灣省人認可的健康習慣。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亞瑟?科恩伯格說:“對於我們的生命來說,自然界中沒有其他物質像酶壹樣重要。DNA本身是沒有生命的,它的語言冰冷而凝重,真正賦予細胞生命和個性的是酶。它們控制著整個身體,即使只是壹種酶的功能障礙也可能是致命的。”資料圖大量的科學研究結論表明,人體的酶消耗與衰老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每個人出生時都充滿了酶,就像壹個嶄新的電池。妳越早耗盡精力,妳的壽命就越短。人體內酶的總量決定了壽命的長短,酶的濃度決定了身體的健康。既然酶對人體如此重要,為什麽大家都不了解呢?齊眉植物酵素品牌負責人白寧表示,“人類對酵素的認識晚了50年”。維生素在上世紀初就被發現了,但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類才意識到酶是最重要的營養物質。這是因為,1946年,戈姆納發表了《酶的本質是蛋白質》並獲得諾貝爾獎,造成了“攝入蛋白質就可以攝入酶”的誤解,歪曲了酶的本質。直到美國醫學博士愛德華?霍爾花了50年時間研究酶,並於1985年出版了名著《酶營養學》(又稱《酶》),推翻了這壹觀點,成為世界酶研究的權威,被後人譽為“酶之父”。國外最新科學結論:酵素缺乏是健康的最大殺手,這是基於霍爾博士50年的研究,包括全球700多項研究的結論。“酶缺乏癥”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了艾滋病、癌癥、心臟病、糖尿病和意外事故的總和。這些研究的結論是,所有的疾病,從癌癥到輕度感冒,都有壹個普遍的根源——“酶缺乏”。當體內的酶水平上升,所有的疾病都消失了。相反,當酶水平降低時,疾病就會再次出現,甚至致命。根據白寧的說法,發達國家的人們,如德國、日本、美國,對酶的了解不亞於中國人對鈣的了解。而在國內,對酶的介紹和認知還是空白。有專家說:“中國人的健康意識水平還停留在20世紀70年代。”其實這個認識差距就在於對酶的認識。酶是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的物質,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於酶的缺乏或失衡引起的。酶比維生素更重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性在於它們能形成某些酶,這些酶是“幫手”(因此得名“輔酶”)。其實起主導作用的是酶。沒有酶,再多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發揮不了作用。顯然,當我們的健康因為酵素的缺乏而透支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像補充維生素壹樣經常補充植物酵素,把補充酵素當成壹種習慣。酵素是營養新概念、新療法、養生的核心,也可能是解決人們健康危機的唯壹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