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端午節吃粽子是禁忌。每次吃多少粽子最健康?

端午節吃粽子是禁忌。每次吃多少粽子最健康?

隨著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的臨近,各式各樣的粽子吸引著人們,有肉餡的,有水果餡的,有果醬餡的,有棗餡的,有栗子餡的等等,讓人不知道該吃哪種,吃多少。其實吃粽子有很多講究,與日常健康息息相關。

雖然味道很好吃,但是吃多了也不好。

粽子多以糯米為原料,黏性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脂肪、鹽、糖含量過高。例如,壹個普通的臘肉粽子含有大約壹至壹碗半熱量為400至500卡路裏的米飯。所以專家建議,女性壹天吃粽子不要超過三個,男性不要超過五個。在吃粽子的同時,蔬菜水果可以幫助腸胃的蠕動,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吃粽子,也不要接觸水分多的涼性瓜果,如西瓜等,以免引起腹瀉或腹痛。

除此之外,專家還建議壹些人除了少吃,不要吃粽子。心血管疾病患者:粽子種類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脂肪含量多,屬於油膩食物。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增加心臟負擔和缺血,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老人小孩: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比較黏。如果老人和小孩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進而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腸胃疾病患者:蒸粽子會釋放出壹種膠狀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糖尿病患者:粽子裏經常會有紅棗和紅豆沙,含糖量很高,壹般都是摻糖的。如果不加以控制,會損害胰島的功能,使患者血糖、尿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和中毒。

端午節吃粽子有壹個神奇的藥方。

1、粽子要趁熱吃,有油、有肉、有蛋黃的粽子不要涼拌吃,尤其是消化能力差的人。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冷後會板結,雜糧粽子冷後回生明顯。

2.粽子是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比較合適。因為早上壹般胃口都不好,飯量少,香香暖暖的粽子吃起來方便,讓人心情舒暢。

3.素食粽子的熱量並沒有傳說中那麽高,但畢竟屬於食物。如果吃粽子,要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否則會帶來過多的澱粉,引起體重增加,還可能過飽,引起消化不良。

4.粽子不應該作為壹餐中唯壹的食物。必須配壹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快,下降也相對快。糖尿病人更要註意,因為他們的血糖控制能力差,特別容易大起大落。

5.雖然熱騰騰的糯米本身容易消化,但其中夾雜著肥肉、蛋黃等油膩成分。消化能力差的人吃了可能會不舒服,有的人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要選擇新鮮的北棗粽子。

6.由於體質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和燒心。吃鹹肉餃子比較好,少量多菜的餃子會更好。

粽子的保存和食用需要註意什麽?

壹定要把它放在冰箱裏。粽子以糯米為主,加上紅棗、豆沙或肉,所以在初夏炎熱的天氣裏很容易變質。棗粽子和豆沙粽子可以放在冰箱裏保存3-5天。如果是肉餡,最好在3天內吃完。

目前市場上的粽子根據其包裝和保鮮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鮮裝、速凍和真空包裝。新鮮的粽子買回家後最好當天吃,否則要及時存放在冰箱裏。冷凍和真空包裝的粽子都可以保存很長時間,可以在其標簽的保質期內食用。但是要註意分類放入袋中,放入冰箱。如果在家包粽子,現在煮著吃是最好最安全的。但註意冷藏不超過3天,冷凍不超過7天。再吃的時候要再蒸壹次,但是最好不要再冷凍。

還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如果粽子剝皮後有粘性,說明粽子可能長時間不新鮮,最好不要吃。